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超 卢继元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中国共产党政党学习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李守超 卢继元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连,这是党成立九十年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从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新时期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学习思想在不断深化。学习和总结九十年来党的政党学习思想,为的是在不断地学习、创新和发展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政党学习思想;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历程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高度重视学习问题,始终把学习作为一项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来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长和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连。党的诞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党的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运用其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顾从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新时期党中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在不断地学习、创新和发展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开始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创建了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不仅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而且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形成了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而且开创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学风,为创建学习型政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建首位,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大贡献。早在红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红军中党组织的 “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红军生活在经济文化交通落后的农村和农民出身的党员成为主要成分的实际情况,在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特别指出:“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因此,必须进行思想教育,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意识,解决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从而实现党的思想统一。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后来经过实践在延安整风时期达到成熟。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决定性的原因,就在于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思想统一的党。
(二)共产党必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为革命和建设奠定坚实的本领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思想建党的主要内容。“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不能脱离对其他理论和历史、经济、管理、科技等知识的学习。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了党所存在的 “本领恐慌”问题。他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从根本上说是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的艰巨性不相适应引起的。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和党所肩负的繁重任务,对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毛泽东向全党提出本领恐慌的命题,号召全党来一个学习竞赛,其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他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党内掀起了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随着革命的胜利,全党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城市的中心任务是生产建设,全党必须学会经济工作,学会管理工业、城市和做生意。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对于经济建设我们党过去的经验是不够的,只能认真学习,掌握经济规律,学会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毛泽东要求“所有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要奋发努力,在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专家,一方面要搞好政治思想工作,一方面要搞好经济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我们要真正学懂。”毛泽东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其长处,强调必须向外国学习。他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自然科学和技术,也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三)“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毛泽东不仅强调从思想上建党,而且创造了在全党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实践证明,整风是进行党内思想教育、纠正错误思想、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一种有效形式。如延安整风运动,其基本内容就是在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毛泽东指出,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的统一。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性的表现。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最集中最简明的表述。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科学地把握实际,一是要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历史,二是要认真的研究国内和国际的状况。然后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这些实际相结合,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之理论和策略问题。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统一,其目的全在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36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大学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演讲时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同时,毛泽东还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飞跃的过程。为了反对主观主义,必须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在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问题上,我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并作出了初步回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两极格局的逐渐瓦解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政治局势日益复杂,经济的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唯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才能领导中国人民顺利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学习作为我们党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始终与党的事业每一步发展和每一个胜利紧密联系在一起。在1978年12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他特别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
(二)重视良好学风的树立
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实践一再表明,党的学风问题至关重要,什么时候学风端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不从教条、本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时候,我们党的事业就会一帆风顺,反之亦然。邓小平要求全党一定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从改革开放的全局出发,学以致用,不断了解新情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
同时,邓小平还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党内带头学习,加强自身修养。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学习,才能有效地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才能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领导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干部的学习问题的。“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
(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中的全面性
邓小平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特别注重学习的结合性问题,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寻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方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邓小平强调,在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必须注重加强对各种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掌握。邓小平主张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等等。只有学习内容保持全面性,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事业在苏东剧变的影响下渐入低谷。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切入口,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执政标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为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因此,如何加强党的学习就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了。
(一)坚持 “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加强党的学习与理论创新
在怎样学习的问题上江泽民继续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的实事求是的学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式方法,并结合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理论。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它强调学习理论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出发;强调正确运用理论思考新问题、创新发展理论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1996年10月10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目前全党正在开展学理论、学党章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对县以上领导干部要集中一次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提出:“继续在县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1998年6月中央发出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中规定:“今明两年要集中一段时间,在县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进行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随后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在县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对这次教育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1999年1月底2月初,江泽民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紧密结合和辩证统一的。讲学习是讲政治、讲正气的前提。理论武装和文化知识的水平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和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了,正气才能真正弘扬起来。同样,讲政治、讲正气的水平提高了,又可以促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讲学习是前提,江泽民在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时,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来强调的。他认为,“只有讲学习,才能更好地讲政治”,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
(三)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个人和政党建设的全面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紧密结合世界流行趋势,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江泽民在2001年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是持续学习、开放学习、互动学习的社会,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健康的社会环境。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领导力量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主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型社会的提出为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共产党的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
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以党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要求,“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广泛吸收当今世界多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寻求在纷繁复杂的格局中生存与发展并且富于时代精神战略和构想的一种新思想、新模式。分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方位是研究其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开放化、政党政治普遍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大潮的必然产物,是党在风云变化的国际格局中生存和发展的时代需求。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党需要发展其相应的生存力、适应力、学习力、创新力、竞争力、组织力和信息媒介素养等能力,这都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其次,从国内发展的新变化看,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但是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甚至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要面对这些风险和问题,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党的战斗力、整合力、管理力、协调力、控制力,寻求在日益复杂的国内情况中继续把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再次,从党内发展的新变化看,“处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的新的历史时期。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党员队伍素质整体上是能适应党的任务的需要的,但是党内也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党员干部学习不够、信仰不够坚定、党的组织力不强、腐败现象严重。总之,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最大限度发挥党的资源、遏制党内腐败,使党内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风气、自觉地学习机制。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我们建设的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型政党,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要围绕党的性质、宗旨、路线、纲领和任务,要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深厚理论渊源的,特别是要学习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中关于政党和党员学习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列宁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和具体的行动指南,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学说,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基本历史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习思想是当前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渊源和行动指南。同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大力创新,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应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动。要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贯彻落实和不断创新发展,进一步带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发展,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化进程推进的重要力量。
在当今世界,政党政治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浪潮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通过学习汲取人类最先进的文化成果,成为一个先进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各国政党纷纷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把学习型政党看作是政党发展的新模式。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同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也要学习和借鉴并吸取世界上其他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注重研究和借鉴国外其他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有益做法。这既是党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化发展、积极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学习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学习与创新中实现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坚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要的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特别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促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其次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掌握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最新趋势,坚持与时俱进,站在人类实践发展的最前沿、站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前沿、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前沿、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最前沿,不断提高政党适应时代和社会变化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实现党员、党组织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学习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强大动力源泉,制度、科技和文化的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和现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现实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条件是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进行制度和体制创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通过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通过学习成果和实践的结合,通过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达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制度、科技和文化的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也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一个理论先进、制度健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各种完善的保障机制。
(三)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不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新的理念支撑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要强调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价值,确立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确立了一切依靠人的思想、确立了人在全面发展中的目的、地位等等。坚持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为人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就要在发展中强调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自然的过程,要在统筹各种关系中逐步地协调地实现。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和创新过程,在不断地学习、创新和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新的理念和新的理论形态不断地产生,并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1]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江泽民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8]于景森.学习型政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0]韩庆祥等.马克思开辟的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9-28.
责任编辑 李秀华
D26
A
1672-2426(2011)05-0034-04
李守超(1988- ),男,山东滕州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育一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当代社会主义
卢继元(1961- ),男,山东滕州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教育一系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