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基层党组织转型的实践及启示

2011-12-25 13:17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年10期
关键词:执政党转型党组织

● 张 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基层党组织转型的实践及启示

● 张 励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基层党组织基于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对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基层党组织架构、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开展拒腐防变、政策理论和文化业务学习,推动党的思想转型;以吸收产业工人入党为重点,推动党的组织构成转型;以党的各项活动公开化,推动党的活动方式转型;建立“条”“块”结合体制,推动党的领导体制转型。这些探索为我党培养执政意识、巩固执政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借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基层党组织;转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走上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其中,适应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转变实现快速转型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工作,而与人民群众直接联系的基层党组织无疑是需要快速转型的重要领域。上海基层党组织立足上海建设实际,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活动方式、领导体制等领域进行了有效探索,全面提升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为巩固新生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前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一、基层党组织转型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这一历史方位的转变,要求我党必须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各方面积极推动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处于党同人民群众最接近的地位,担负着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重要责任。同时,党的基层组织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对基层党组织而言,如何成功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挑战,这在上海显得尤为突出。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建设好上海关系我党能否在城市站住脚、并长远掌握政权。当时上海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挑战集中体现为:

(一)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就当时上海党员队伍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党员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亟待提升。成为执政党之后,我党的中心任务由破坏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转变为建立完善新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但由于我党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广大党员对经济建设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正如刘少奇于1949年6月所指出的:“经济建设对于我们党是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准备。我们的干部还不熟悉经济工作,特别是不会经商。关于中国经济的确实材料,我们也还没有”[1]。同时,部分党员缺乏理论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进入上海之后提高党员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提升运用经济、政治等各种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党员团结联系各界群众的能力亟待增强。革命党和执政党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广泛性具有明显差别,革命党主要代表受压迫的社会中下层群体的利益并率领他们推翻统治秩序,而执政党则必须广泛代表社会各个群体根本利益,支持和保障全体人民当家做主。上海不仅是我国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城市,也是民族工商业者汇聚之地,这就要求我们党在进入上海之后,不仅要善于依靠工人阶级,更要取得包括民族工商业者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支持,想方设法整合各方面力量。更重要的是,在革命战争时期,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党员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当中,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支持和力量,才能生存和发展。成为执政党之后,一些党员担任各种领导职务,手中掌握了权力,这极易滋生骄傲情绪和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增加党组织和党员脱离群众的危险。

(二)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架构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为适应执政的需要,要求党的基层组织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扩展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理顺党的领导体制,保证上级对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领导。但当时,上海基层党组织的分布尚不够均衡,党组织大量集中于机关和部队之中,工厂企业、学校等其他行业领域的党组织数量较少。据上海市委组织部1950年初的统计,在全市1018个支部中,属于工厂、企业、学校、农村及街道的党组织仅567个,其余均属于机关及部队。空白区、空白单位甚多,在约6500家公私工厂中,有党的组织的仅237家[2]。党组织分布的不均衡,影响了党组织团结群众、带领群众等基本职能的发挥。同时,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亟需调整。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非常险恶的外部环境中,这要求党的领导必须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一元化领导,强调按系统建立党的组织,实行垂直单线管理,但执政之后这种体制显然不再适合。

(三)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革命党时期,我们党以开展武装斗争方式摧毁现行制度与体制为目标,这决定了一切方式、手段包括合法与非法的、有序与无序的、规范与非规范的都可以使用;同时党所处的秘密环境,也决定了党的工作方式更多地表现为“地下”和隐蔽的特点。成为执政党之后,党掌握着公共权力,党的意志有条件也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上升为国家的意志,这就要求党的工作方式必须突出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特点,必须控制在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以不超越于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为准则。同时,党的执政地位也要求党的工作方式必须是公开的,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身边的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群众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而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

二、基层党组织转型的主要举措

建国初期,上海党的基层组织从执政之后的一系列新要求和面临的新任务出发,从培养党员队伍的执政意识和工作能力、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和工作方式入手,着力于思想认识、组织构成、领导体制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积极推进党组织建设的转型:

(一)开展政策理论和文化业务学习,推动党的思想转型

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可能会使一些党员滋长骄傲自满、贪图享受、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命令主义倾向。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醒全党要警惕党内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贪图享乐、不求进步的情绪,“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委对执政后可能出现的危险保持着清醒的危机意识,根据中央的部署先后开展了整风、整党、“三反”等一系列运动,使广大党员明确作为一名执政党的党员,必须以更高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改进工作作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为了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领导经济建设能力,上海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党员的政策理论学习。1949年7月至1950年7月,市委党校连续举办三期干部训练班,对2033名原地下党支部委员以上干部和部分参加接管上海工作的党员干部进行轮训,提升这些干部开展公开工作和城市工作的能力。1953年9月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之后,上海市委即组织全市党员和群众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加深广大党员群众对总路线精神的认识。同时,市委还在党员中开展文化业务知识教育,组织文化水平低的党员参加扫盲班或到业余文化学校学习,提高党员领导群众开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本领。

(二)以吸收产业工人入党为重点,推动党的组织构成转型

上海解放后,虽然我们党已经成为执政党,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在数量与质量上同繁重的城市工作、同党的执政地位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党员在全市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1949年底,全市仅有党员20646人,占全市人口的0.41%[4];到1951年底,党员人数虽有所增加,但也仅为24293人,占全市人口的0.44%[5]。另一方面,党员队伍构成不尽合理,工人成分党员较少,工厂中基层党组织力量相当薄弱。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如果我们在工人中没有党的基础,不能与工人阶级建立密切的联系,就谈不上真正依靠工人阶级。”[6]同时,为了适应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由战争到生产的转变,以及发展工业建设的需要,也必须大量吸收工人入党。为此,上海市委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生产建设和各项运动的开展,在工厂企业中积极开展以产业工人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发展党员工作。1952年5月至11月,市委党校和上海工人政治学校连续举办5期训练班,对5130名在恢复发展生产和各项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劳动模范等开展教育培训,并发展了一批党员,其中有著名劳动模范陆阿狗、裔式娟、陆朝根等。通过发展工作,党员人数明显增加,截至1954年底,全市共有基层党组织6497个,党员122515名,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85%[7]。党员构成也逐步得到调整,据1953年7月统计,机关团体的党员比例明显下降,从1949年的37.32%下降为20.02%,工业系统的党员数上升为49.7%。

(三)推动党的各项活动公开化,实现党的活动方式转型

解放前,作为革命党,我们党不为旧的政治体制所容纳,党组织的活动方式经常带有“地下”和隐蔽的特点。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的各种活动不会受到外在力量的压制和破坏,更重要的是,执政党所掌握的权力是人民的权力,人民的权力要让人民明白是怎么用的,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和制约,这就要求实现党的活动方式由“地下”转为公开。建国初期,上海开展的公开党的工作对于推动党的活动方式的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各项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让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如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上海基层党组织以“公开建党”方式取代“自报公议党批准”的方式,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时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使党的领导与群众的意见相结合。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时,也一改革命党时期主要通过积极分子进行联系、范围和手段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更广泛、更直接地与群众进行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公开领导组织群众、向群众开展宣传和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要求的能力。

(四)建立“条”“块”结合体制,实现党的领导体制转型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适应开展地下工作的需要,上海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经历了从按地区进行管理到按照不同系统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实行垂直单线管理的调整。在系统垂直管理体制下,同一单位中的党员往往隶属于不同系统的上级党组织领导,党员之间缺少横向联系,成为执政党之后,这一领导体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实现对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在解放前夕,上海地下党组织就已经开始结合执政的要求,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作出一定的调整。1949年8月6日,市委作出《关于调整党的组织建立区委的决定》,按照生产和地区的特点,每二至三个行政区建立一个党的区委,在市区20个区共建立9个区委,每个区委统一领导和管理所在地区基层单位的党支部。但由于区委管辖范围较大、支部类型较多且分散,部分区内有较大的生产机构与教育机构,工作较复杂,区委难以有效领导所有支部。1950年6月,又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为20个区委,这一调整加强了区委对区内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使区委能迅速将市委决定贯彻到基层党组织中。

但是,对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而言,基层党组织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并且各个条线所属基层党组织工作特色鲜明,仅仅依靠区委难以实现对各条线基层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为此,上海还探索建立了大口党委体制,由大口党委负责相应条线党的工作,包括对相应条线基层党组织实施领导。1949年6月,首个大口党委——市委近郊工作部建立,8月改为市郊区工作委员会。此后,市委陆续在工业、交通、财贸、教育卫生、政法等各个条线建立大口党委。市委还结合不同阶段党的中心工作,对大口党委的设置不断作出调整。通过建立“条”“块”结合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大口党委和区委在领导和管理基层党组织时各自的优势,各有分工而又相互补充,保证党的各项决议的落实和中心任务的开展。

三、基层党组织转型实践的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时期,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这就需要不断对党的基层组织的组成结构、工作方式等各方面作出改进和创新。建国初期我们党推动基层党组织转型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对于目前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深入转型,必须培养和强化党的执政意识

建国初期,我们党在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强化执政党的意识。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执政党的概念,“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已经在全部国家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8],并针对党执政后地位的变化和可能带来的问题,要求全体党员必须“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防止脱离人民群众,经得起执政的考验”[9]。党的八大提出的一系列思想,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地位的认识是积极正确的,但由于当时极为复杂的环境和一系列主客观原因,我们党未能更好地坚持并深入探讨执政理念和执政意识,相反,又回到革命党思维的轨道上,从而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执政党的历史地位与革命党的执政思维的角色错位。改革开放之后,党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党的执政意识。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为此必须要将培养党的执政意识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结合起来。党的基层组织处在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势,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提高我们党为民办事谋利的能力;通过组织程序传递基层意见建议,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监督,展现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

(二)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深入转型,必须适应执政需要筑牢党的执政基础

1953年以后,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基本完成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我国开始进入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使上海市委认识到,要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工业生产的能力,充分体现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必须增强工人阶级在党员队伍中的比重,以产业工人为主,尤其是在各工厂、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和重要车间的技术工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发展新党员。通过吸收产业工人入党,国营、地方国营和公私合营工业中党组织有了很大发展。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上海市委根据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精神,吸收了一批知识分子人党,使党员队伍的构成更能适应我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就是要在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为重点发展党员的同时,继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进一步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三)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深入转型,必须加强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建国初期,上海在不断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结合执政地位对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党支部运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重要制度。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明确规定以单位为基础建立党的支部,通过支部管理党员和开展各项活动;明确党员必须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按期缴纳党费,做党组织分派的工作等。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支部党员大会制度和党课制度的建立,对此后上海基层党组织运作发挥了重要影响。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已开始对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展开探索,但这种探索只是初步的、局部的,对党的制度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并未把它作为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来对待,对党的制度化建设的体系设计不够完善,仅涉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等部分领域,且较易受到当时整个政治环境的干扰。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在反思沉痛教训的过程中将制度建设提升为“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10]的政治高度,要求全党必须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既用制度建设来促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努力探索注重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新经验新路子。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既要确保党的基本制度的规范执行,又要重视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将基本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考评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26.

[2]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上海目前组织状况与组织工作情况的报告——市委组织部三、四月份综合报告[M].1950.

[3]毛泽东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4][7]中共上海党志编纂委员会.中共上海党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306.293.308.

[5]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风雨历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3.

[6]章学新.任弼时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4.712.

[8]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

[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67.

[1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D267

A

1009-928X(2011)10-0017-04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特约编辑:鲁月棉

猜你喜欢
执政党转型党组织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党”意识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柬执政党赢得议会全部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