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晴 容 婷
岭南瑶汉互市与瑶族生计模式转型
严雪晴 容 婷
岭南瑶汉互市是瑶汉两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交往方式和经久不衰的经济关系。瑶汉互市加速了瑶族生计模式的转型,促进了瑶族商品生产的发展。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刺激了圩市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瑶汉互市活动的繁荣,密切了瑶汉经济联系。岭南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力度的大小与瑶汉互市程度的高低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愈发达的瑶族地区,其生计模式转型的力度愈大,瑶汉互市的程度愈高。
岭南;瑶汉互市;圩市交易;生计模式
Abstract:The trade between Yao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Five Ridg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communication and enduring economic relationship in their history.Yao-Han trade acceler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yao’s livelihood model,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ommodity production.The evolution of the yao’s livelihood model stim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fair trade,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Yao-Han trade and closing the economic ties.The size of Yaoo’s livelihood model evolution and the degree of Yao-Han trade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the more advanced productive forces in Yao nationality region,the larger size of Yao’s livelihood model evolution andthe higher degree of Yao-Han trade.
Key words:Southern Region of the Five Ridges;Yao-Han trade;fair trading;livelihood Model
岭南瑶族与汉族互市的历史由来已久。自瑶族居住岭南以来,岭南瑶汉互市方式经历了圩市贸易到驻扎商、行脚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瑶族生计模式发生了转型。瑶族生计模式的转型反过来又影响着岭南瑶汉互市的深度、力度和广度。本文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结合社会调查实证和语言学知识,重点研究自明代以来至解放前夕这一段历史时期岭南瑶汉互市与瑶族生计模式转型的关系问题。
考之史笈,自明代以来,岭南瑶汉互市活动较为频繁。关于岭南瑶人与汉商交易课税之商品,《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已有明确记载:“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提督都御史郑纲,巡按御史潘季顺用肇庆通判刘用章议,税德庆瑶山楠漆等物,以补虚粮,民以为便……随据厢乡呈称,瑶山出产,不止楠漆,此外又有砂仁、黄蜡、蜂蜜、皮张、黄藤、木竹等项花利,呈乞申请并抽,以补充荒粮。岭西道行府核实,于泷水江口听货物自至,带同商人到军投单,委官盘验,照例抽纳,具数登记,循环按季缴道稽查,及令该州印给号票,商人报照,使上下水巡司收验,如无号票,即系私通,按问如律。抚按详允施行。”①
从上述文献记载看,瑶人在互市中所提供的商品多为楠漆、砂仁、黄蜡、蜂糖、皮张、黄藤、木、竹之类,说明瑶人此时是以林产品经营为主要生计模式。
此外,岭南各地方志关于瑶汉互市的记载颇多。《广东通志》云:“曲江县瑶人,居县属之西山,……能作木器,舁负趁圩以易盐米。”②“乳源县瑶人,居深山中,……熟瑶常出贸易,……时有往来城乡,与民人市易盐米者。”③“增城县瑶人。在增城者,居县属适境山岩间,……或携瓠贮茶,以售于市。”④《韶州府志》载: “瑶人……性亦巧,或制器以易盐米。”⑤《曲江县志》亦载:“瑶人……俱居县西北境,……巧者制器易盐米,……平时多出桂头圩贸易,或负药入城,药治颇效。”⑥
从互市中瑶人所提供的商品来看,主要是木器、茶叶、药材等,其生计模式主要还是以山林耕耘为主。
根据调查资料,明代中叶以后,居住在广西大瑶山的瑶人,由于封建统治者封锁大瑶山,瑶人为了免于饥寒,其生计模式主要是种植粮食、棉花。随着封锁政策的松弛,由于瑶山边缘紧邻汉区,瑶汉互市活动必然迅速发生。瑶人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通过互市获得,汉区需要的土特产,也是通过互市从瑶人手中获得。随着瑶汉互市的频繁,瑶人的土特产销路好,刺激了瑶人生计模式的转型。大瑶山瑶人依靠当地大量土特产的资源优势,非常重视土特产的生产,种棉织布的积极性逐渐下降,停止或逐渐减少棉纺织生产。这种生计模式的转型是瑶汉互市的直接结果。⑦随着瑶汉互市的频繁,瑶人的生计模式逐渐发生变化。据调查考证资料,岭南广东排瑶农具的种类和形制以及耕作方法等等都与周围汉区如三江、寨岗等地相同,⑧这可以说明此类农具是与汉人互市中购来的,且耕作技术也是从汉族那里学来的。从语言材料看,排瑶语言中的犁、耙和犁田、插秧等词汇都是使用汉语借词,⑨这也证明瑶族原来没有这种农具和农活,都是与汉族互市获得的。这说明当时广东排瑶生计模式出现较大变化,以农作物种植生计模式为主。
明清时期,圩市贸易兴盛。《连山县志》(卷六·艺文志)上有诗云:“贸迁团野市,嘈杂万山中;老少摩肩集,民瑶担荷通”(清·康熙·张世谦《太保圩》)“趁圩茶笋裹棠梨,换酒郸筒络绎提。更是绣裙蛮小女,也随人卖亚冠鸡”。(清·乾隆·谭有德:《咏太保圩》)
诗中描述康熙、乾隆盛世,在此万山之中,圩市贸易已相当兴旺,出现了摩肩担集,换酒卖鸡的热闹场面。
“自乾隆年间,象无等山瑶人犹有负瑶布、木器,出长安、金装两圩交易”。⑩连地处偏僻的象无山瑶人也出入圩市进行商品交易,足以说明当时圩市贸易的繁荣景象。
圩市贸易的繁荣,促进了瑶汉互市活动进一步深化,从而加速了瑶族生计模式的转型。大约在清代中叶,连县的洛阳圩作为集市圩场,在瑶汉互市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此后,先后兴起的一些圩市,在瑶汉互市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清末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广西和广东瑶族聚居的瑶山附近,均设有瑶汉商品互市之所,如防城的那良圩和滩散圩、宜山县龙头圩、曲江的桂头圩及一六圩、乐昌的杨溪圩、乳源的乌坑圩。这些圩市,不仅为瑶人商品交换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还促进瑶汉经济互惠互利发展,推动和催化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其中,广西恭城县三江瑶族地区,在1922年黄坪圩兴起前,瑶区没有圩市。瑶人要去莲花、富川、钟山等地圩市出卖桐、茶等农产品,换取食盐、衣裳等生活资料。1922年黄坪圩兴起后,三江瑶人在黄坪圩与汉族进行商品交易。随着交易的频繁,三江瑶人生计模式出现了变化,其生计模式主要以茶叶、油桐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⑪
位于广西贺县西部黄田圩,在民国时期瑶汉互市活动较为频繁。圩市除了各种类型的铺子外,还有各种商行。其中竹木器行,多是新华和浩洞的瑶人挑来的货物。根据调查资料,每到圩日,新华和浩洞的瑶人挑来的山货,摆满了一条街,长达百公尺。在圩场中,汉人需要的牛弓、牛藤和扁担,多由瑶人出卖。瑶人购买需要的生活资料,如盐、油、布匹、火油、丝线及生产资料,如锄、铲等等。瑶汉两族商品互市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当地瑶人生计模式的转型。贺县瑶族地区由于药材、茶油、桐油、茶叶等经济作物产量大,销路好,因此,瑶人以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作为主要生计模式。位于贺县西北部的里松圩,是新华瑶人和汉人商品互市的重要圩市。新华瑶人每次来里松圩赶圩的多达200多人,他们在圩市出卖的主要是山货,有桐子、药材、木柄、扁挑、牛弓、竹笋等,购买的有布、火油、火柴、盐、农具及其他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⑫瑶汉互市活动的频繁,客观上加速了瑶族原有生计模式的转型。
瑶汉商品互市,除了瑶人亲赴汉人的圩市直接交易外,还有一种专门以负贩为业的汉人行脚商(货郎担),穿梭于市镇与瑶区,互通有无,给瑶人带来购物便利。特别是在剿瑶封锁瑶人出入及土匪、强盗横行等非常时期,行脚商在沟通瑶汉经济交流、促进瑶族生计模式转变等方面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如广西恭城县三江瑶族地区,在黄坪圩兴起前,有来自湖南、广州、莲花、富川、钟山等地的行脚商进入三江瑶区,与瑶人交易。解放前广西南桂乡由于无工业和手工业,所需日用品以及生产工具只好由外地运来或去外地购买。解放前瑶人的土特产和所需物品均到广东防城县那良圩销售、购置,但因土匪猖獗,瑶人不敢出山,汉族行脚商乘机大肆盘剥。⑬大瑶山瑶人与山外汉族地区互市活动,主要依靠山外的汉人行脚商来进行。他们在山外购置瑶人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走村串户兜售;同时收购瑶人的土特产品。瑶人最需要的生产资料是铁器农具,如锄、刮、铲、刀、斧、镰、犁头之类,生活资料则是食盐、布匹、铁器炊具、陶器用具、火柴、针、线、色丝,和副食品中的腐竹、细粉、头菜、瓜菜、鸡、鸭等等。⑭
民国以来,大瑶山桐油的销路渐广,山外汉商开始进入瑶山收购桐子,因而促进了瑶人对油桐的培植,且逐年增多。种植油桐,几乎成为主要依靠垦荒种山的盘瑶、山子瑶的必不可少的副业生产,促使当地瑶人生计模式的转型。⑮广西布努瑶以种植与经营土特产为生计模式,其土特产主要有桐油、茶油、八角、茶叶、云木耳、山羊、香猪以及木材、竹藤草编制品等,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阻塞,布努瑶的经济长期处于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状态,自己有的用不完,自己缺的又无法买到。汉族行脚商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⑯
由此可见,汉人行脚商在瑶汉互市的过程中作用重大,不仅促进互市活动的发展与深化,而且刺激瑶族生计模式转型。除了汉人行脚商外,还有一种汉人驻扎商 (坐商),长住在瑶村,有的居住达数代的年月,有的已经瑶化了。他们既是小手工业者又是小商人。他们制造各种农用器具和从事酿酒、编织、磨豆腐等活动,生产的商品直接销售给瑶人。除了赚取瑶人的金钱外,主要起着密切瑶汉双方经济联系、推动当地瑶人生计模式转型的作用。
岭南瑶区经济多为山区型经济,其生计模式以经营土特产为主,虽然具有封闭性,难于完全自给自足,需要换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样导致瑶汉互市活动发生。民国《桂平县志·风俗》卷31引旧志载:瑶人“食用皆能自给,所外需者惟盐。出山市归,以竹筒悬之梁间。问其富,数以盐对。”《皇清职贡图》载:安化宁乡等地瑶,“或伐竹树易谷而食”;陆川县山子瑶人,“时采山果哆啰密等物鬻于圩”。这些以经营山林为生计模式的瑶人,商品互市的力度较小。
据清禧恩《剿瑶善后章程疏》记载,“查连州、连山、阳山所属民村与瑶山界址毗连,……向来瑶人以粟米、高粱、薯芋、黄豆、棉花等物,至民市交易……”⑰由此可见,当时瑶人的生计模式出现了从山林耕耘为主到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重大变化,它推动瑶汉商品互市不断发展。
鸦片战争后,由于居住在粤北山区的瑶人普遍使用铁制农具,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农产品产量和种类有所增加,瑶人生计模式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瑶人生计模式的转型,为商品互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广西都安三只羊瑶区,瑶人的生计模式以林产品为主到粮食和土特产经营为主,其生计模式的变化直接推动了宜山县龙头圩贸易的发展。瑶山绝大多数产品在这里交易。1932年后,有时从山内运出交换粮多达万斤左右。以粮食和土特产品换回自己需要的生产工具、食盐、火柴、棉纱、布匹及猪肉之类的东西。⑱广西十万大山山子瑶,其生计模式以农林产品经营为主。瑶人经常出入防城的那良圩、扶隆圩、垌中圩、滩散圩,上思县的有平福圩、那满圩、华兰圩交易。瑶人出售的商品有蜂蜜、柑子、木耳、香信、竹篓、八角、穿山甲片、药材、桐籽等。其中,以香信、木耳、八角、药材为多。买回的有盐、硝、铁沙、刀、斧、衣服、被子、毛巾、锄头、碗、绒线、纸张等。⑲
清代,瑶区商品互市虽然有了较大程度发展,但是地处偏僻山区的瑶人,由于生计模式的制约,瑶汉互市活动较少。如合浦县山民,“常负藤卖至圩市场。”⑳浔州府瑶人,“生瑶不与华通。”㉑榴江县瑶人,“深居于穷山大谷中,鲜与汉族往来,虽间有来市贸易者,亦仅数十人。”㉒
在瑶族生计模式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段,瑶汉互市的商品构成有所差异。最初商品互市方式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如以“制作棕绳、竹木器具,负趁圩以易盐米”,或“负瑶巾瑶布木器出长安、金装两圩交易。”㉓这种物物交换为主的互市方式,是与瑶族生计模式的类型相适应的。后来,货币作为互市的媒介,在瑶汉经济生活中产生较大影响。在市场上,瑶人先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和采集初加工的林产品,换取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汉人的铁制工具和轻纺五金用品等商品。瑶人通过互市获得的铁制工具,尤其是铁制农具,适应了瑶族农作物种植与经营生计模式的要求。
“连山……地杂壮瑶,性多质朴,不事商贾,专力稼穑。”㉔说明此时瑶人生计模式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瑶人生计模式的转型,客观上促进了瑶汉互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地汉族商人纷纷来到瑶区,或到瑶排设店开业,或肩挑叫卖,走村串寨,经营生产工具和日用品供应及土特产的收购等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八排二十四冲有铁匠铺二十至二十五家,全部系汉族。㉕这些汉商在瑶排生活,有的几代世居瑶山,其生产的商品全部用来与瑶民互市,双方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在长期的商品互市过程中与汉族工匠友好相处,部分瑶民也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此外,解放前也有不少瑶民已经掌握木工、烧瓦及建筑等技术,但一般来说技艺不精。由此可以看出,瑶族生计模式的变化,推动了瑶汉商品互市的发展,促进了瑶汉双方技术交流,密切了瑶汉双方经济联系。
瑶族生计模式的转型,刺激了圩市的发展与繁荣。解放前,广西大瑶山瑶族生计模式以粮食和土特产种植为主,在土特产中,香草很畅销。汉人需要瑶人的土特产,瑶人需要汉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在大瑶山与汉区接壤的边境地区,汉人的圩市逐渐繁荣起来。如位于大瑶山南部的有平南县属的思旺圩和马练圩,位于大瑶山西部的有象州县属的桐木圩、大乐圩和中平圩,位于大瑶山西南部的有大樟圩和百丈圩,位于大瑶山西北部的有七排圩和三江圩,位于大瑶山北部的有荔浦县属的建陵镇 (原修仁县城),位于大瑶山东部的有蒙山县属的新墟,位于大瑶山东南部有蒙山县属的夏宜街和文墟。这些圩市的兴旺,是与大瑶山瑶族生计模式的转型密不可分的。㉖
正因为如此,直到解放前夕,瑶汉商品互市仍然十分频繁。瑶民生产的谷类、豆类、薯类、家畜、家禽、木材、水果、茶叶、油桐籽、木炭、药材等商品,运到附近汉区的三江镇、寨岗和连县的石角、连州镇,连山县的太保、福堂等圩镇出售,换回犁、耙、锄、镰、刀、斧、凿、锯、油盐、布匹、针线、陶器等商品。㉗
由此可知,瑶区与汉区商品互市关系的密切与否,是与瑶区生计模式类型相适应的。一般来说,生计模式越先进的瑶区,其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与汉区互市越频繁、越密切。而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瑶人,其生计模式越落后,经济发展程度越低,与汉区互市关系较为疏远。㉘
通过对岭南自明代以来瑶汉互市与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关系的考察与分析,得出如下认识:岭南瑶汉互市程度越高的区域,瑶族生计模式转型的力度越大;岭南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力度越大的区域,瑶汉互市的程度越高。瑶汉互市程度越低的区域,瑶族生计模式转型的力度越小;瑶族生计模式转型的力度越小的区域,瑶汉互市的程度越低。岭南瑶族生计模式转型力度的大小与瑶汉互市程度的高低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愈发达的地区,其生计模式转型的力度愈大,瑶汉互市的程度愈高。
注释:
①《通志》一三九三卷广东瑶僮蛮獠部瑶考。
②③④《广东通志》卷三百三十列传六十三。
⑤《韶州府志》卷11舆地略附瑶俗。
⑥《曲江县志》卷3舆地书附瑶俗篇。
⑦⑭⑮㉖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组:《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载《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209、211、214-215页。
⑧见《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排、内田坑、大掌排瑶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铅印本,1958年7月),第28-40页。
⑨《汉语在瑶族语言中丰富发展的作用》,《中国语文》1961年10、11期合刊;《连阳八排风土记·语言》。
⑩道光·余翰《开封县志》卷7。
⑪严英俊、李维信、孙映三等:《恭城县三江乡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载《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四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⑫林被甸、沈端发、孙映三.:《贺县瑶族地区解放前商品经济调查报告》,载[C]《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41、242、243、244、247页。
⑬徐仁瑶、李干芬、范宏贵等:《上思县十万大山南桂乡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载《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六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⑯韦标亮主编:《布努瑶社会历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
⑰清道光十二年,钦差大臣禧恩《剿瑶善后章程疏》。
⑱李景政、李维信、范宏贵等:《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瑶族社会历史调查》,载《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300-301页。
⑲张有隽、邓文通、李增贵等:《十万大山山子瑶社会历史调查》,载《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六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170页。
⑳《皇清职贡图》卷4
㉑清魏笃《浔州府志·纪人·风俗》
㉒民国《榴江县志·社会·风俗》第二编
㉓黄朝中、刘耀荃主编:《广东瑶族历史资料》下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36页。
㉔《连山县志·食货志》。
㉕见《广东北江瑶族情况调查》(铅印本,1951年9月),第16页。
㉗练铭志:《略论连南排瑶与汉族的历史关系》,载《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1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
㉘吴永章:《瑶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401页。
〔责任编辑:俸代瑜〕
On Trade between Yao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Five Ridges and Livelihood Model Evolution of Yao’s
Yan Xueqing,Rong Ting
F063.6
A
1004-454X(2011)01-0169-005
【作 者】严雪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容婷,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8级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广州,51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