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系列讲座之九

2011-12-23 10:45文/梁
中华魂 2011年3期
关键词:建设

文/梁 柱

探索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系列讲座之九

文/梁 柱

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取向上来说,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20年。在这20年的历史进程中,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成就与挫折,它反映了探索时期的历史特点,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它不仅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的、经济的和思想文化的基础,而且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更加理性的、成熟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

1956年,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大规模建设任务提上日程的时候,毛泽东就以苏联为鉴戒,提出现在要进行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在毛泽东看来,通过艰难曲折的斗争最终实现民主革命胜利并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现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要进行“第二次结合”,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成为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主要内容。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这两篇著作,集中代表了我们党在这一阶段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它同其他领导人在这个时期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一起,为我们在新时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体系。

应当说,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都同苏共二十大这一国际背景相关联。因此,毛泽东在提出要找到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一历史性任务的同时,又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深表忧虑;而后者,引发了他对如何防止党和国家变质的思考,力求探索出一条能够保持党和人民政权纯洁性的有效途径。所以,50年代以后毛泽东所致力的探索,包含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二者都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历史性课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和前途。

这个时期的探索,不仅涉及面广,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目的是同苏联作比较,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这个时期的探索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如提出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主张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的前提下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可以吸引华侨投资,20年、100年不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在一定时候让外国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山,向他们学技术。在分配方面,鉴于苏联的教训,毛泽东提出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兼顾的原则。这时,陈云还就所有制、生产和流通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这就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这些重要思想突破了苏联经济的具体模式,是在当时条件下对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作的创造性的构思。此外,还针对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提出要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应当有“工厂在统一领导下的独立性”等等。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在探索中,毛泽东是紧紧地围绕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寻找一条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一主题而展开的。这时毛泽东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业的问题上,要探索一条与苏联有别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他强调,思考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即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这一基本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他特别指出,苏联和东欧国家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是一个教训,要以此为戒。他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到60年代,他更明确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辟,展现了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自己建设道路的一个典范。当然,强调走自己的建设道路,决不是排斥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有用的东西。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从指导思想的高度上谈到了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①并明确提出要 “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②他特别指出,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一万年都要学习。但学习外国要有正确的态度。在毛泽东看来,对外国的东西一概排斥或全盘吸收这两种极端,都是完全错误的。由于近代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历来受人欺负,造成了一些人的民族自卑心理。“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③“全盘西化论”就反映了这样的心理状态。毛泽东历来反对“全盘西化”的主张,强调指出:“不要全盘西化。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④同样,毛泽东也十分鄙视教条主义的学习,认为教条主义是最无出息的。他强调学习外国“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他主张学习外国要重在消化,吸收它的长处,应该越搞越中国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他指出:“中国的面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应该是旧的,都应该改变,但中国的特点要保存。应该是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应该交配起来,有机地结合”。⑤这些思想和方法,无疑是深刻而富有教益的。

这个时期对于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他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则,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这2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尽管我们犯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但从总体上说,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在这期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培养成长起一大批又红又专的各类建设人才,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丰富的经验。

应当指出,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不能不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一,“旧社会给我们留下的东西太少了”。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⑥1964年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远在美国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对友人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不能不服气啊,我们搞了20多年,连一辆像样的单车(指自行车)都造不出来。这就是新中国面对的现实。虽然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取得很大成就,但这种情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其二,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上、经济上、军事上的严密封锁。中国不仅不可能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里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通常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特别在建国初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战后争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同情和支持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其三,我们还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毛泽东说:“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⑦正因为这样,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犯一些错误,出现曲折,在一定意义上说是难以避免的。只有深刻理解新中国经济建设面临的巨大困难,才会真切体会到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何等的可贵。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执行并有望提前完成的基础上,从1956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到1966年,尽管有过“大跃进”这样的失误,付出过很大代价,但仍然是取得巨大成就的10年。一是,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66年,建成并投产的限额以上的大中型项目1198项,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兴建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我国的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等等,大多是在这个时期打下基础的,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白。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内地和边疆地区都建起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运输业,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畸形发展的局面。10年中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有了巨大的增长,1966年同1956年相比,钢铁、煤炭、石油、发电量、机床分别增长了 245%、129.9%、1154%、397%和 112%。二是,农田基本建设初具规模,效果明显。兴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水浇地面积增加2600多万亩,拖拉机拥有量和化肥施用量增长六倍以上,机耕面积由1957年的2.4%提高到1965年的15%。农业技术改造的积极开展为农业生产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在粮食、棉花增长幅度较大的同时,经济作物也获得一定的增长。三是,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到1966年,专门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达到1714个。各个产业部门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而装备、条件较好的科学研究中心。全国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科技队伍从1957年的120多万人增加到1963年的230多万人。在资源勘探、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技术以及基础科学理论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高新科技得到一定发展。现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我国航天技术,就是从1956年起步的,到196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运载火箭。1964年10月和1965年5月,我国先后两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从而打破了国际上的核垄断。1965年着手制定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计划和相应的各方面研究工作。这些都有力地显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四是,文化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学校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新建和扩建的各类高校近30所,10年中高校毕业生达到139万人;中等专业学校的规模和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各类业余教育迅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各行各业职工的文化素质。这10年间,各条战线都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学有专长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继续保持和发扬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对于这10年的工作成就,《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文化大革命”的10年,使党和国家经历了重大挫折,经济建设也受到严重损失。但应该看到,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毛泽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活动,特别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力挽狂澜的艰苦工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使经济建设在总体上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文革”开始的第一年,由于有上半年增长的基础,1966年国内生产总值仍比上年增长10.7%,工业总产值增长 20.9%,农业总产值增长8.6%。1967—1968年是局面最为混乱的两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6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5.7%,工业总产值下降13.8%,农业总产值仅增长1.6%。196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又下降4.1%,工业总产值下降5%,农业总产值下降2.5%,这一年社会生产的规模只相当于1966年的86%。从1969年开始的7年,由于各方面的努力,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3%。而1976年则因受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严重冲击和唐山大地震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6%,其中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4%,农业总产值下降0.4%。

综合地看,从1953—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7%。这是伟大的历史性成就。

3.1 通过正交实验可知,石墨烯促进Fenton氧化实验各影响因素的显著程度分别为:废水pH值>石墨烯加入量>H2O2加入量>n(Fe2+)∶n(H2O2)。

在外交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十分严峻的。美国不仅拒不承认新中国,而且竭力阻止其他国家承认,并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其目的是要通过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使新中国政权无法立足。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⑧新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区别不同国家对我国的不同态度,同世界各国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1964年中法建交,打破了西方国家企图封锁中国的链条。1971年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促使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到1976年,在当时世界上独立的130多个国家中,同我国建交的达到111个。在国际上树立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尊严形象,赢得了朋友,赢得了声誉,为巩固我国革命胜利成果,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毛泽东提出要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是一个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加以探索的历史性课题。如果说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第一次结合,是在经历并总结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这样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话,那么,党在新时期面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的课题,也将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其间包括将会遭遇到的挫折和失误,也就是一种并不奇怪的历史现象。如果我们因为取得的成就而否认曾经犯过的错误,或者因为有过错误而否认成就,甚至对成就一笔抹煞,任意夸大错误,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表明,一个善于在总结经验中前进的党才是有希望的党。

在毛泽东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所致力于对中国的建设道路和如何避免党与国家改变颜色这样两个方面的探索,都是围绕着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主题展开的。当然,他为此所提出的那些理论观点并不都是成熟的和完善的,它们还有缺欠,还不完善,特别是还发生了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应当看到,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的巨大功绩都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不能不带有那个历史时代的局限。这是一切站在时代前面指导历史潮流前进的伟人常有的一种历史现象。还应当看到,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还不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间更短,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不能不经过艰苦的探索,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毛泽东本人在《十年总结》一文中就说过:“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他说:“我们要以第二个十年时间去调查它,去研究它,从其中找出它的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服务。”⑨正因为如此,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贡献也往往与失误相互交织或交替出现;他提出的许多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思想观点,有的还不够成熟,有的处于萌芽状态,有的未能付诸实施,有的没能坚持下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地肯定,毛泽东在探索中所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确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重要准备。同样,毛泽东对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曾陷入误区,但是,他从对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丢掉列宁、斯大林“两把刀子”发出的警示开始,继而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做出最早的、明确的回应,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设想,这些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在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党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毛泽东上述两大战略性的探索,应当说起步是好的,取得了虽然是初步的但却是重要的成果。但后来由于在指导方针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错误的估计,致使错误一再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是同能否清醒、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相联系的。当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任务的时候,曾以很大的精力从事调查研究,这使他对中国国情有比较全面、清醒的认识。比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毛泽东明确地把“进入”社会主义同“建成”社会主义区别开来,认识到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不巩固、不完善的;又如,他曾多次用“一穷二白”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来比喻我国底子薄、基础差、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到“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再如,他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提出了“阶级矛盾已基本上解决,但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的科学论断,等等。这些都为当时的探索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前提。但遗憾的是,后来由于急于求成,急于过渡的思想占了上风,特别是政治上又重提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违背了中国国情的要求。这种“左”的指导思想和做法,是使后来的探索逐渐偏离正确航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也是同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是否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相联系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不但是探索自己建设道路的目的所在,也是防止“和平演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确立不久,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⑩应当说,他这时不仅看到了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的一面,而且看到了生产力还十分落后的一面,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起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巩固我们的新制度”。这时他开始的探索工作无疑都是同这个认识相联系的。然而,这时的毛泽东对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充分论述,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特别是随后不久,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毛泽东改变了关于以经济建设作为党的根本任务的正确主张,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这不但使探索自己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被打断,而且还因此而把党内对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不同意见错误地转化为频繁的政治斗争,把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导入误区。这个历史教训同样是十分深刻的。

再者,还同是否有正常的党内生活相联系。我们党所进行的探索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这不但要善于集中全党的智慧,而且还要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正常的党内生活即党内民主作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陈云曾从总结我们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角度,指出建立非常正常的党内生活,是使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⑪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认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毛泽东在20年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发展的历程也是很有帮助的。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使后人变得更加聪明。毛泽东在探索中所积累的正面经验及其在曲折发展中所提供的反面教训,都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具有从自己的错误经验中学习的传统,我们正是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学习和比较,才获得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今天,我们正面临由于苏东演变引发的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正进行的历史性变革的关键时刻,进一步认识毛泽东两大探索的重大战略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其合理的因素,继续完成毛泽东提出的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课题。

注释: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42页。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43页。

④《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53页。

⑤《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52页。

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12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0—1481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65页。

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第216页。

⑩《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71-772页。

⑪《陈云文选》第3卷第240页。

猜你喜欢
建设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工作实效
走好关键“五步” 加强自身建设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抓好“五化”建设 促进代表履职
规范组织建设强化为民服务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