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杰 李玲
摘要:地质学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的名词、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既陌生又难记忆的,如同横在面前的一道门槛。如何跨过这道门槛,克服名词概念记忆难的学习障碍?本文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记忆;名词;概念
《工程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及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好它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些同学刚刚接触这门课时,往往会有陌生感,学习起来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对课程中的一些名词、概念的记忆更是感到为难。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在思想上要首先消除“抑制”点外,在学习的方法上要开动脑筋想些办法。下面提供一些记忆名词和概念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是记忆的最基本的方法。不理解的东西在头脑中犹如行云,飘飘然忽而消逝;理解的东西好像注雨,滴滴沁入心田。例如记忆“地质作用”这一概念,首先要了解整个自然界是在不停地变化着,地壳同样也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和不停地上升、老唐山市的毁灭、新岛屿的形成、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形成、黄河中泥沙的淤积等等。这些现象就是由“地质作用”造成的。所以把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等的形成和不断变化的作用,称作“地质作用”。又如记忆“岩石”的定义,首先要了解岩石不是人造的,是由地质作用天然产出的;它不是均质体,是由矿物组成的,但不是什么样的矿物都能任意组合在一起,矿物组合成岩石是要有一定规律的。把这两方面理解了、吃透了,岩石的定义也就记住了。
二、观察记忆
地质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很强,所以观察记忆对学好地质学尤为重要。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实践过的事情、亲眼见到的东西,往往记忆较深。很多人感到用眼看比只是用耳听的学习效果要好,如果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观察记忆对学好矿物、岩石这两部分内容尤其重要。如果只是在课本上读读那么多的矿物、岩石的特点是不行的,一则是记不住,二则是拿到一块矿物或岩石,不对照一下特征仍是不认识。学习矿物、岩石时必须对照标本认真反复观察,把课本上的文字与标本对照起来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有条件,还可以到野外进行实习,经过实地观察,记忆就更深刻了。例如方解石的菱面体解理,只在书本上看看很难理解和记忆,如果用锤子将一块方解石敲碎,马上一目了然。菱面体理解的形象就在头脑中深深刻下了痕迹。因此,矿物、岩石的鉴定不通过实践,不进行反复观察,是掌握不住的。
掌握观察记忆的方法,还需不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较好的观察力是观察记忆的基础和倍增器。观察力弱,既使是碰到眼皮子底下也还是不认识,也就很难增强记忆;反之,观察力强,就能明察秋毫,会发现更多现象,看出更多问题,感知到的信息多、第一手材料获取的丰富,记忆自然会增强。
三、对比记忆
对于容易混淆,又有相似之处的内容,用对比记忆的方法很有效。两者相对映衬,互相比较,记住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就自然记住了。例如,人们往往把黄铁矿与黄铜矿搞混,为了把二者区分开,就从晶形、颜色、条痕、硬度几方面将二者对比一下。晶形完好、常见立方体晶体、浅黄铜色、条痕为带微绿的黑色、硬度大于小刀者为黄铁矿;相反,完整晶形少见,颜色为常具铜锈的铜黄色、条痕为绿黑色、硬度小于小刀者为黄铜矿。
又如,人们往往把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两个概念相混淆。为搞清这两个概念可从两个方面对比一下:一、它们指的对象不同。结构指的是组成岩石的矿物表现出的特征;而构造指的是矿物集合体之间的各种特征。二、它们反映的内容不同。结构反映的主要是矿物的结晶情况,如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粒之间的相对大小、晶粒形态等;而构造反映的主要是矿物集合体相互组合在一起的关系特征,研究的内容相对结构较为宏观。
四、联想记忆
《工程地质》教材中的内容,前后各章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一环扣一环。在学习时,要善于前后聯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联想记忆。例如,在学习矿床这部分内容时,要与前面的岩石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矿床的成因、分类(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与岩石的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就是相对应的。岩浆活动时,一方面形成岩浆岩,另一方面有用矿物富集,就相应形成内生矿床;同样,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也会相应形成各种外生矿床;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时,也会形成变质矿床。
五、总结记忆
在学完每一章、节后,要及时做好总结(或小节),把本节、本章的内容系统一下,并与其前面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整体性更强。这样可以深化认识,加深记忆。即所谓的“总结记忆”。
岩石这部分内容学完后,应把三大岩类系统总结一下,总结的内容应包括:各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间的关系,各自的特点(产状、成分、结构、构造等),区分它们的方法,各自的分类方式,主要常见的代表岩石等。总结做的愈彻底,在头脑中记忆的就愈牢固;总结做的愈及时,学过的知识就愈不易忘。如果学完一部分内容也不回头看看,甚至有些问题还堆在那里,问题越积越多,像这样概念还没搞通,更谈不上记忆了。总结,除了能帮助记忆外,还可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六、重复记忆
在学习中,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但地质学课程中有些知识的掌握,只有通过死记、硬记才能完成。如地质年代,这对初学者完全是陌生的东西,但要求必须记住。记住它无别的方法,只有从老到新把“地质年代表”硬背下来,采用学英语单词的方法,多次重复背诵,功夫下到,就会记住。
“重复记忆”的方法中也还是有窍门的。如可以把背诵与运用结合起来。在记忆“地质年代表”中的符号时,就不要写汉字,直接写符号,多用几次就记住了。又如,可以编些顺口溜,背诵时顺口押韵,就容易背会。矿物中的“莫氏硬度计”是要求死记的。在记它时,每三个编为一组,并只背每种矿物的第一个字,这样就好记了: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又如,记热液矿床中高温、中温、低温各自的主要矿床类型时,可把它们从高温到中温、低温编为三组,依次为:钨、锡、钼;铜、铅、锌;锑、汞、砷。还可以通过打比喻帮助重复记忆。例如,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这对初学者也是很新鲜的。如果我们把地球形象地比喻成一个煮熟的鸡蛋,地壳就好比是蛋壳,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蛋黄,这样就非常容易记住地球的内部结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