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启示

2011-12-22 08:14江迅
新民周刊 2011年50期
关键词:李冰岷江都江堰

江迅(香港)

入冬的成都显得格外湿冷,连日不见阳光。12月6日,随同来自海内外的20位华文专栏作家、媒体人及评论员,来到成都岷江上的都江堰。

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一项“生态工程”,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巨大效益,岷江之水灌溉大江两岸,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都江堰的创建,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协合统一,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光辉一章。

自古以来,“堵”还是“疏”就是一对矛盾,也蕴含深刻哲理。蜀郡守李冰在吸取前人治水教训后,在岷江上游采取不是堵,而是疏的方法,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修建了无坝引水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治水,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实现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李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水这种物质,有个性化脾气,堵则易腐,疏则长清,堵疏相替,变化无穷。堵与疏,是生活的一种艺术。二千多年前的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尚且懂得堵与疏的关系,而在当下,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往往不能靠堵靠压,而需要疏导需要宽容宽松。

成都是中国西部重镇,就说都江堰建筑时间和长城差不多,工程规模也不相上下;一个是堵,用来阻挡少数民族入侵而保卫政权;一个是疏,因势利导而兴建水利工程而造福民众。长城塌了,而后多次重修,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长城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都江堰却没得到应有地位。一个城市要想吸引人,不应该只有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一种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东西,那就是文化,就是软实力。当我们站在都江堰面前,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古代科技的智慧与民众的创造力是如何融合一起的。几千年来,不管社会怎么发展,政治如何动荡,朝代如何更换,都江堰一直保守着永续利用的价值体系,疏重于堵、因势利导。都江堰在今天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意义,为政者宜谨记,应深思。

时下,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堵,即用限制的方式遏制需求,让需求降低以迎合供给,如短缺经济时的票证控制;一是疏,用刺激和扩大供给的方式来满足需求,后者无疑是长远之计。

时下,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市场异常活跃,高利贷乃至非法集资活动抬头。民间借贷与银行借贷之间存在着巨大套利空间,吸引民间资本涌入。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有利于形成多层次信贷市场。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应“疏”而不宜“堵”,应将其纳入“阳光监管”,促使“游资猛虎”归笼。

时下,移民潮又一次汹涌而来,对“精英流失海外”、“资本向外迁移”的谴责不绝于耳。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动已是大势所趋,移民潮也不可避免。中国既然是开放的国度,那么,资本是流动的资本,人才是流动的人才。唯有改善制度,优化环境,解放思想,宜疏不宜堵,让人才和资本随进随出,流失的才会回来。

是疏还是堵,在我们身边时时面临选择。

年终临近,又是各国各地选出各种各样的年度字的时候了。年度字就像一个聚焦镜,将一国一地整年的运行态势和民众心理状态,凝聚在一个字上,成为年度集体回忆。中国的“汉语盘点2011”年度流行语、年度新词语、年度字、年度词揭晓,“控”脱颖而出,列为年度国内字。“控”字,留给人们很大想象力,“控”已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状态。调控、掌控、管控、控制、控告……控,无疑含有干预性、制约性内涵,何时能有个“疏”字呢??荨

猜你喜欢
李冰岷江都江堰
李冰湜作品
拜水都江堰
岷江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岷江行(外一首)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千古奇观——都江堰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