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知教授忆曾宪楷女士

2011-12-20 06:30黄鹤鸣陈育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曾国藩红楼梦

黄鹤鸣,陈育民

(曾国藩故里管理处,湖南双峰417700)

沙知教授忆曾宪楷女士

黄鹤鸣,陈育民

(曾国藩故里管理处,湖南双峰417700)

曾宪楷像

编者按:曾宪楷女士为曾国荃的玄孙女。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宪楷女士解放前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其文学与历史学知识渊博。解放前即出版和发表《七七泸沟烽火》专著及大量诗词和论文。文如其人,她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女性。为了解其建国后的有关学术活动,曾国藩故居管理所胡卫平、黄鹤鸣同志于2006年3月29日在北京访问了宪楷女士的同事沙知教授,此文以纪念这位平凡而有鲜明个性又有才华的女性。

胡:沙教授,您好!曾宪楷教授在解放前即很有才华,但我们对她解放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情况知之甚少,请您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沙教授:好的。1951年,宪楷同志就到了人民意。当时也有人想拍,但不是你想拍就可以拍的,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政治比较复杂,后来很快就是文化大革命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所以后来没有公开发表。在文革以前她的写作主要是以上这几个方面。一个是《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一个是王昭君的剧本,有一个油印本,这个油印本我没有,因为我当时也没有想到要留下,在文字上我想到的大概就是这些。在文革结束以后,学校恢复招生了,那时侯她因为身体关系,基本上不上课、只带研究生,但是她在指导年轻的教师编写《中国史学史》。

胡:是宪楷教授指导他们做?她参加了编写吗?

沙:对,她也写过几篇,但没有正式发表,因为那时她正在编写讲义,她只是指导参与。另外她平时爱好诗词,有时候也在写一点诗,这个她不公开,也不拿给人家看,而且她写的都是中国古代的诗词,在那个时代就属于比较固执的了。只在经常相互来往的朋友之间聊一聊、读一读。这些稿子在她去世以后呢,后来她的侄儿子说没有见到过她的手稿。她解放以后写了一些诗,这些诗已经不知去向了,再一个就是前几个月曾小萍她哥哥曾小和,他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她写的关于《红楼梦》手稿有几页在网上提供出卖的信息。

胡:可能已经被卖到四川去了。

沙:对,因为当时不知道那个网到哪里查,也找不到那个书店在哪,后来我查到这个书店就在北京,离小萍住的地方不太远,就在那一带。

胡:那可能作废纸卖了。

沙:对,是一个民营书店收购的一个书稿。有多少页也不知道,他说当时就是不能肯定那字是不是宪楷写的,让我给看一看,我一看,说那字肯定是宪楷写的,那个稿子也是宪楷写的,后来我就让他们去问一下,这个稿子是从谁手上拿来的。后来小兰告诉我说,经他们了解,这个稿子已经出手了,给一个四川人买走了,他们正在想办法把它买回来。这个稿子当年这几页是怎样到这书店的,这个书店的人也不肯讲。这个红楼梦的稿件到底有几页也搞不清,后来在春节前后,我碰到一个老同事,我问过他,他已不记得这个事情了,他那个时候跟宪楷也没有很深的接触。当时宪楷有文字写作的东西据我所知道的大概就只有这么一些。另外一个就是她在人民大学教书,来了就开始教学,教两门课,一门就是教中国历史,另一个就是在研究生班上史学文选,从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中选出来的,给研究生上的课程。当时在全校学生的课程中,她不是专一的,也听不到什么反映。教研究生班的时候,我们有很专一的感受,讲的效果比较好,讲的科目还是很受欢迎的。她是1930年代初期的研究生。在这几十年当中,在这个学校里她和同志们关系都比较好。

胡:她的性格呢?

沙:性格很好,她虽然没有结婚,但是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还是很能跟人相处的。在学校里我们算是忘年之交,她比我大多了,大到十好几岁,将近20岁,从她来人民大学不久以后,很快我们就认识了,一直到她去世。我们一直有不断的联系,另外当年还有一位在人民大学后来到中科院去了的、也是湖南长沙人,可能跟宪楷还有间接关系。几十年以来,特别是文革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文革以后我们还保持联系,相处很好。她弟弟也不错,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仅教学指导学生,而且在为人做人方面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是我毕生所相交到的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跟那位调到中科院的朋友现在每次见面都要谈过去的,都是回想当年在一起的时候。因为那位朋友也非常喜欢写诗,所以跟宪楷更有这一方面的谈话,他也是中科院院士。后来宪楷同志身体多病,但在跟人相处方面没有丝毫影响。这一点很不容易,同时大家有什么问题都乐意向她请教。在我们一个单位里,有好几十个同事,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向她请教。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教师,在遇到一些困难时都是向她去请教,她自己一时不能解决的,再去找参考书,弄清楚了以后再来告诉别人。她就是很乐意帮人、非常乐于助人,处处都与人为善。这方面倒是很怀念她的。

胡:文革期间她受的冲击大不大?

沙:她没有受到冲击,因为她不搞政治工作。

黄:她和你说过曾国藩吗?

沙:关于曾国藩她倒是没有谈过,因为这里边有一个因素,解放后政治方面的影响,她不愿意讲她的事情。连曾国荃的事情她都不怎么讲,她只讲一些文化界有影响的人,象曾昭抡、俞大絪,曾昭燏,就讲得更多了。自己家事就不怎么讲了,因为政治环境得回避。

胡:她自己藏书吗?

沙:她的书不多。

胡:主要是向图书馆借的吧。

沙:对,但基本用书还是有,这些书后来大部份都放在城里边租的那个屋子里,她侄子一直住着。她去世后,那个房子一直没有收拾,就是她那个侄子住在里面。她本来书不多,她自己手稿的东西,曾小凡说当时在抽屉里都没有找到,就不知道她放到哪去了。象这次从网上发现的这份手稿,不知道是从谁手里拿出来的,原来小萍想了解一下,听说被一个同事拿出去了。据我所知,当时可能有人看到进去了一个人,这个人我今年春节遇到过,我问了他,他说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其他的诗她不会给他们看的。在人民大学这个圈子里,她只给我看过,可是我没有把它抄下来,当时没想到那么远。到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以后,没想到她那么早就离开人世了。

胡:那她还有其他的照片什么的没有?

沙:照片是有,那种简易式的照片有几张,可是这些照片不在这地方。

胡:她解放以后,有没有参加过什么学术会议?

沙:全国性的学术会在文革和改革开放以前比较少,学术活动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形式才有,以前很少很少,宪楷她就没有参与,红楼梦的讨论也算是吧。改革开放以后,她的身体状况不好,不便到外面去参加活动。

附录一

曾宪楷女士《咏史》诗二首[1]223:

其一

英名留万古,盖世气无俦。

子弟八千渡,关河百二收。

虞歌辞虎帐,霸业失鸿沟。

成败寻常事,龙兴说汉刘。

其二

彭泽归来日,遁芦卧对时。

琴风虚北牖,松日度东篱。

汉魏胸中藐,羲皇物外驰。

悠然小意远,只许菊花知。

附录二

1962年曾昭燏女士于北京题侄女曾宪楷《王昭君》剧本四绝句[1]229:

其一

岂为翻新妄语生,范班纪传自分明。

从今塞上琵琶曲,不谱汉宫秋怨声。

其二

款塞呼韩绝内侵,渭桥卤簿记登临。

扶危靖远千秋业,何必私恩计浅深。

其三

南国佳人亦俊才,控弦十万笑颜开。

燕支山下胭脂马,载得阏氏入帐来。

其四

鸟啼青冢玉成尘,奕叶仍绵甥舅亲。

风雨禅陵堙祀绝,刘聪还道汉家人。

[1]赵世荣.女杰之乡:荷叶纪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大学工作,一直到最后去世前都是在人民大学。在人民大学期间担任教授,带过一些研究生,这就是文革以前她的简况。文革以后她很少出去活动,所以她留下来的文字的东西也比较少。据我所知道,在人民大学留下的文字只有几件事情能说明问题:一个就是她到了人民大学以后,曾参加过当时人民大学中国史方面的一本教材叫《中国历史纲要》一书的编辑,这本书的主编是尚钺,当时尚钺是人民大学中国史方面的领导。宪楷参加过这本书的编写,这本书在国内很多学校都用作教材。后来在50年代初期,当时在文化界批胡适。在批判胡适的时候她已经进行《红楼梦》方面的讨论,在讨论《红楼梦》的过程当中就涉及到一个《红楼梦》产生的历史背景,就是在清朝的中期。当年她读大学的时候是中文系的研究生,她是在燕大念的研究生,学的是中文兼文史,所以在《红楼梦》的讨论当中她还是很有兴趣的。她自己原来就是学中文文史的,她曾经写过一篇《红楼梦的历史背景》,这一篇文章好象收集到了一部关于红楼梦考证的文集里面,上海图书馆编过一个关于全国报刊、期刊的索引,比较完整。可以到那里查一查,看她的那篇《红楼梦历史背景》收集在哪里。后来到了大概就是文革前,当时好象在开展一个和民族问题有关的讨论,她当时写过一个文化剧《王昭君》,这是一个京剧剧本,但没能得到发表,也没有演出。因为那个时代涉及到政治就比较复杂了,所以就没能发表。但是剧作家对她的评价是很不错的,因为宪楷同志她自己也是写诗词的,她对戏曲也是很喜欢的,所以她这个剧本编出来以后行家们也比较满

2011-07-13.

黄鹤鸣(1963—),男,湖南双峰人,双峰曾国藩故里管理处,研究方向:曾国藩治家。

(责任编校:光明)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曾国藩红楼梦
跟曾国藩学修身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张圆满:《祭侄文稿》——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文化产物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噶尔丹的圣树:今日祭奠崇拜的历史背景(英文)
多病且可高寿一曾国藩的养生之道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