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田勘
艾菊的娘家在欧洲,开起花来金黄色的一片,虽不是如火如荼,却也煞是好看,人见人爱。艾菊不仅好看漂亮,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于是世界各地的人都爱上了它,它也就“出嫁”到了美国、南美和澳洲。
艾菊初嫁美国的确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却成为美国人的心头大患。这倒不是艾菊不美了,不能作药用了,而是它太霸道了。
在美国西部,艾菊不仅侵吞了大量土地,而且由于在那里取代了当地的饲料草,毒杀了当地不少牲畜,因为艾菊含有吡咯烷生物碱,这也是它可以作药用的原理之一。1976年的空中拍摄显示,艾菊覆盖了美国西部地区1.2万平方公里。美国人感到了恐慌,如果不控制艾菊,当地的其他植物可能就会没命了,想不到当初看起来那么漂亮的“新嫁娘”却是一种生态“母老虎”。
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既留下艾菊,又要控制它对生态的破坏。专家回答说,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要引进它的天敌,连同它的天敌一起爱。
于是,专家把艾菊的天敌红蛾(来自法国)和叶甲壳虫(来自意大利),一同引进到美国西部艾菊生长的地方。红蛾和叶甲壳虫都以艾菊的花和叶子为生,它们与艾菊是与生俱来的相互制约的冤家。有了红蛾和叶甲壳虫的抑制,美国的艾菊10多年后又从“母老虎”变成了人人喜爱的“新嫁娘”,它们既生长于美国当地,给人以观赏和药用,又不再对其他植物造成侵害。
所以,一个地方“迎娶”一种外来生物,就必须考虑连同它的天敌一起接受,这似乎已成为一个规律,否则生态灾难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