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爱情故事类型及其教育策略

2011-12-23 03:48:18李建伟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离心力向心力爱情观

李建伟

(浙江工商大学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当代大学生爱情故事类型及其教育策略

李建伟

(浙江工商大学 学工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本文以对爱情故事类型的探索为基础,提出了大学生的 36种爱情故事类型,并从正确认识爱情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积极性与消极性、建设性与破坏性、共通性与差异性、相似性与互补性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和建议。

大学生;爱情故事;教育策略;类型说;认知

如何科学地探索爱情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成为教育者与管理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代性命题。

在心理学界,以类型学的范式探索爱情的本质特征成为当前的主流选择;[1]而其中的爱情故事类型研究则成为更为有效,也更为科学的研究范式,可以更为深刻、全面地构建个体对爱情的自我解释,更好地呈现爱情的本质特征,并指导其健康的爱情行为。[2](P39)

本研究拟以对爱情故事类型的探索为基础,对当代大学生的爱情特点进行概括,并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爱情故事类型

(一)故事类型的来源

将由开放式和个案文本资料调查得到的“爱情事件”、Sternberg提出的 26种 “爱情故事类型”,标明具体含义后进行汇总。

由中 (外)文系、心理系各 5名研究生进行归类,方式是每 1名中 (外)文系研究生与 1名心理系研究生为一组,互相协商后对汇总的 “爱情事件”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特征归属于所在类型的重要度进行判断,不能协商一致的单独成组。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共有 36种爱情故事类型,并具有独特的核心内涵 (详见表 1、表 2)。

表 1 中西方共有的爱情故事类型及其核心内涵

(续表)

表 2 中国人独有的爱情故事类型及其核心内涵

(二)大学生爱情故事类型的作用力类型

为进一步探究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爱情结构和爱情故事类型的作用力特征,研究者要求被试从爱情的作用力的角度对 36种爱情故事类型及各自所包含的核心特征进行分类,并判断每一种爱情故事类型、核心词对于该类的重要度。结果发现 36种爱情故事类型可进一步分离为爱情的向心力、离心力和混合力三个基本大类:园艺、创作、承诺等构成爱情的向心力;围城、间谍、游戏等构成爱情的离心力;战争、投资、骗局不单独归属于上述两种力量,而是与向心力、离心力都有相关,且称之为混合力。排除投资、战争等分类的双牵性,两大基本类的并类系数 r=0.60-0.71,各个类型归属于所在大类的平均重要度都在 0.30以上,分类信度较好 (详见表3)。

表 3 大学生爱情故事类型的作用力类型分析结果

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教育策略

(一)正确认识爱情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本质上,爱情主要归属于心理学范畴,并内在地包含着社会学、文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因素。研究所得出的 36种爱情故事就是爱情的 36±N (N≥36,N≥0)个特征,它们至少从 36个切面和方向折射着爱情的本质;不同的只是每一个爱情切面有大有小、有亮有暗,每一个个体最大最亮,或者最小最暗的切面也不同。

同时,还应当认识到每一个爱情故事可能含有多个特征,但是只有故事的中心思想才是偏爱该故事类型的个体所拥有的最显著的爱情特征,比如,“园艺”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一段爱情的获得就像打理花园一样,需要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它。因此,虽然“园艺”故事可能还具有勤奋、完美等心理特征,但是,偏爱“园艺”故事的个体的爱情的主要特征却只能是像园丁一样满怀热心、爱心和耐心地去关爱对方。

(二)正确认识爱情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所有的爱情故事基本上可以分类为向心力、离心力和混合力。园艺、创作等构成爱情的向心力,促使爱情向“合”的方向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爱情的离心力,主要由围城、间谍等构成,其作用力完全相反,促使爱情向“离”的方向发展。混合力由幻想、投资等 10种主要成分构成,对于爱情的作用力方向不明确,与离心力、向心力都有相关却不显著地偏重于任何一方。

这表明,爱情具有 36±N (N≥36,N≥0)个特征,但是积极成分与消极成分并存,其间还潜伏着作用力处于变化状态的混合成分,因此,个体需要对自身所具有的 36±N个爱情特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其中偏重于积极成分的爱情故事加以积极的培育,对消极的爱情故事加以主动的自我反省和修葺,对混合成分的爱情故事加以道德性的导引和修炼,从而从总体上培育自身健康、积极、和谐的爱情,提高人生幸福度。

(三)正确认识爱情的建设性与破坏性

向心力型的爱情故事对爱情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离心力型的爱情故事对爱情具有消极的破坏作用,混合力型的爱情故事对爱情的作用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只有加强爱情观的自我修养和外部教育的积极引导,才能充分地激发爱情的建设性,消弭其破坏性,扩大混合力类型爱情中的积极成分。

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爱情“向心力”的合力大于“离心力”的合力,这种爱情关系就是忠贞不变的,小于等于“离心力”的合力就会毁灭爱情。

爱情的 36种元素并不是爱情的 36个股东,哪一个股东投入量大就拥有控股权。整个爱情关系的控股权受到个体性格、道德以及各种情境因素的制约,特殊的条件或者机缘、机遇都可能使得小股东变成爱情的 “董事长”。因此,即使一个爱情“向心力”合力占极大优势的个体,也有可能背叛爱情,同样,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个容易背叛爱情的个体也可能成长为忠贞者;二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转变的几率小,后者转变的几率更小。

(四)正确认识爱情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爱情是一个存在文化“共通性”的概念,西方文化中的 26种爱情故事中有 24种同样为中国人所拥有;同时,爱情亦存在显著的文化 “差异性”,西方文化背景中的 “复原”、“恐怖”为中国人所排斥,而中国人同时拥有属于自身文化基因的围城、骗局等 12种爱情故事。当然,这种差异还表现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被试对于爱情故事的喜好度、丰富度以及男女性别差异上,显示了文化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因此,爱情观的培育还必须注重所在文化背景的传承与影响,应当结合本土文化的精粹对个体爱情观进行春风化雨的润化,使个体的爱情观在丰沃的文化土壤中茁壮成长。同时,还应当营造和弘扬富有本土特色的集体文化氛围,为个体爱情观的养成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并通过对个体爱情观的润化形成个体的文化爱情观,从而使得集体文化氛围更加富有生命力。

(五)正确认识爱情的相似性与互补性

相似说认为,个体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另一半;而互补说则认为,个体更倾向于寻找一个与自己在各个方面能形成有效互补的伴侣。那么,爱情伴侣选择和匹配的原则究竟是什么呢?

对 23名被试的回访研究发现,中国被试的爱情匹配原则与西方被试惊人地相似,即个体更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共享故事的人,或至少与自己的故事大致相似的人,而不是总去寻找正如自己的人。个体寻找的那些人,从一个层面看与自己是相似的,从另一个层面看与自己又是有差异的。因此,爱情的选择和匹配原则不是单纯的相似说,或者互补说,而是由个体自身内在的 “爱情图式”来决定的,个体基于对自身所偏好的爱情故事特点和自身所缺失的爱情故事特点来选择另一半;同时,个体所偏好的爱情故事特点存在若干层次,缺失的爱情故事特点也存在若干层次。

个体在选择伴侣时,依据自身的爱情故事的若干(特点)层次,从对方身上与自己相似的爱情故事特点中有选择地 (只能是有选择地,因为对方不可能具备个体所需要的全部爱情故事特点)选择出M个“相似点”,同时,从自身缺失而对方拥有的若干爱情故事特点中有选择地 (虽然自身缺乏该故事特点,但即使是对方独特的爱情故事特点,个体也不一定全部喜欢)选择出 N个“互补点”,于是个体最终所选择的理想伴侣就是具备了“M﹢N”个爱情故事特点的另一半。这个完全由爱情“剧中人”选择和主动地匹配的 “另一半”,在 “局外人”看来就成了既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人,这或许也正是爱情的魅力所在。

因此,正确认识爱情的相似性与互补性是个体选择伴侣、建设美好爱情家园的核心认知,而这个核心认知的基础和前提只能是个体对自身爱情的准确、清晰的认知和了解。如何正确认知自身的爱情,不但需要个体自身的反省和学习,更需要教育者、管理者进行积极的、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1]Hend rick.C,Hend rick.S.A Theo ry and M ethod of Love[J].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 logy,1986(2):392-402.

[2]Lee,J.A.The Co lors of Love:An Exp loration of the W aysof Loving[M].DonM ills,Ont:New Press,1973.

[3]Sternberg,R.J.Love isA Stor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美]罗伯特·J·斯滕伯格,凯琳·斯滕伯格著,李朝旭等译 .爱情心理学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G642

A

1008-6471(2011)01-0085-03

2011-02-28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1年度 (高校)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爱情心理的特点、结构及教育对策” (课题编号:SCG80)阶段性成果;并获得浙江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研究项目“金融危机视域下我国商科学生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D 2009015)的资金资助。

李建伟 (1979-),男,山东临沂人,浙江工商大学学工部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离心力向心力爱情观
凝聚侨胞向心力 谱写时代新篇章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24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马向明:双“星”交汇,打造湾区最强向心力!
离心机转速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向心力要点精讲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1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离心力提球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