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娟
语文学科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学会分析记叙文,以及从更高层次上去想如何学会写好记叙文,那么其答案我认为无疑是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
在如何提高记叙文的分析能力时,我们首先来谈谈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因此,我认为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阅读是什么?怎么读?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时文,让他们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但是,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第一,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含文学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应制定一两个阅读目标为佳。
第二,方法是阅读的保证。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即人、事、地、因、过、果;说明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即人物、环境和情节;散文有“形神”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要学会阅读。
通过阅读,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一方面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形成良好的感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积极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去”、“写下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不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
但是,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考试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涉猎课外知识。有些中学生尽管开设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如此,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语言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也是无足为怪的事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不失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散文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在学习诗歌时,除了介绍传统的经典名篇之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徐志摩、闻一多、臧克家等人的诗篇,体会诗歌的意象和音韵之美,此外,每年的寒暑假,介绍两到三部世界名著给学生,并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等。通过这些有目的的阅读训练,一方面学生读书感悟能力肯定会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积累很多语言素材,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努力模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写作特色,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更可以这样去表述“读书破万卷,感悟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向他人借鉴语言素材,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对于我们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多阅读、善阅读。
上面我们讲到学生阅读时,应指导学生怎样积极去读。尽可能在方法上加以指导,使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我认为主要在以下方面要强调:
1.抓要素,借助题目,了解基本内容。
(1)六要素:人、事、地、因、过、果。
(2)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如《背影》《孔乙己》
2.结构分析,理清思路。
(1)抓线索。贯穿全文的标志性事物,如《背影》。
(2)抓行文的变化。如时空变换、场景变换、人物变换、选材变化、表达方式变化、人物思想感情变化。
(3)抓概括性的词语。如《孔乙己》:“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
3.理解文章主旨。
(1)三思。即三个为什么:
A.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孔乙己》的事例(略)
B.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去说?这样去做?
C.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写?(选材的依据,详略的安排,组材的顺序,人物间的关系,景物与人物的关系等等)
(2)抓住抒情句和议论句。
(3)结合时代的背景来讲。
4.扣住中心,品味语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中心。颠倒过来也可以去理解。
希望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心人,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有目的的指导下,去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分析,学会写作。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就不会再去埋怨我们的学生感悟能力低下、理解能力不强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