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晓玲,冯学冠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海南 海口 570102)
·经验交流·
医学检验专业输血科实习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符晓玲,冯学冠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海南 海口 570102)
目的 了解检验专业实习生对输血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针对性地学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75名检验专业在输血科实习两周的学生在实习前和实习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所掌握输血基础知识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情况。结果 实习前学生对输血法律知识认知程度不一、成分输血知识的掌握欠缺、输血风险的意识模糊、输血作用了解不全面、输血基础知识较薄弱;实习后学生对所考核的五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输血法律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21.5%上升到实习后的95.3%;成分输血知识完全掌握率由实习前的13.0%上升到实习后的96.0%;输血风险认知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10.7%上升到实习后的92.7%;输血作用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8.0%上升到实习后的87.3%;输血基础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33.3%上升到实习后的100.0%。结论 实习前通过检验专业实习生的输血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带教过程中重点讲解,效果较满意。
医学检验专业;输血科;实习生;输血知识
临床输血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内容涉及面很广。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输血领域起步较晚。直到目前在我国仅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设医学输血专业,远远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而从事输血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临床输血知识不够全面,以致在临床医疗中许多输血方面隐患时有发生。为此,我们通过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实习学生对临床输血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方面知识掌握情况,为实习教学提供依据,也为今后医疗工作打下扎实的临床输血基础,从而可进一步减少医疗责任或技术事故的发生,以适应飞速发展的输血事业的需要,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1 调查对象 2007-2009年在我科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75人,其中海南医学院73人、河北煤矿医学院1人、重庆医科大学1人;本科52人,专科23人;男42人,女33人。
1.2 调查内容 参阅《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相关内容和临床输血基础知识,包括输血法律知识、成分输血知识、输血风险的认知、输血作用和输血基础知识等5个部分的内容。
1.3 调查方法 用无记名问卷形式调查,以选择题和问答题形式答题。入科第一天和实习最后一天各调查一次,问卷内容相同,第一次调查后未告知第二次还要调查。全部答对者为“完全掌握”,全部答错者为“未掌握”,部分答对者为“部分掌握”。要求独立填写,填写时不查阅资料,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共发出试卷75份,收回有效问卷7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实习前学生对输血法律知识认知程度不一、成分输血知识的掌握欠缺、输血风险的意识模糊、输血作用了解不全面、输血基础知识较薄弱;实习后学生对所考核的五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输血法律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21.5%上升到实习后的95.3%;成分输血知识完全掌握率由实习前的13.0%上升到实习后的96.0%;输血风险认知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10.7%上升到实习后的92.7%;输血作用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8.0%上升到实习后的87.3%;输血基础知识完全掌握率从实习前的33.3%上升到实习后的100.0%,见表1。
3.1 实习生对输血法律知识认知程度不一 输血科是在法律法规指导下工作的,所以要求输血科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调查的75名实习生中仅3人知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竟无一人完全知晓,表明检验专业教学中缺乏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在血型检测的要求和Rh阴性血型输血方面学生掌握较好,有73.3%的学生知道对供血者和受血者均要进行ABO血型的正反定型和Rh血型的检测;100%的学生了解Rh阴性的受血者只能接受Rh阴性的红细胞。但77.3%的学生对成分血交叉配血的理解较模糊;82.7%的学生对血液入库前核对的内容了解的不全面;特别是对发血前查对的项目、哪些血不得发出和输血的报批手续认识情况完全掌握者几乎没有,提示应该加强实习学生学习与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增强学生们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切实了解医院在输血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从而避免和减少输血方面的失误和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3]。
表1 75名检验专业实习生实习前和实习后对输血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人(%)]
3.2 实习生对成分输血知识的掌握欠缺 调查显示,实习生对该方面的知识掌握不佳,对于成分输血方面的知识仅有13.0%的学生完全掌握;26.8%的学生完全不知晓;60.2%的学生一知半解。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输血医学的发展,临床输血已由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已成为输血现代化的标志,其成分输血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医疗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4]。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只有较全面地掌握成分输血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有效保护血液资源。
3.3 实习生对输血风险的意识模糊 调查结果显示,仅14.7%的学生完全掌握输血的风险,73.3%的学生对输血的风险意识模糊,还有12.0%的学生对输血的风险一无所知。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输血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完全知道的占6.7%,完全不了解的占38.7%,知道输血有不良反应,但具体又不知有哪些不良反应的占54.7%);二是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虽然输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应用,但由于部分科学技术方法的限制,要保证临床输注血液的绝对安全是难以做到的,输血治疗的风险依然存在,实习学生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才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对受血者和家属进行输血风险的宣传,说明可不输血的尽量不输血,以达到减少输“人情血”的目的,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3.4 实习生对输血作用了解不全面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证。但被调查的实习生中50.7%不完全掌握。特别是对急性失血的输血更是一个空白,78.7%的学生认为急性失血休克病人第一时间应大量输全血,21.3%的同学认为应输全血和血浆,没有学生知道应输晶体溶液。这是由于学生不熟悉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失血性休克时不但血容量锐减,由于组织间液分别向血管内和细胞内转移,组织间液容量也显著减少,如果得不到“额外”的晶体盐溶液补充,将会造成严重后果[5],如此时立即输血,血红蛋白虽有所提高,但细胞外液显著减少,患者死亡率增高;若先给患者输晶体液扩充血容量后再输血(主要是红细胞),不仅细胞外液量可得到恢复,而且红细胞能得到适当的稀释,患者的存活率可明显提高。所以早期有效的扩容治疗是改善失血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关键。
3.5 实习生对输血基础知识较薄弱 输血基础知识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必需掌握的内容,调查显示只有33.3%的学生完全掌握正反血型的意义和作用、凝聚胺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及检测的原理和意义。但仍有52.4%的学生只掌握一部分,14.2%的学生完全未掌握;对整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仍不尽人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带教过程中重点讲解,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S].1999.
[3]文爱清,陈方祥.输血科临床实习教学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55-56.
[4]毛庆民,毛 鑫.我院5年临床成分用血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2):299.
[5] Saxe JM.Principles of resuscitation[M].//Geller ER(ed):Shock and resuscitation.New York:McGraw-Hill Inc,1993:157-167.
R446.1
A
1003—6350(2011)18—098—03
符晓玲(1970—),女,海南省海口市人,主管检验师。
201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