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2011-12-24 09:21艾丽娟山世泰
党政干部学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基层

艾丽娟 山世泰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不足的原因与对策

艾丽娟 山世泰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3)

面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基层人才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本文从大学生自身、高校和政府三个层面对造成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国家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参考。

大学生;基层就业;原因分析;对策分析

一、引言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呈大幅上升的趋势,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与就业岗位需求有限之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现有中小学30多万所,建制村66万个,乡镇4万个,社会组织40余万个,基层空间广阔、就业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计划等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这些政策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由于多种原因,高校毕业生失业人数剧增与基层人才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在工资杠杆下,大学毕业生往往选择城市就业,基层人力资本呈现空心化,长此以往,会致使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出现地区性失衡,进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以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地区性平衡。

“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致力解决的根本问题。当今,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村相对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缺乏优秀的科技人才和领导骨干。通过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可以把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先进的思想理念带到农村,有利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分析

(一)微观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

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缺乏基层就业的观念。

1.恋“市”情结严重,基层意识淡薄。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习惯了城市和学校的生活,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对到基层就业存在着恐惧感。

2.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由于受到“学而优则仕”、“吃皇粮”等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城市工作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到基层就业会大材小用。

3.把基层工作当作权宜之计,作为未来工作的跳板。很多大学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是为了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认为到基层就业可以为进入仕途作铺垫、公务员考试优先录取、研究生考试优惠、缓解就业压力等。

(二)中观层面:高校因素

1.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并没有根据社会需求对设置的专业和课程进行有效地评估,而是盲目跟风,设置了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致使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基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由于我国的高校多集中在大中城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本身就是以城市为指向的,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1]这种城市指向的教育体制的内容仍是以适应城市工作岗位作为准则设计和实施的,重理论、轻实践,在这种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和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

2.基层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我国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多停留在“喊口号”阶段,缺少对国家基层就业政策的针对性讲解;二是基层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多停留在举办就业讲座、提供招聘信息、举办招聘会等层面,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强调自由选择,缺少对有基层就业倾向的大学生的针对性指导;三是指导内容过于片面。很多高校多是从政治高度对国家基层就业政策进行宣传,片面宣传基层就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而缺少对基层环境的客观描述,忽视了对大学生真正的人文关怀。

(三)宏观层面:政府因素

1.基层人事制度不健全。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基层单位还存在着人浮于事、论资排辈、高位低能等“灰色人事”现象,人事制度非常不健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到基层就业,出现了“村官热”等现象。但是由于编制的限制,基层能够接纳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非常有限,致使大量有志于服务基层的大学毕业生被挡在了门外。一方面,有些落后的基层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资金的限制,即使存在空缺岗位编制也不愿意接受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在有些基层单位,很多高位低能的冗员占据了大量的编制,而基层急需的高校大学毕业生由于编制所限而不能到基层就业,基层人浮于事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矛盾非常突出。此外,部分基层单位缺乏对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足够重视,忽视甚至排斥到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这极大地挫伤了大学生服务基层的热情,基层人事机制环境亟待净化。

2.财政资金补偿机制成为瓶颈。高校毕业生刚刚走上社会,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首先面临着生存的需要,基层的待遇、薪酬偏低成为制约高校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以大连市为例,根据《2009年大连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市、县两级财政按每人每年合计2万元的标准,支付“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补贴、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而根据《大连市2009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大连市在岗职工的人均工资是34306元/年。由此可见,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远低于大连市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这些薪资除了缴纳社会保险等费用之后剩下的已经很少,还要维持日常的生活、交往费用,再加之近年来的物价上涨等因素,这样的工资水平很难让他们在基层长期留住。而且,相比于城市,基层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加艰苦,在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却拿着远低于城市标准的工资,这对于其工作热情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很多高校大学毕业生在服务期满之后会选择离开基层,更有甚者在服务期内就选择辞职。

3.缺少长远的制度性规划。2005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2005]18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首次提出和倡导高校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但是从国家出台该项政策出台的时间、内容和执行状况来看,该项政策不是把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工作作为根本目的,而只是把它当成一项暂时解决就业的临时性过渡政策,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项权宜之计。”[2]由于缺乏长远的制度性规划,国家只能以优惠政策暂时性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而这种过渡性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从而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和政策执行的彻底性,很多高校大学毕业生以临时心态就业,而很多基层单位也以临时方式接纳高校大学毕业生。

三、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层面

1.认识到服务基层的紧迫性,树立主动“去”的观念。高校大学生应该认清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与就业岗位需求有限之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预计到2015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691万人。城市的就业承受能力已经满足不了如此巨大的就业人群,同时,我国基层的就业潜力巨大。大学生应该及时调整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主动为国家分忧解难,到基层建功立业。

2.认识到服务基层的重要性,树立主动“留”的观念。高校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国家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快基层的建设,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我国的城乡发展还很不均衡,巨大的城乡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建立成熟的、理性的职业规划,将个人价值的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从而摒弃把基层就业当作“跳板”的观念,树立长期服务基层的观念,立志于扎根基层。

(二)高校层面

1.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相关要求,高校应该“依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3]追根溯源,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由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城市为指向的高等教育体制造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基层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对这种教育体制进行合理的调整。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的实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有大批的“大学生村官”涌向基层,基层需求巨大。高校必须及时把握基层需要,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基层就业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尤其是基层急需的专业及课程,培养基层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例如,针对基层对“大学生村官”的迫切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创办了我国首个“大学生村官”专业。

2.加强对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指导。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基层就业观念的指导。高校要积极探索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方式,加大对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在高校中营造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加强基层就业指导的针对性。高校应该根据基层的需要,加强对师范专业、医学专业、农学专业、公共管理专业等基层就业取向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指导。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能力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比如,加强高校与基层单位的联系,在基层设立见习基地等。利用基层见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让大学生提前接触到基层,消除对基层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指导。提前对有志于服务基层的大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对基层的情况进行客观描述,让大学生对基层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了解。

(三)政府层面

1.改革现行的基层人事制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的编制问题。只有解决好编制问题,给予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确定身份,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裁减冗员,清退那些高位低能的基层工作人员,为到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腾出岗位。有编制的单位,要对接收的大学毕业生优先在单位编制内安置;而对于那些暂时没有编制的基层单位,要对接收的大学毕业生待编安置,一旦有编制则优先安置。另一方面,要努力净化基层人事机制环境。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对大学毕业生一视同仁,正确看待到基层服务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根据他们的专业和特长,合理安排岗位,做到人尽其才。

2.克服财政资金瓶颈。中央应该设立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专项资金,为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加完善的专项待遇保障,对于比较困难的基层地区,中央还应该努力在财力方面给予倾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为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提供与当地城市同等的待遇,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在这方面,浙江省慈溪市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根据慈溪市的有关规定,“到村或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月基本薪酬可参照同类村、社区专职干部标准,一般应不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对进入村、社区领导班子的,可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担任主要领导的,可高于20%,试用期间的薪酬,应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发放。”[4]此外,在加大政府财政供给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建立政府与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化供给以及企业、非政府组织的独立化供给等多元供给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财政保障问题。

3.及时出台相关发展规划。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困境,当务之急,国家必须及时出台长远的制度性规划,探索建立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健全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后续发展制度,把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人才发展战略来实施。当前我国实施的几个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业项目服务期限都比较短,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自身发展和基层的持续建设。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并根据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后的实际需要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实施细则。可以对选择扎根基层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实行“参公管理”,即参照当地公务员标准进行管理,切实解决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总之,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解决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毕业生三个方面的长期共同努力。只有各个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双赢,使国家的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1]刘金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2]崔翠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

[3]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Z].中发办[2005]18号.

[4]王天敏.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史审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7,(34).

责任编辑 杜福洲

C91

A

1672-2426(2011)09-0056-03

艾丽娟(1972-),女,辽宁鞍山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山世泰(1986-),男,山东日照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基层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