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楠 解放军第252医院麻醉科,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及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术室是手术及抢救患者的特殊场所,是患者及家属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其技术性、服务性、复杂性都很强,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责任风险越来越多,面对潜在的法律问题,如何应用有效手段保护自身的权益,实现安全医疗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根据手术室特点,护理工作中采取防范措施也成为保证医疗安全很重要的环节。只有重视这一环节中的潜在法律问题,才能防范纠纷或诉讼。现将手术室工作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护理管理者应有意识地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其认真学法、守法、用法,积极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患者双方合法权益。医院结合典型案例来学习,深层剖析,使护士不断进步,增强工作责任心,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患者和自我保护,提高遵照法律程序处理护患矛盾的能力。
在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在护理人员职业继续教育中,将法制教育列入专业的必修课程,举办案例分析,使护理人员进一步树立依法、依规程操作的观念。严把新护士岗前培训及带教工作关,经常对护士进行责任感和慎独精神的教育,把责任感和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自觉履行其职责,并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术的培训,以高质量、高水平服务于患者,确保护患利益。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能部门,是集手术、检查,治疗或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在患者意识清醒时,医护人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注意分寸,不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护士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技巧,在面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疑问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其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知识,解除其疑虑,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避免伤害责任的转移。对于手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提醒医生及时告知患者家属取得同意后继续手术。注重自己的服务意识。在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手术室的工作应急性强,工作量大而繁重,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手术室各项操作规程,强化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保证物品数目的准确。术前、术中、术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敷料、器械 缝针等,要认真检查体腔及伤口,确保体腔无异物存留,麻醉诱导时遵麻醉师制定计划给药,以降低术前麻醉给药差错的发生;执行口头医嘱,须听清楚后重述一遍,确认后方可执行;术中使用带入药品时,须查看医嘱确认后执行,严防给药差错。
由于手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室引进了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例如:(1)现代电刀设计功能较多,在使用时要先认识其型号、规格、使用方法等,严格遵循使用规范,避免患者接触金属,及负极板粘贴在肌肉丰厚处,如臀部、大腿处,要求以最短回路为佳,功率大小以最小做功为佳,术中避免敷料潮湿,以减少因电刀烧伤造成的纠纷。(2)电动止血带使用时,肢体上使用保护垫,严格袖带的位置,设定的压力及时间。
医疗护理记录是支持医院、医生与护士最关键的证据,是手术患者术中护理的真实反映,是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及自我保护的依据。所以在填写记录时既要真实、客观、实事求是,又要保持病历的完整性,版面要整洁,术语要规范,数字要统一,绝不能更改或涂改。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医生确认无误后各签全名,随病案归档,使其真正成为医院举证的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患者从入手术室→麻醉→手术开始→手术结束→回病房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存在护理纠纷的隐患。在传统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医疗护理法律的逐步规范,术中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强化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管理层要重视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使每位护理人员熟知国家法律条文。只有通过不断识别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法律问题,明白护理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并将相关法律知识应用到工作,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集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得到最安全、最全面的优质服务,才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以帮助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