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华,胡长玉
(黄山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休屯盆地典型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的时空变异
程东华,胡长玉
(黄山学院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选择休屯盆地低山典型茶园,采用5点采样法采集土壤样品,对其有机质、pH和速效N、P进行测定,就不同植茶年对土壤有机质、pH值的时空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植茶龄36、53年的茶园土壤有机质较对照组(23.64±4.229g·kg-1)高,植茶龄25年的有机质含量(13.53±8.640g·kg-1)低;速效N、速效P的含量与施肥相关;pH变化趋势是植茶龄1-25年茶园呈递减,36-53年的茶园有一定的回升后又下降。
休屯盆地;茶园土壤;pH值;有机质
休屯盆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休宁县、黟县、歙县和屯溪区境内。新安江水系的率水、横江横贯全境,面积约100km2,茶园有近万亩。气候属于温润型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全年平均日照指数为1731-1972h,日照分率39-45﹪,太阳辐射总量为441.8-473.6kJ/cm2。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395-1702mm,水资源丰富。土地类型主要为黄红壤、紫色土,适宜茶树生长。[1]安徽名茶“屯绿”就产于此区。
我们依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供的资料,选取休宁县商山乡青山岭、上井村对面山和屯溪实验茶厂共15个茶园,依据不同植茶年及周边立地条件等,调查土壤有机质、pH值及速效养分含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低山典型茶园土壤栽培管理过程中有机质、pH时空关系,为提高茶园土壤肥力、变革种植方式做一些基础性工作。
茶园样地选在黄山市休宁县商山乡青山岭、上井村对面山和屯溪实验茶厂 (29°41′N,118°14′E),海拔145-156m,茶园为人工开垦种植的茶园,茶树高40-75cm,茶园边缘植被为水竹、杂草及马尾松林,林下小乔木及灌丛茂密,有栀子花、山矾、豆腐柴、杜鹃、继木、格药柃、野茉莉、白栎、土茯苓、狗脊蕨,等。
2009年7-10月分别对宜茶林地(S0),植茶龄在1999年(S11)、1985年(S25)、1974(S36)、1963年(S47)、1957年(S53)的茶园进行定点分区采样。每个区设3块样地(每块40m×40m),采用5点采样法在茶园中挖掘剖面,每个剖面按 0-20cm、20-40cm、40-60cm、60-80cm等4个土层采集土样,然后将同一样地、同一土层的5个样混合均匀,剔除杂质,装入写好标签的无菌聚乙烯封袋内带回实验室,风干、去杂、过筛。有机质用重铬酸钾-浓硫酸浴容法,全氮用半微量开氏法,全磷用HClO4-H2SO4法。[2]茶园土壤PH将土样和水,以水土2.5:1.0混合后用pH计测土壤pH值。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实验测得休屯盆地茶园有机质含量见表1。
表1 休屯盆地茶园有机质含量
从表1可以看出其中S0的0-20cm土层有机质/(g·kg-1)是20-40cm土层有机质的3倍左右,S11的是2.5倍左右,S25的是的1.9倍左右,S36是2.7倍左右,S47是 1.9倍左右,S53是 2.9倍左右,20-40cm、40-60cm、60-80cm依次各土层只有低幅降低,减少的差值变化不大,可以看出植茶主要影响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从各采样茶园与宜茶林地土层横向比较看,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是S36>S53>S0>S11>S47>S25,即植茶36、53龄的均大于对照组(23.64±4.229g·kg-1),植茶25龄的茶园有机质含量(13.53±8.640g·kg-1)较低;20-40cm土层比较,有机质含量S36>S53>S47>S0>S25>S11,40-60cm土层比较,有机质含量S36>S0>S47>S53>S25>S11,60-80cm土层比较,有机质含量S36>S53>S47>S0>S11>S25。
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是衡量茶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而其中速效氮、速效磷又是衡量土壤养分含量高低的重要因子,休屯盆地茶园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分布情况见表2-3。
表2 休屯盆地茶园土壤速效N的空间分布情况
表3 休屯盆地茶园土壤速效P的空间分布情况
休屯盆地区茶园土壤速效氮含量是随着植茶龄增加而变化,与茶园有机质变化相关,垂直分布特点有变化,表现为S0的0-20cm土层速效氮是20-40cm土层的2.7倍左右,S11的是2.2倍左右,S25的是的2.5倍左右,S36是1.9倍左右,S47是1.7倍左右,S53是2.9倍左右。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速效氮含量表现为依次递减或减少后又增加,S0的20-40cm、40-60cm、60-80cm土层为依次降低,S25、S36、S47的也是按各土层依次降低,S11、S53的则是40-60cm土层最低。从0-20cm宜茶林地与各采样茶园土层横向比较看,速效氮含量是 S36>S0>S53>S25>S11>S25,20-40cm土层速效氮比较,速效氮含量S36>S47>S0>S53>S25>S11,40-60cm土层比较,速效氮含量S0>S36>S47>S25>S11>S53,60-80cm土层比较,速效氮含量S53>S0>S47>S36>S11>S25。
速效磷含量垂直分布表现为S0∶0-20cm土层是20-40cm土层速效磷含量的3.4倍左右,S11∶约2.1倍,S25∶略低,S36∶约5.7倍,S47∶约1.8倍,S53∶约 1.97倍。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速效磷含量表现为依次递减或减少后又增加,S0的 20-40cm,40-60cm,60-80cm土层为依次降低;S25、S36、S47的也是按各土层依次降低,S11、S53的则是 40-60cm土层最低;从0-20cm宜茶林地与各采样茶园土层横向比较看,速效磷含量是S53>S36>S47>S25>S11>S0;20-40cm土层速效磷比较,有机质含量S53>S25>S47>S11>S36>S0,40-60cm 土层比较, 速效磷含量S53>S25>S47>S11>S36>S0,60-80cm土层比较,速效磷含量S53>S25>S47>S11>S36>S0。
实验测得休屯盆地茶园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情况见表4。
表4 休屯盆地茶园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休屯盆地茶园土壤pH值茶园(0-20cm)耕作层土样pH值变化表现为S47>S0>S53>S36>S11>S25,pH值差值为0.08-0.24,1-25龄递减,36-47龄pH值有一定的回升,47-53龄又下降;20-40cm土层pH值变化为S36>S47>S25>S53>S11>S0,pH值差值为0.04-0.1;40-60cm土层pH值变化为S25>S36>S11>S53>S11>S0,pH值差值为0.06-0.54;40-80cm土层pH值变化为S25>S36>S11>S53>S47,pH值差值为0.13-0.58,变幅与其它各层相差比较大。
栽培管理措施,环境条件变化以及污染物的影响,会造成不良的茶园土壤,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贫化、酸性过强或不足、土层质地过于黏重或砂化、湿害和土壤污染等,使茶树正常发育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有机质含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耕作模式、施肥状况、降水量、海拔和温度等。有机质变化与茶园生产管理模式密切相关,休屯盆地茶园一般为种子直播种植,行间距多为1.5m,部分行间距为2m,20龄以上茶树,根系可达1.5m。施肥通常通过开沟深施8-10cm,有机肥、鸡粪等轮施,化肥如尿素、复合肥在早春3月中下旬,一般施20斤/亩,夏秋季结合防虫喷施2-3次叶面肥,鲜叶全年可达1500kg用于制作绿茶。茶园修剪,轻修剪在茶树生长2-8龄,剪枝距地40-75cm,深修剪在15-20龄,剪枝距地20-40cm,重修剪在26-30龄,距地5-10cm。其后抬移修剪进行挖清更新。休屯盆地宜茶林地及采样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垂直分布特点明显,有机质量主要在0-20cm土层,20-8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依次递减,从0-20cm宜茶林地与各采样茶园土层横向比较看,采样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植茶龄的变化,与茶树根系生长相关,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不是随着植茶龄的增加而呈规律的递增或递减。
速效N、P是有机质降解得到的,休屯盆地低山茶园的土壤状况与耕作方式及施肥相关。
土壤酸碱性是土壤的一个重要属性,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是4.5-6.0,pH值低于4.0的土壤会对茶树生长产生抑制,研究表明休屯盆地茶园土壤pH值,能够满足茶树生长需要的土壤酸碱条件。
[1]方建新.黄山市桑科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9,(6):73-74.
[2]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3-92.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and PH in the Soil of Typical Tea Plantation in Xiutun Basin
Cheng Donghua,Hu Changyu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Five dot sampling is used to collect soil samples.And then,the organic matter,pH and available N and P of the sample soil are determin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ges of tea 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SOM)and pH in typical tea plantation of Xiutun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 of 36 and 53-year-old forests is higher(23.64±4.229g·kg-1)than the control group;SOM of 25-year-old forests is low(13.53±8.640g/kg-1);the contents of N.and P are related to fertilization;1 to 25-year-old forests show a descending tendency of pH;36 to 53-year-old forests reveal an increasing and then a decreasing trend of pH.
Xiutun basin;soil of tea plantation;pH;organic matter
S153
A
1672-447X(2011)05-0071-03
2011-03-11
程东华(1967-),安徽歙县人,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土壤学。
胡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