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干预

2011-12-23 08:43罗晓东鲁碧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26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心脏

罗晓东 鲁碧

作者单位:628000 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

通讯作者:罗晓东

【摘要】 目的 对该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以取得最佳手术效果。方法 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结果 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使该组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难关。结论 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能解除其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心脏; 介入诊疗; 心理干预

心脏介入手术是一项诊断及治疗心脏疾病的先进技术,患者痛苦小,治疗效果好,能避免开胸手术的创伤,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目前介入治疗的优势,使得心脏介入诊疗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已经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一样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冠脉造影、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室造影、心内电生理等检查对怀疑冠心病的患者明确诊断以及为外科手术提供冠脉等大血管的情况。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经皮冠脉球囊成形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心病封堵术、肺动脉瓣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能成功地挽救患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的成功与否以及效果如何,除了医生的技术经验外,与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护士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难关,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心脏介入手术患者242例,男124例,女118例,年龄12~84岁,平均45岁。其中冠脉造影术151例,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30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20例,临时起搏器安置术2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5例,先心病封堵术1例。

2 心理护理

2.1 术前心理支持

2.1.1 心理特点 焦虑、紧张、内疚、自责、悲观、抑郁。由于对介入知识的缺乏,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担心手术预后、发生手术并发症、康复时间长等因素,导致患者紧张、焦虑[1]。由于介入材料价格相对较贵,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脏病的患病年龄逐步年轻化,大部分中青年患者为家庭支柱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担心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对事业失去信心,使患者觉得前途渺茫。患者一般表现为长吁短叹、愁眉不展、食欲减退、失眠、惶惶不安等。

2.1.2 心理支持 (1)热情接待新入院的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讲解病房一般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消除陌生感。了解患者的基本需要及心理活动[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的密切配合是有效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接触,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患者,赢得患者的信赖,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悲观抑郁的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详细收集资料,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分析,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引导他们正视病情,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寻求社会、家庭系统的支持。通过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干预来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问题。社会支持是患者应对疾病与治疗过程中最具有潜力的资源之一,社会支持能帮助患者从心理、生理和情感方面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让其认识到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亲身感受自己并未被社会抛弃,完成角色转变,用健康的心理战胜疾病。(4)情绪疏导。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不同的放松技术[3],如听音乐、写日记、找朋友倾诉等。(5)信息支持。给患者及家属发放一些健康资料及图片;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简单介绍介入手术与外科手术的区别,说明手术不开刀,只在股动脉或股静脉处穿刺后进行,伤口小、出血少、不需要针线缝合,不需要输血,术中使用局部麻醉,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介绍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介绍同类患者成功的病例,或者同类患者现身说法。(6)有针对性地开展术前健康教育。介入手术的术前检查繁多,抽血化验的项目很多,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生化检查、心肌酶学等,患者担心会不会因为抽血较多对身体造成不良反应,护士应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并操作熟练、规范,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7)合理控制费用。手术费是大多数患者都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家庭更为关心。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质量、价格、数量,选择合适的介入材料,解除患者的疑虑,并让他们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

2.2 术中心理支持

2.2.1 心理特点 紧张、恐惧、羞怯、期待。心脏介入手术具有创伤性,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对各种监护仪器、影像设备、导管、穿刺针产生恐惧心理。患者手术时常需裸露于手术台上,在工作人员面前暴露胸部、阴部等私密部位,特别是异性患者。由于患者长期病魔缠身,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迫切希望通过介入治疗彻底治愈疾病,因此对手术期望过高。患者表现为叹气、顾虑重重、反复询问病情等。

2.2.2 心理支持 (1)手术开始前协助患者脱去内衣后及时给患者盖好毛毯或被子,尽量减少暴露的范围和时间,保护好患者的隐私。(2)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及时打开照明系统,调整好手术间温度和湿度。进行输液、心电监护等操作时,应边工作边介绍导管室的环境,消除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情绪。手术开始后,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大致介绍手术的过程,与患者交谈一些手术以外患者感兴趣的事情,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医务人员之间不谈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手术间保持安静,操作轻柔。(3)并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对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手术并发症,要及时通报给医生,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同时安慰患者,不要紧张,经过及时处理,情况会立即好转。遇到意外情况要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大呼小叫,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3 术后心理支持

2.3.1 心理特点 烦躁、依赖、松懈。一般情况下患者手术后紧张恐惧心理得到缓解,但由于术后1 d内绝对卧床、不习惯床上排便、肢体制动引起的腰腿酸痛、体内留置鞘管的刺激等因素,患者容易烦躁、依赖和松懈。由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目的是否达到,期望值过高的患者会出现不满情绪。

2.3.2 心理支持 (1)应及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告诉患者手术很顺利,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认真听取患者的不适主诉,并给予理解、关注和安慰。向患者多传达有利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术后患者心理负担过重。(2)由于肢体制动,向患者解释制动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最大程度地配合。护士应帮助患者适当地活动,帮助解决腰腿酸痛、床上排便等困难。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快碘对比剂地排出。(3)针对松懈心理的患者,护士要讲解术后恢复以及肢体制动、严格卧床的重要性。防止因松懈过度导致的鞘管脱落、起搏器电极移位等严重情况地发生。(4)在CCU监护病房应及时巡视患者,记录好病情变化,给予患者热情地照顾和精心地护理。对于CCU监护期间依赖较重的患者,可留一名亲人陪同。护士应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理解和支持[4],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血栓形成。

3 结果

通过对242例心脏介入诊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其中有2例患者发生腹股沟血肿,经加压包扎、术后3 d热敷等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满意出院。

4 小结

护士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患者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总之,在护理工作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行为举止,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消极心理反应,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难关,取得最佳手术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吕丹,李清玉.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黑龙江医学,2008,32(5):381.

[2] 任中原,杨艳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吉林医学,2010,31(10):5210-5211.

[3] 杨绍平.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四川医学,2010,1:135-137.

[4] 邱小芩,陈小兰.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治疗患者家属焦虑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医学信息,2007,20(12):2097-2100.

(收稿日期:2011-06-20)

(本文编辑:郎威)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心脏
巴洛龙有八个心脏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