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武
一、设计背景
开学初,我就接到一个任务: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按教学进度正好赶上孙犁的《芦花荡》。《芦花荡》和《荷花淀》是“姊妹”篇,是孙犁的“诗体小说”的代表作。按着习惯,我反复阅读文本,深入思考,充分感受孙犁朴实而又清新的文字,把握文中那“鱼鹰”般干瘦的老头,融入孙犁作品中的诗意世界。
如何在这篇小说教学中,有更高的立意,能给学生更多丰厚的营养呢?我想起了暑假给孩子们布置的阅读作业。在学生放暑假期间,我让他们读鲁迅,读张爱玲,读沈从文,读曹文轩。我隐隐觉得,孙犁先生的作品与他们的作品有某种关联。通过比较,我觉得作家的作品与作家“看世界”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例如鲁迅是用冷峻的眼光看世界,张爱玲用苍冷的眼光看世界,沈从文是用温和的眼光看世界,曹文轩用纯美的眼光看世界,孙犁则用温柔的眼光看世界。
所以,这节课,我就以“孙犁的眼光”来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点。我希望这节课上得更大气,更灵动,更有韵味。
二、过程描述
(一)导入
【课堂实录片断】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历经太多的战争,也留下了太多的苦痛和不堪的回忆。一提及“战争”,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
生:刀光剑影,千军万马
生:血雨腥风,血流成河
生:惨不忍睹,惨绝人寰
师: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都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
师:好,而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种富有特殊情调的小说,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孙犁的《芦花荡》。
导入采用学生说词语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进而可以和孙犁的小说情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品读“老头子”
引导学生选取某一个角度去欣赏“老头子”的形象。例如可以从名字、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角度(多媒体呈现)把握“老头子”的性格和精神特征。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文本,并把角度提供给学生,降低难度,让学生品赏有抓手。
【课堂实录片断】
师:大家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欣赏“老头子”。
学生默默读书,思考。
生:我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分析。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不怕”写出了“老头子”的自信。
师:有几处都写到“不怕”啊?
生:三处。哦,反复强调,体现“老头子”充分的自信。
师:你尝试着读一读。(生读)
生:我从姓名来看吧,其实,主人公是没有名字的,作者选用“老头子”作为名字是感觉很亲切。
师:还有没有别的用意呢?
生:是不是表明很普通啊?
师:怎么个普通法?
生:“老头子”只是生长在白洋淀的一个普通的老人,也许,像这样的老人会很多,他们一样地出生入死,活跃在白洋淀里。
师:理解得真好。请你亲切的喊一声“老头子”。
(生试喊)
生:我从外貌的角度看,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头,穿着普通,却如同“鱼鹰”一般,那样矫健、锐利和威猛。
师:你把握住了“鱼鹰”这个比喻的内涵。
生:我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来看,老头子在大菱“挂花”后,小船“仄斜”一下,其实这个动词反映了“老头子”内心的震动,表现他内心的不安与愧疚,当然,也是他要报仇雪恨的心理动机。
师:老头子的心理通过动作表现出来啦,可是,他后来却不愿意送她们了呀?
生:那只是气话而已。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样的老头子?
生:一个倔强的“老头子”,一个可爱的“老头子”。
……
师:的确可爱。我们从“老头子”身上读到一种人性之美,体现在对大菱、二菱的关心上,体现在对敌人的憎恨上。
师:朴实的语言蕴含着人物的美!
……
(三)诗情画意
战争给我们的感觉应是充满血腥味的、冷酷的,可是为什么这篇文章却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呢?恰恰却是充满诗意的。
【课堂实录片断】
师:我们能从哪里品读到诗意?
生:可以从孙犁先生对白洋淀风景的描绘上,例如“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白洋淀水的晶莹澄澈。
师:老师“改装”了一些句子,请大家看屏幕。
1.天空的星星 / 浸在水里/滴落下来 // 弯弯下垂的月亮 / 浮在 / 天上// 水鸟飞动 / 稻米和肥鱼的香味 / 飘溢// 苇塘里 / 一片苇叶 / 飘舞//
2.红日当天 / 一团白绸样的水鸟/ 藏在荷叶下 // 水如镜,如天 / 拉长的水草轻轻浮动 / 莲蓬的清香 // 鲜嫩的芦花 / 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迎风飘散//
这些句子都是我从课文中摘录的啊!只略微改动了个别词语。
师:还有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也富有诗意,例如写“老头子”架船的描写用了一个“飘”字,写出了船儿的轻快、轻盈,老头子架船的娴熟,与老头子“自信”的性格相对照;还有,小女孩在水边用手淘水的动作,也写得极有诗意。这就是孙犁小说的“诗意之美”啊!
(四)爱的延续
【课堂实录片断】
师:这不矛盾吗?战争是腥风血雨的,怎么在孙犁的笔下却写得如此诗情荡漾呀?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孙犁是表达对白洋淀的热爱吧。
师:噢,那为什么要淡化战争呢?
生:孙犁或许是想表现对白洋淀人民美好心灵的赞颂,也借此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生:即使是战争,也不能阻止爱的延续,也不能禁锢人性之美的闪光!
师:太精彩了!
(五)一个人的眼光
【课堂实录片断】
师:其实,作家的作品就是作家看世界的产物。他们选择什么眼光,就决定了他们作品的温度。暑假布置你们阅读了鲁迅、张爱玲、沈从文、曹文轩等人的小说,他们分别用什么眼光看世界啊?
生:鲁迅是深刻的,冷峻的,他的眼光像一把解剖刀。
生:张爱玲是苍凉的,她的眼光永远是那么冷。
生:沈从文是温和的,像一个老顽童向我们诉说那遥远的“边城”的故事。
生:曹文轩是唯美的,用纯净的眼光打量世界,把另一个世界描绘得更富有诗意。
师:那孙犁呢?
生:应该是用温柔的眼光看世界,他是那么朴实、醇厚。
(六)写给孙犁
【课堂实录片断】
师:那同学们写一句话给孙犁先生吧
生:白洋淀的诗意之美永远在我的心里荡漾,您的“诗”太美了。
生:您的白洋淀,您的芦花荡,您那永远奔腾的情感的河流……
生:我觉得您的心里藏着的全是“美”、全是“爱”,我们读者随时可以去您那里获取精神的滋养。
生:……
师:同学们,你用什么眼光看世界呢?不管怎样,我都希望你们心中永远藏着“大美”与“大爱”!
(七)布置作业
阅读孙犁小说《芦花荡》姊妹篇《荷花淀》,体会孙犁“诗体小说”特色。
三、教后反思
一节语文课到底有多重要?它能有多大的容量?我们不仅要以语言的品味为根本,还要不断挖掘作品丰厚的内涵,为学生精神的涵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导入的选择。展现关于“战争”的词语是为重现战争残暴的图景,让他们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为理解孙犁小说独特风格、理解孙犁创作意图做好铺垫。
其次,切入点的选择。小说的教法有很多,有从三要素入手的,有从话题来设计教学的,也有从视点来解读的。为了上得更大气一些,更深入把握孙犁作品内蕴,我选择了以“孙犁的眼光”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孙犁的眼光和沈从文、曹文轩眼光相近,和鲁迅、张爱玲不相类似,但表达的都是“爱”!
再次,语文的单篇课文阅读教学,如何牵引到一个作家的风格,如何与其他经典的文本对接,如何联通大家公认的名家,为学生安装一个阅读经典的“触发器”,引领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才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努力追求做到的!我希望这节课只是一个起点。
最后,文学作品品读,不仅仅要着眼于语言文字的涵泳品味,还要着眼于学生精神的构建。课堂可以更大气,更从容,更唯美。文学最终是让人变得更加美好,语文教学应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美”的种子,一颗“爱”的种子,这种子定会在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