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统制经济政策与茶业的发展——以湖南安化为例

2011-12-25 15:09:30余志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砖茶制茶茶业

余志君

(1.湖南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48)

抗战时期统制经济政策与茶业的发展
——以湖南安化为例

余志君1,2

(1.湖南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48)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实施统制措施,安化的传统茶业利用这一时机,不仅摆脱了衰败的边缘,而且通过改良品种、革新工艺、机器制茶等措施,扩大了生产,提高了茶叶产量,调整和开拓了原有的茶叶贸易线路。统制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安化传统茶业的振兴,而且对于抗战时期的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抗战时期;统制经济;茶业

茶叶的种植在我国已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民国时期若论其产量之丰、产区面积之广,湖南甲于全国。据南京国民政府统计处1932、1933年调查,在当时全国13个产茶省份中,以湖南省的产量为最高,其年产量达到160万担以上,价值三千余万元。而在湖南的众多产茶区中,以安化的产量为最多、品质最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了战时经济统制政策,这一政策成为湖南茶业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探讨抗战时期的统制经济政策及其与茶业发展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这种经济政策在湖南的实施,及这种政策对抗战时期地方茶业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全面认识湖南及安化茶业在全国抗战经济中的地位及历史贡献,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湖南茶业发展的历史,以及促进今天湖南茶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对此问题,目前学术界研究尚为薄弱,是故为文。

一、统制经济政策与茶业的统制

统制经济政策是抗战时期,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民国政府在保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一种政策。施行这种政策的目的在于加强战时国民政府对物资、人力的控制,增强抗战的物质力量以满足军需、民用和保障战备。一般而言,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受战争状况驱使而采取的不得已选择,也是战争状况下所能选择的最佳战时经济政策。

卢沟桥事变后,全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开始全面地推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从生产到流通领域,分几类物资实行全面的统制。茶叶也属于重要的外销物资类,由资源委员会和贸易委员会进行管理。就贸易委员会对茶叶贸易制定的统制政策来说,具体措施很多,现列举其二:

一是拟定各省茶叶管理机关组织通则。根据组织通则,责成各产茶省政府和财政部及贸易委员会共同组成管理茶业的专门机构和组织,并报财政部备案。按照这个通则,以湖南省为例,1938年3月,湖南省政府就在建设厅下单独设立一个茶业管理的机构——茶叶管理处,此外,贸易委员会还拟定各省茶叶贷款收购计划。由贸易委员会出8成的资金,各省政府出 2 成的资金,组织贷款生产[1](P507-510)。仅1938年就在湖南、浙江等六省贷款茶叶生产款项600多万元。1939年各省贷款茶叶款1 000万余元,贷款外销物资管理费用 320 多万元。[1](P507-510)

二是扶助茶叶生产以及促进内外贸易等。由外贸委员会和生产计划委员会组织各个部门专家,对茶业生产技术与品质改良进行研究;完备各省的茶叶管理处等专门管理机构等组织建设。以湖南省茶业管理处为例,就在旗下设总务、技术、茶贷、运输四科及会计、出纳、稽核等室,业务范围也主要是围绕茶树品种改良、生产加强、工艺提高、化验设备的扩充,以及采用科学方法制定茶业出口商品的标准等级等,将不合规定的茶叶加以制炼,使出口商品标准化等一系列的工作。至于茶叶的内外贸易,在贸易委员会归口军委会管辖时,国民政府就划拨营运基金2 000万元,对商人进行贷款,支持代办运销等业务,以疏导当时沿江沿海各地的茶叶存货。此外,还对国际贸易中结汇的茶叶予以豁免捐税和支持运输,在必要时增加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刺激生产事业的发展,对生产困难者实行贷款,补助各省外销物资生产改进费用,调整输出业务,促进茶叶的出口。[1](P507-510)

当然,茶业统制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还远不止这些。实行战时经济政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于与茶业生产有关的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按照统一的计划,实行“统制”,逐渐改变了抗战伊始茶业被动挨打的局面。这种统制经济政策,一方面适应了战争时期国民经济运转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适应了茶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下面以抗战时期湖南安化茶业发展为例,探讨统制经济政策对这一传统农业产业的影响,以及对抗战时期经济的重要意义。

二、安化制茶传统及发展兴衰

安化制茶有着悠久的历史,茶业在安化传统的农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专家考证,早在宋代的时候,茶业已经成为安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是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这种制茶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据清末民初在长沙热心办教育,后来为统制经济时期安化茶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本土人士彭国均先生回忆:“每逢茶季,如东坪、桥口、黄沙坪、酋州、唐家观、江南、边江、小淹市镇上,好比赶场一样……”[2](P1),安化茶叶种植面积广、产量多,茶市贸易兴盛的程度可见一斑。

安化县内几个有名的乡镇,如东坪、黄沙坪、江南等,都是因茶兴镇。据同治年间《安化县志》记载:东坪镇宋时就有茶叶贸易市场,清末东坪等地的茶庄发展到40多家,最盛时达到80余家,年出茶叶70-80万箱,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4。1942年,中国茶叶公司就把湖南省分公司设在了茶叶贸易繁荣的东坪。黄沙坪则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创制黑茶,清道光至民初,黄沙坪茶业兴旺,成为安化黑茶、红茶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口岸,一时有“小南京”之称。而江南因地处资江南岸,地势平坦,水陆交通连贯,是安化县域内茶叶特别是黑茶的重要集散地[3]。

安化制茶传统的形成,主要受其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安化地理气候等适合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生产。茶树在生长、生产的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等,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湖南安化的地理气候等条件,恰恰符合茶树生长及茶叶生产的要求。安化地处湖南中北部,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端,属于多山地区,山多不高,灌溉方便。同时又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生产。另一方面,茶业保障了人多田少的安化人民的生存需求。由于安化地处山区,人多田少,“粮食产量历年都不够人民全体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人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而茶业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据南京国民政府统计处对抗战之前的安化茶业统计调查,茶叶的收入占人民生活来源的三分之一以上,是安化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安化的茶叶,同稻米等粮食作物及出产的竹木,形成了安化农村经济的“三驾马车”。

事实上,抗战之前的安化茶业发展之路并非顺畅。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茶业遭遇重大挫折,农村经济凋敝。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传统制茶技术决定的。安化制茶主要是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工艺复杂,生产速度慢,各道工序难以有效把握,加上在实际操作中有偷工减料等现象,致使外贸的茶叶质量较低,不易销售。另一方面是由于前苏联在西伯利亚种植茶叶成功,印度、锡兰、日本、以及台湾等地区也随之加入到全球的茶业竞争中,安化茶业在国际传统市场上不断遭受打击和排挤。以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为例,安化销售到美国的茶叶为21 660公担;至1939年时,下降为10 366公担。[4](P47)所以在统制经济政策前茶业进入了一个严重的萧条期,茶叶“价格低落、无人问津”,“漫山遍野的茶园,任其荒芜,有的改种其他作物,(或)终年不中(种)耕。(安化茶业)已经一蹶不振了”。[5](P1-3)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施战时经济统制政策,茶业是战时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国民政府也自然把其纳入统制经济的范围之中。统制茶业经济所推行的一系列改良品种、革新工艺、采用机器生产等措施,客观上促进了安化的茶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的发展,又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统制经济政策下安化茶业的改进

对安化而言,茶业统制政策使其茶业中的诸多不利因素得以扭转,为其带来了一段难得的恢复和发展时期。这种政策实行后,在国民政府贸易委员会和湖南茶管处的主持下,对安化的制茶业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改进,主要措施概括起来有:

1.改良品种

在实施统制经济政策前,湖南安化茶业进入了“价格低落、无人问津……已经一蹶不振了”[5](P1-3)的严重的萧条期,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湖南省茶管处及湖南籍的著名人士杨绵仲,开始对湖南及安化的茶叶品种进行改良。杨绵仲曾任安徽财政厅长,在对安徽祁门红茶的改良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38年初,回到湖南,开始指导湖南的茶叶技术改良和生产。经过他指导改良的安化红茶——“湘红”,和国内市场上的“祁红”、“建红”一道跃身为民国三大著名红茶品种,其出口产量也超过了传统的黑茶,成为湖南出口贸易的第一大类茶叶。

2.革新工艺

安化砖茶是以“老青茶”[5](P52)为原料压制而成,在抗战之前,安化一般不直接制砖茶。民间一般普遍认为陕西泾阳的水好,安化的水不如泾阳的水,不能压砖,故砖茶多由“西帮人”(陕甘人)运到陕西泾阳,再压制成砖。其实不然,抗战中期,湖南茶叶管理处副处长彭孟奇等人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搞清了泾阳能压制砖茶的原因。主要在于西北地区的气候比较干操,压制的砖茶能够经久不坏的缘故。[5](P1-3)另外,没有专门的存储地方也是茶叶容易毁坏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湖南茶管处彭先觉等人的努力下,于1940年初正式在安化江南坪设立了湖南自己的砖茶厂,不仅在工艺上而且在建设各种存储仓库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3.机器制茶

抗战爆发后,茶业界的有识之士普遍认为:要机器制茶,第一步就是各茶农合作社分区联合,组织毛茶粗制厂,然后再将小规模之粗制厂逐渐扩大,由数厂联合成立机械化的毛茶粗制厂。正是基于以上认识,1939年6月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在安化江南镇筹设砖茶厂,经该处彭先觉一段时间的经营后,初具规模。1940年3月,该厂开工试压砖茶,“成绩颇佳”,其样砖送请中央收购机关检验,认为“色味诸佳,适合外销”。同年,中国茶叶公司派总技师李厚澄来湘考察,策划黑茶生产事宜。经与湖南省政府协商,湖南省砖茶厂由国营中国茶叶公司与湖南省政府合办,更名为“国营中国茶叶公司湖南砖茶厂”。1942年10月,因产制业务的扩大,该厂又在安化酉州增设酉州分厂(今安化茶厂前身)。[5](P1-3)随后,一些采用机器制茶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

从下表可以看出,设立的制茶厂,机器越来越全,除压茶机、制茶机外,尤以发明制茶斗筛机为重要,精制茶叶渐由手工筛茶改为机械筛茶。这样一来,“不特省工节时,减轻成本,且成茶品质益见优良,损耗反少”,其“影响所及,各茶商已放弃其守旧观念,相率仿效改良”。在采用机器制茶之前,同样是红茶,“湘红”的价格仅仅相当于“祁红”的三分之一。许多制茶专家认为:经过研究改良,利用精制茶之轧茶机,加配零件,改用手摇式轧红茶,选择各种茶头,不仅敏捷异常,而且“茶之长短大小,可随轧齿之放开或所少为转移,既整齐,粉末少,逐将各种茶头,均用此机精制,革除手搓足蹈陋习……”这对于提高安化茶叶质量,提高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价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茶业统制经济政策下,茶业改进和发展的措施还很多,例如扩大传统茶业的流通渠道及对外贸易线路的调整等。

四、统制经济政策下安化茶业对外贸易

茶叶的流通与生产一样,也是抗战统制经济里面重要的一环。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乱的影响,湖南传统的茶叶流通渠道及外贸线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武汉、广州失守后,湖南省茶管处在帮助地方改进茶叶品种和制茶方法的同时,积极抢占沿江沿海港口还没有来得及运走的茶叶等出口商品。为避免产、供、销脱节,对原有的贸易线路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开拓:

首先是黑茶的贸易路线。黑茶有去腥、化燥等功效,一直为喜欢食肉的西北地区等少数民族下层群众所喜爱。新疆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对安化黑茶的需求量一直很大。日本全面侵华后,国土沦陷、交通阻塞,西北少数民族发生茶荒。湖南省建设厅得知这一情况后,茶叶管理处处长亲自飞抵兰州,实地了解情况,后会同中央收购机构,仅在益阳一地即收购安化黑茶18 920多包,折合3万多担,辗转水路,抵达重庆,转运西北,以满足这一地区的“茶荒”。

抗战时间安化茶厂一览表

其次是砖茶的贸易路线。抗战爆发之前,安化砖茶的传统销售线路主要有二。一是由西北或山西商人运至西北或北方,进行压砖后再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如西北商人一般由陕西泾阳运送到兰州、新疆、中亚及苏俄等国销售,而山西的商人则多运至山西、内蒙、承德等地。在国内从西北各省到内蒙以及东北地区,都有安化的砖茶销售。二是东南方向,即先由湖南运至湖北汉口,再由汉口船运至上海,出口欧美。武汉、广州相继失守之后,安化的砖茶贸易路线被迫进行了调整。即由西北和北方改为西南重庆方向,然后由重庆再转运到其他的地方。根据资料显示,在湖南省茶叶管理处的主持下,调整与开拓了五条新的线路:

1.由江南至烟溪大江口经辰豁、铜仁、思南龙滩,至重庆。茶叶管理处认为,此线不受军事影响,“不过到铜仁后,需用人力多既费钱又费时”。

2.由江南、烟溪、芦溪循公路至龙潭、龙滩。但此线以汽油消耗为“最大的困难”,因其“高贵,且不易买到”。

3.经常德、桃源、沅陵循酉水至永顺到龙潭、龙滩。此线路龙潭至龙滩一带,“盐运拥挤,须另雇挑夫”。

4.由安化船运至津市,挑运至三都坪,运巴东,经万县抵重庆。此线运费小、时间短,但是接近战区,且无创储设备。

5.直接由产区至湘潭经粤汉转湘桂黔铁路至金城江,驮运至重庆。“此线路正在调查之中,若此线可通,且西北市场稳定的话,则不但是砖茶有销路的问题,黑茶也有新的希望”。

当然,统制经济政策下的安化茶叶贸易,不仅仅局限于贸易线路的调整和开拓,从茶叶贸易的组织机构到贸易的政策及采取的措施,都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由于战争,国际不同货币的利率变化很大,在茶叶贸易中,如何规避国际金融的风险,换回合理的外汇,这也是我们另外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五、结 论

国民政府进行战时统制经济,主要是因抗战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战时政策。从统制经济到茶业的统制,不仅改变了过去那种茶农——茶商——茶栈——洋行传统的茶业流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国传统茶业从普遍存在的商业高利贷资本的盘剥下解放出来,而且通过组织农村生产合作社、增加贷款、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措施,增加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茶叶“价格低落、任其荒芜,一蹶不振”的荒废的局面。以安化为例,在国民政府推行统制茶业政策后,短短一年,安化茶叶产量从1938年的32 429箱、20 867市担,一跃而为53 073箱、34 474市担,总价值194万多元,达到安化茶叶生产的顶峰。即便是在今天看来,无论是对于当时安化地方民生,还是对抗战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其意义都是深远的。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史料汇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彭国均,周三才笔录.我之于安化茶业[Z].茶月刊,(1-2),湖南省档案馆馆藏97-1-12档案.

[3]伍湘安.安化县因茶兴镇[J].茶叶通讯,2007,(3)51-52.

[4]叶知水.抗战期中的中美茶叶贸易[A].中美茶叶贸易史论[C].湖南省档案馆馆藏97-1-12档案.

[5]黄丰鸿.湘茶改进问题[Z].湖南修农月刊(22),湖南省档案馆馆藏97-1-16档案.

(责任编校:文 心)

The Policy of Controlled Economy during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An Case Study on Anhua,Hunan Province

YU Zhi-jun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Changsha,Hunan 410205,China)

After the breakout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rawn up a Policy of Controlled Economy at War,and established a controlling organization to implement the policy.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opportunity,Anhua traditional tea industry had been emerged from recession;moreover,by improving varieties of tea,innovating in techniques,processing tea by machine and other ways,it has achieved the expansion of production,the increase of tea output,the adjustment and the broadening of the original trade route for tea.The Policy of Controlled Economy has not only promoted the revitalization of Anhua traditional tea industry,but also been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rural society during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period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controlled economy;Anhua;Hunan;tea industry

K265.2

A

1000-2529(2011)02-0089-04

2010-11-20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的湖南茶业问题研究”(09YBB238)

余志君(1973-),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砖茶制茶茶业
中国传统制茶
幼儿画刊(2023年7期)2023-07-17 03:38:12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陕西安康:小农制茶产业化 脱贫致富路渐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5:54
贵州茶业大事记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2
PLC自动化技术在制茶中的应用
福建茶叶(2018年9期)2018-01-19 14:07:38
泾阳茯砖茶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28
茶业新星——“冷泡茶”
广东茶业(2016年4期)2016-02-27 11:13:01
砖茶型氟铝联合应用对大鼠牙齿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