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的社区护理干预

2011-12-09 08:04:07陈春芳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黄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330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0期
关键词:自理偏瘫肢体

陈春芳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黄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23302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它与肿瘤、心血管病并称人类三大杀手,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大大下降,但脑卒中幸存者中约有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在我国的国情下,因为经济的原因,大多数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直至康复,多数人带着残疾回家,致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有的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这部分患者及家属非常希望医务人员能给予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相应的康复和护理知识。有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及其亲属在基础、康复、心理护理方面存在较大需求[1],所以,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出院后康复、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至今于本院住院的临床治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20例,所有病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诊断标准。出院时有8例偏瘫不能行走,需要依靠轮椅;6例依靠拐杖缓慢行走;还有6例瘫痪。其中脑出血3例,17例脑梗死;合并有糖尿病者8例,高血压者12例。冠心病者6例。2例带有鼻饲管,1例带有导尿管。3例有失语构音障碍。

2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2.1 建立健康档案 为脑卒中出院后的患者建立电子档案,登记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姓名、性别、详细住址、住院期间的简要病情、出院日期、出院后残障情况、有无携带导管、生活能否自理等。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计划。

2.2 电话回访 出院后及时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护理存在的问题、康复锻炼的进展情况、需要哪方面的知识介绍等,回答患者的问题。确定哪些患者需要家庭访视进行健康指导,导管护理等,哪些需要电话回访即可解决问题。

2.3 家庭访视 将患者比较集中的问题,制定科普宣传册,准备相关材料,器材。根据患者居住的小区位置合理安排访视路线,尽量集中,节约时间、人力。据刘红香[1]等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服务项目需求中“告知偏瘫后潜在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为最高。所以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知识指导是非常必要的,这方面的资料要备足。

2.3.1 健康指导。关于疾病的知识讲解,疾病再发的危险因素、疾病的预后、后遗症、并发症,康复锻炼的作用,可能恢复的程度。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脑卒中再发作。要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多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防止便秘。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2.3.2 心理指导。患者大多突然起病,并留有残疾,原有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生活不能自理,还要依赖他人,患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改变,自己感觉拖累家庭,心情比较悲观,脑卒中后抑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如家庭、社会及患者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导致患者脑卒中后生理及心理功能平衡失调,从而产生抑郁[2]。家庭访视时应向患者介绍恢复成功的例子,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锻炼,可以改善目前的状况,甚至可以恢复自理生活状况,达到重归社会的目标。

2.3.3 用药指导。本组患者多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研究显示复发性脑卒中与初发性的危险因素相同,国内外均有资料显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原有疾病仍然是脑卒中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3]。所以说服患者遵从医嘱按时正确的服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种类数目比较繁多,应将药物分类放置,并做好标记,如饭前口服的瓶盖上做红色标记等,将药物放置在患者健康肢体一侧,方便患者拿取服用。

2.3.4 康复训练。本组患者多数有失语、吞咽困难、偏瘫等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本组病例中还有3例有语言障碍,对于重新恢复语言功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告知患者及家属,语言训练要从简单的单词开始,从患者感兴趣的、日常需要的单词教起,用小镜子慢慢练口型,培养患者的兴趣,树立患者的信心;3例带有导管回家患者,笔者在制定计划时就有更换导管示范、鼻饲的示范及注意事项讲解、导尿管的护理、预防尿路感染,嘱患者不要怕尿多不敢喝水,喝水多、尿多才能预防尿路感染;对于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长期卧床要防止褥疮,嘱患者家属经常帮其翻身,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建议购买气垫床,可以更好的预防褥疮;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要早期化、长期化已成为大家共识。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时间在1周内,而无脑水肿征象者第1天就应该开始,脑出血发病2周,急性期过后且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功能锻炼[4]。锻炼宜循序渐进,每天1h左右,尽量不让患者感到劳累,保证每个关节都活动到。逐渐加大锻炼量,可有效防止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发生。

3 讨论

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发病率约为200例/1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为130万人[5],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及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多数回家继续治疗康复,家庭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主要战场。所以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强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治疗中能准确无误的回答患者的问题,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信心。协助患者肢体功能锻炼,避免肢体萎缩、功能退化。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尽快让患者回归家庭乃至社会。

[1] 刘红香,崔静.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服务项目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29-41.

[2] 林长缨,杨标,等.早期减重站立训练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抑郁及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5):459.

[3] 梁蝴蝶,李晓静,李静,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5):88-90.

[4] 王瑞莉,岳喜进,曲晓红.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677-678.

[5] 南登昆.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2-204.

猜你喜欢
自理偏瘫肢体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自立当从“自理”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