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会在腾冲召开*

2011-12-19 01:41于贵华崔京龙吴熙彦
地震科学进展 2011年9期
关键词:中国地震局科考委员会

于贵华 崔京龙 吴熙彦 邓 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换届改选会在腾冲召开*

于贵华 崔京龙 吴熙彦 邓 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2011年7月,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历史与文化名县——云南腾冲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第7届委员会工作总结与第8届委员会换届改选。

会议由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田勤俭主持,并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先生、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防灾基础处张黎明处长、中国地震局地质所汪一鹏研究员等嘉宾到会指导。邓起东院士首先回顾了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30多年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对新一届委员会及年轻的地震地质会员们的殷切希望;张黎明处长随后介绍了目前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地震地质相关的主要工作,并希望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能围绕地震局的主体任务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以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宣读了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锡伟研究员的致谢信后,由专业委员会秘书于贵华研究员做了第7届委员会工作汇报。

1 第7届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作总结

1.1 地震就是命令、责任重于一切、荣誉属于集体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从专业委员会主任到委员会成员响应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地震救援、地震应急科考、地震构造野外考察等相关工作中,无论是在地震科考前线,还是在数据收集处理的后方,委员会成员均任劳任怨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谱写出平凡而又动人的抗震救灾新篇章。

会员们积极要求投身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当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田勤俭、委员何宏林等人就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参加了紧张、艰苦的救灾抢险工作;随后以地质所杨主恩研究员为代表的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员均积极申请参加地震救援工作,又有数十名会员赶赴地震前线参加地震灾评工作,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奔走在余震不断的四川大地,仔细审定各受灾地区的地震损失情况,为地震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工作的安排提供了前期基础数据。由于汶川地震后余震从西南向北东方向延展,为了查明青川断裂是否会发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晓平,会员宋方敏等人在6月初受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考总指挥张培震研究员委托奔赴陕西考察青川断裂,经过他们近一个月的艰辛工作,终于查明该断裂在本次大地震中未形成最新地震破裂、否定了该断裂在震后短期内会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这一结论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

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锡伟更是带头奋战在地震应急科考、地震灾后重建科考的最前线。在被任命为地震应急副队长和地震构造野外考察队长后,徐锡伟以一个共产党员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一名地质工作者对国家地震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带领科考队冒着余震、滑坡、崩塌不断的危险,在龙门山断裂带开展了近两个月的地震科考,他们查明了本次地震两条发震断层的最新地震地表破裂位置,获得了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基本参数。

在广大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汶川地震应急科考、地震构造野外考察队以扎实的工作和翔实的资料向党和国家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完成的汶川地震区域构造图为灾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数据。

因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及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锡伟研究员获得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

在玉树地震科考、于田地震科考中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们同样不惧高原反应、条件艰苦,义无反顾地奋战在地震科考的第一线。

1.2 团结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专业委员会自主组织、与其他专业委员会合作组织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多次。

(1)2008年在泰山组织召开了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40多个单位的230余位老中青地学科研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中最长者已年过7旬,最年轻的是刚通过面试的硕士研究生。该研讨会是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230多座位的主会场座无虚席,这预示着中国的地震地质事业在老一代的推动下,在新一代的奋斗中,将步入又一个崭新的阶段。

(2)2009年主持召开了“海峡两岸汶川地震专题研讨会”。来自十几个科研院所的近40位地球科学工作者在研讨会上围绕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构造与地震特性、地表破裂与古地震、大地测量与同震地表变形、地壳速度结构与震波特性、震源物理与大地应力、遥感测量与地表变形、强地震动与断层带特性等专题开展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会议特邀报告3个、交流报告共计32个。专题研讨会为汶川地震合作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加深了海峡两岸地震科技界同仁的交流与探讨,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为提高两岸防震减灾能力做出更多的贡献。

(3)2008—2010协助学会成功举办了中国地震学会第12次、第13次学术大会和中国地震学会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每次学术大会上均主持了专题研讨分会场的工作。2011年又与地震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积极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工作组沟通,在其年会上组织特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专题,目前已收到论文40篇,提交大会目录38篇。

1.3 吸收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入会、表彰青年优秀科技论文

几年来共吸收十余名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加入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扩充了学会的队伍;表彰了5篇青年科学家的优秀科技论文,获奖论文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刘静博士的“走滑断裂上古地震记录完整性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雷建设博士的“远震地震层析成像与中天山造山带动力学过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尹金辉博士的“系列样品14C年代限定古地震事件日历年龄”;天津市地震局陈宇坤博士的“天津地区第四纪年代地层剖面研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李传友博士的“走滑断裂上断塞塘沉积特征及其古地震含义”。

1.4 推广科研工作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此外,学会还与地震地质、地学前缘、国际地震动态等编辑部沟通出版会议专集、学术专集。学会会员们在水电、核电等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参与了大量水电、核电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等工程项目,发挥了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

总之,通过全体会员近4年的努力工作,学会进一步凝聚了研究力量,锻炼、培养了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进一步展示了地震地质学枝繁叶茂的生命力,和汇聚百川的综合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今后我们应立足中国的实际情况,注意第一手观测资料的获取;充分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中国的地震地质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专业委员会的凝聚力,探索为会员服务的新举措;勇于实践,寻求发展,全面提升专业委员会的服务能力。

2 第8届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的选举

会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4名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名秘书和若干名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后,与会代表就如何进一步增强专业委员会的凝聚力;如何探索为会员服务的新举措;如何全面提升专业委员会为防震减灾、工程建设、地震预报、科普宣传等的服务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自由讨论,最后汪一鹏研究员表达了老一代地质科学家愿意为中青年地学工作者们保驾护航的美好心愿。会议在老中青三代地学科技工作者们互敬、互爱、互勉、互励的祥和气氛中圆满闭幕。

第8届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已报送中国地震学会批复。

本次会议得到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大力支持,特此表示忠心的感谢!

N27,P315

D;

10.3969/j.issn.0235-4975.2011.09.011

2011-09-07。

猜你喜欢
中国地震局科考委员会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科考延期为哪般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基于MAX11068的大功率锂电池管理系统
基于SCI-E的中国地震局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致谢2014年审稿专家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极地科考破冰船概貌
[指导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