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网站”建设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作用分析
——以“四海”党总支的探索实践为例

2011-12-24 10:31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两新组织网络党建调研课题组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年12期
关键词:四海党总支组织生活

●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两新”组织网络党建调研课题组

“支部网站”建设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作用分析
——以“四海”党总支的探索实践为例

●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两新”组织网络党建调研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支部网站”建设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作用:网站的“开放性”,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网站的“亲和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网站的“快捷性”,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并对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发表看法。

支部网站;“两新”组织;作用分析

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时期党建工作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以现代互联网技术为依托,通过变革传统的组织管理、党内活动、教育学习模式,探索开放式的党员管理新机制,打破地域、时空界限和党组织间的壁垒,为基层党组织,尤其是“两新”组织党组织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了载体和平台。2005年,上海四平路社区(街道)四海党总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办了全国首家实名制基层党支部网站。6年多来,四海支部网站在广大党员支持和参与下,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四海党总支党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2004年开始,四海党总支连续五次被杨浦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好”党组织。2009年6月被上海市委组织部、市社工委评为上海“两新”组织“五好”党组织。总结回顾四海党总支的发展历程,支部网站发挥了三大作用。

一、网站的“开放性”,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网络“高速公路”,无国界、无海关,信息流通不限速、不限量、不限时间和空间。来去自由、畅通无阻的通道,使党的工作能够跨越时空,使“四海”的党员能够在“四海”听到党总支的召唤。

一是组织生活有了无限空间。1993年,在四平路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关心下,十几名下海转岗的党员成立了四海党支部,2006年换届改选成立了四海党总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四海党总支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有党员92名。党员分布于全市7个区、13个街道。其中有30多名自主创业的中小企业业主,有30多名在非公有制企业担任主管及高管,还有出国在外及其他党员。虽然党总支每月10日的组织生活日“雷打不动”,18年来从未间断,但由于四海的党员分布散、类型多,总有赶不过来过组织生活的党员。“支部网站”的建立,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使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网上过组织生活,及时了解党总支最新活动情况。党总支将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事先在网上公布,要求长期在外地工作或正逢出差在外的党员只要在网上过组织生活并留言也视同参加。同时,还定期开展网上组织生活,使组织生活得到延伸、延续、全天候。

二是学习提高有了共同载体。四海党总支在“支部网站”上开设的栏目和话题,发挥了党在互联网上的“喉舌”作用,为党员提供了学习提高的载体。如党总支在网站上开展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征文活动,党员们纷纷写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家庭走向富裕、奔小康的过程;写下了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由衷赞美;表达了党员的喜悦心情和感激之情。在“我与世博”的征文活动中,党员在网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有位党员还将六次观博拍摄的照片,在网上发布与大家共享。网络成为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综合素质的园地。

三是展示形象有了广阔舞台。通过“支部网站”,用身边党员的平凡事、闪光点来教育激励身边的党员,使党员的先进性在网上得到发扬光大。如:《高峰拒载的出租司机》写了一个开出租车的党员为了赶回“娘家”过组织生活,黄金时段“拒载”放空车的故事;《第三条腿回娘家》描述了一个骨折手术后在家休养的党员,为了参加一次党内爱心帮困义卖活动,拄着拐杖赶来的动人一幕;《空中飞人》则反映了一些经常出差的党员为了过组织生活及时乘飞机飞回来,拖着行李箱直接到会议室,而第二天又飞出去的事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党员的平凡事在网上宣传后,极大地教育鼓舞了党员,从而提高了组织生活的出勤率。

二、网站的“亲和性”,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互联网的平等性,让每一个网民成为网络的主体。这里,党组织和党员由原来的上下级关系变为“网民”关系,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一家亲”,党组织的凝聚力有效增强。

一是“我的支部我做主”,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每天发一贴、几天写一篇、有空网上传”,“支部网站”让党员成为主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上网,“漂流四海”的党员就会感到组织的存在和组织的温暖。正是有了四海党总支党员的参与和呵护,四海党总支的“支部网站”才越发红红火火。据统计,四海党总支网站上有宣传——截至2011年9月,发布中央、市委和区委有关精神和时事要闻等各类信息270篇;有共享——“四海论坛”整合了党的理论、党建新闻、先进事迹等丰富资源;有学习——四海党总支依托网站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参与率100%;有交流——党总支每月为党员过一次政治生日,发送网络贺卡,并邀请当月生日的党员在网上发表感言;有讨论——世博期间,50多名党员参与了“我与世博”大讨论;有关爱——困难党员罹患胃癌的消息经网上发帖后,党员自发募捐6800元,有党员生病,党员们就会通过“支部网站”送上真诚祝福,“支部网站”成为党员的精神家园。

二是在感动自己中感动别人,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进一步密切。“支部网站”上,每一个党员都是主角,每一篇文章都是党员发自内心的声音。平等的交流、相同的身份、共同的追求,产生出和谐的共鸣。最近,“支部网站”上一篇《在平凡的人生轨迹中继续闪光》的帖子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帖子反映党员顾平,虽身患心梗、心肌炎等疾病,被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但他18年如一日,坚持参加组织生活和学习参观活动。他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党总支给了我温暖和战胜疾病的勇气”,“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信心能战胜一切”,简单而朴素的话语,表达了他对党总支的感激之情。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纷纷发帖赞扬他的这种精神,同时祝福他身体早日康复。“支部网站”将党总支和党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个党员在被党总支关怀和温暖感动的同时,又通过网络去感动着别人。

三是支部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党内民主得到新的发展。“支部网站”也为保障党员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加强党内民主开启了一扇窗。四海党总支充分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将党总支各类制度和工作要求在网上公布,接受全体党员的监督,让党员感到,支部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这一举措在党员中收到良好的反响,打破了以往各类制度在会上宣读、会后“睡”在抽屉内而造成无人监督、无法监督的状态。同时在网上开辟相关栏目,让党员有机会、有渠道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效改变原来“通而不畅”的局面,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从而促进了党内民主建设。

三、网站的“快捷性”,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电子信息一触即达的物理特性和信息提供、输送环节的简单化,使信息传播瞬间完成,快捷的“信息高速公路”给四海党总支的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是“集结号”在网络吹响,党组织的号召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个党员。由于四海党总支的党员都不在一个行政单位,若遇突发事要与党员沟通联系,特别是应急组织活动难度较大,而“支部网站”则能将党组织的召唤“一触即达”。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海党总支在部分委员出差不能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召开电话会议。并在5月15日14点12分在“支部网站”上向全体党员发出倡议:为灾区人民献一份爱、捐一点款……16点04分就有党员在网上捐款并留言:“抗震救灾、奉献爱心”,23点06分在国外出差的党员也闻讯捐款,在短短的五个小时之内,先后有14位党员在网上留言捐款,在不到三天有几十个党员在网上捐款并留言。

二是交流和互动在网上进行,党组织的资源能够在空间整合。“两新”组织往往相对独立、较封闭、没有横向联系,各党支部“独立”搞党建,好经验好做法无法推广。而“支部网站”将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联在一起,成为网络“共同体”,大大增强了党组织创先争优、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在一次市“两新”互动网组织的“网友会”上,“四海”的党员与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的党员相遇,共同的特性使两个党总支成为结对共建关系。于是,网下两个党组织组织联组参观学习,取长补短。网上结成联盟,将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互动。形成了党组织与党组织、党员与党员的良性互动,一时间在市“两新”互动网上成为佳话,党组织的资源在网络空间得到有效整合,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三是网络上的传播力和话语权,党组织的领导力能够充分体现。当前,互联网正进一步成为公众舆论的主阵地。“支部网站”使党组织的声音能够在网上传播,党组织的话语权能够在网上凸显。因此,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后,党组织就能迅速组织形成一种舆论氛围,引领党员和公众的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011年9月,网上出现了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一篇文章《中国人正在上的四大当,你上了几个了?》,文中就买房、就业、教育、买车等问题,对改革所带来阵痛进行了片面的解释。“四海”党总支书记夏全军看到帖子后,感觉舆论的“风向”不对,立即发帖拨正舆论导向。于是正面的声音开始出现,并形成“网流”。“支部网站”上党组织的声音,及时化解了一次网络上偏离的舆情。

综上所述,我们感到,“支部网站”是新时期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密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联系沟通的有效渠道,是增强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四、进一步加强支部网站的思考

“支部网站”建设是“两新”组织党建乃至基层党建一个崭新的载体,面对“两新”组织发展呈现出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支部网站”在“两新”组织党建中的实效性,将信息化工作手段转化为党建工作的持续优势,还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是进一步完善后台支撑保障,提高“支部网站”的“畅通率”。由于上海“两新”组织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一台一网”建立不久,其服务器的容量和系统的兼容性还不能适应目前“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导致“支部网站”“上不了”、“打不开”、“进不去”的情况出现,特别是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的信息系统与“两新”组织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不对接、不兼容,给“两新”组织的网络党建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支部网站”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紧对上海“两新”组织综合服务信息化系统的更新和维护,畅通信息网络。同时,对现有的党建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提高“支部网站”的“畅通率”,使“两新”组织党组织能够充分利用“支部网站”开展工作。

二是进一步壮大骨干队伍,提高“支部网站”的“参与率”。从四海党总支的探索实践来看,有一支热心党务工作、熟悉网络技术骨干队伍是“支部网站”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两新”组织党务工作的开展基本上是靠书记和委员们业余“加班加点”做工作。目前,从总体来看,参与“支部网站”活动的“两新”组织党员还不到党员总数的10%,就是四海党总支,参与率也只有50%。因此,必须要有更多的党员参与,才能使“支部网站”“风生水起”。举例来说,党员在支部网站上留言后,党支部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跟帖回应,这对于本身就是兼职、且本职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两新”组织党支部班子成员来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见缝插针,对网站进行及时的信息维护以及和党员保持不间断的沟通交流,这就需要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网站管理骨干队伍。四海党总支正是通过建立网站通讯员队伍,并逐步将这支队伍转化成一支热心于支部工作的骨干队伍,让党员从匆匆走过的“看客”转变为操持“家务”的“主人”,才使四海“支部网站”得以发展和富有生机。我们可以通过招募和建立“信息员联谊会”、“网友会”等各种渠道,将具有一定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热心为党员同志服务的党员骨干挖掘出来,激发其政治责任感,发挥他们的特长,志愿维护网站的运转,并通过他们让更多的党员参与“支部网站”的建设,这样,“支部网站”就不愁“转”不起来了。

三是进一步丰富栏目和话题,提高“支部网站”的“上座率”。“支部网站”是新时期加强“两新”组织党建的一个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唱戏”是关键。目前,“支部网站”上的栏目和话题不多,形式不够新颖,这是“支部网站”“上座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放在第一位,要从“两新”组织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出发,在网站的栏目设计和内容形式上,拉近与现实的距离。如在设置“学习资料”、“党课专题”等党员学习教育板块外,还可根据党员业余生活和情感交流的需要,在网站上开辟“说句心里话”、“社会热议”等讨论性栏目;“恋爱家庭”、“就业创业”等信息类栏目以及“感想随笔”、“旅游经典”、“保健保养”等休闲娱乐类栏目,使党员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调剂一下精神,从而把深邃的、严肃的思想,把先进的形象演绎成为广大党员喜闻乐见的信息,吸引更多的党员到“支部网站”上来“上菜”,这样才能宣传好我们党的理论、观点、立场和主张,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D267

A

1009-928X(2011)12-0046-03

■ 责任编辑:胡中良

猜你喜欢
四海党总支组织生活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巅峰对决,四海争霸
日照:联动四海八方
“最美奋斗者”——陈景润
忻州实验中学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