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汉语热”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2008年,一首歌曲《中国话》唱出了当下流行的汉语热潮。语言学习带动的文化认知、经济产出成为中国与世界的又一种互动。
2004年,全球首家孔子学院落户韩国。随后,350余所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05个国家,孔子学院打造的明信片正在逐渐改变着世界对中国的印象。
走出去的孔子学院打开了传播中国的一扇窗,请外国人进来的民营汉语培训机构更是让世界切实感受到中国发展的脉搏。然而,语言的传播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汉语传播也受到文化自身吸引力的影响,而在文化高度产业化的今天,优秀教师的匮乏和汉语相关产业的缺位考验着汉语热如何持续升温。
孔子学院这张递出去的国家明信片究竟如何展现多样的中国?汉语培训市场能否孕育知名品牌,完成产业化?汉语国际传播对金牌教师的诉求如何满足?能否形成以汉语水平考试为依托的产业链,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汉语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仍是一个正在求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