| 文 · 陆新之
这20年,是EMBA全面赶超MBA的20年,是MBA应该普及但是未能普及的20年。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以及国内企业在此过程中创造的管理经验,都为MBA教育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不要说20年前,即使是10年前,管理人才也是稀缺。MBA本来是最能填补中国企业的管理人才缺口的,但可惜实际上这样的作用远远不够。从数量上考量,有人说20年来一共造就了20多万MBA,也有人说是30多万。这个数量与中国众多的企业比起来,显然不足。企业注重实用,MBA是能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2011年以来,在沿海地区,一方面是大量中小企业的迷惘故事每天都能听到,被动的转型也生死未卜,而大型企业早就向房地产、投资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发展,成为相关利益群体的一部分。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痛苦的转型,但转型的痛苦不应该完全由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承受。中国正在经历改革重心与财富的大转移,改革的重心已经转到了三、四线城市与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财富分配也从房地产转向证券市场。近两年没赶上产业升级与虚拟经济之路的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几乎肯定不可能像过去33年那样狂飙突进。老板们,要学会过苦日子、紧日子,要学习告别粗放式经营,要学会向管理要效益。因为天时不对了。
谈MBA,离不开谈中国的管理。正像博斯咨询公司的大中华区董事长谢祖墀叹息的那样,中国有太多的企业,但上轨道的公司不多。绝大多数的MBA,面临的是不完善甚至不友善的企业环境。大多数MBA作为“空降兵”抵达中国特色浓厚的企业,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顽疾。例如在民营企业,科班出身的面临芜杂的财务、家长制的人治风格和大量的灰色运营。如何能在配合原来的民营企业的运转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是海内外MBA共同面对的世界级难题。许多常春藤名校的MBA在民营企业折戟沉沙的事情我们就不谈了。还有在国企之中,按部就班、层层叠叠的潜规则和隐规则密布,一个MBA,在国企里不做事、不作为,比起要有什么成绩来说容易得多。久而久之,手艺可能也就丢了。
说完客观条件,也要反思这个行业的主观不足。中国MBA教育与国际一流商学院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事实上,首先是好教授荒。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既懂国内又懂国外的教师,全国能有多少个,恐怕能轻易地统计出来。其次,教学方法也是短板。教学案例有待进一步改进,中国实践的案例不是信息不准确,就是缺乏可重复性。案例的收集和整理水准也还有待大大提高。接下来,还有教学缺乏国际视野,实践能力不强。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有待解决,真正能够提供一流水准的MBA教育服务的机构还相当有限。再其次,又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不少院校定位不清。MBA收费不少,却学不到什么东西,MBA班变成联谊班。MBA不知不觉在贬值。
实际上,大量收费高昂而考核要求宽松的EMBA,已经取代了MBA,因其直接满足了一个群体社交商务的需要。而实事求是来看,这一批具有商业经验又渴望财富积累的EMBA学生,本来正是MBA的目标生源,现在却发生了颇大的错位!
MBA的报考群体平均年龄明显下降。十几年前,读MBA的多是身处企业高层的管理者,很多学生比老师年龄还大,最年长的学生甚至超过60岁。如今,“80后”的年轻学生越来越多。换个说法就是,MBA教育和中国掌握着商业资源的老板阶层和CEO族群已经擦肩而过,更多只能是培养未来的中层经理人。当然,这也可能是一件好事。MBA的镀金作用的减弱、社交功能的淡化,反而能逐步符合实际的未来公司的需求。
MBA是培养个人全方位能力和商务通才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大趋势而言,中国今后需要职业经理人的企业越来越多,领域也越来越广,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好,MBA人才的素质和技能将会越来越被重视。一个有志于职业生涯持续发展,不追求爆发的人,入读MBA,为今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做准备,无论是从薪水待遇上,还是从事业发展上,都是很有价值的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