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文
(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 内科,四川 资阳641300)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心律失常常见表现之一,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所有心房颤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心房颤动一样,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1],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心房颤动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以血管完全栓塞最为严重,可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本组研究通过对我院488例心房颤动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究诱发房颤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治疗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以防止或延缓房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2008年4月1日—2010年4月31日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住院患者488例,男性311例,女性177例,年龄36~93岁,平均年龄67.4岁,对反复多次住院的同一患者均按1人次计算。
所有患者经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证实,按Levy等[2]的分类诊断标准,阵发性心房颤动7天内患者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一般<48h。
引起房颤的因素复杂多样,本研究采用房颤相关因素联合分析,单项统计(%)为计算标准,设立如下观察指标:①人口资料:性别、年龄、体重;②个人行为特征:吸烟、饮酒嗜好,精神、神经敏感性;③既往病史:心血管病史(冠心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病、心内膜病、预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他病史(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肺心病、糖尿病、肾衰竭、低钾血症、贫血);④院前行为:工作劳累、外出旅游、情绪激动、饮食不当、烦躁失眠;⑤入院时临床特征:呼吸、脉搏、心率、血压。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房颤患者性别、年龄等分布:488例房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57;年龄≥60岁的患者378例,占总人数的77.5%;体重≥75kg的患者308例,占总人数的63.1%;其中男性患者中以有烟酒嗜好的患者为主,女性患者多伴有神经、精神过敏现象。
(2)基础疾病分布:在心血管病史中以高血压和冠心病最为多见,分别占总观察人数的67.3%和59.9%;其他病史中以慢性肺心病伴心房颤动的病例多见,占24.7%;而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心房颤动的有4例,低钾血症伴心房颤动的有11例;无基础心脏病及相关性全身疾病的房颤即特发性房颤84例。
(3)院前诱发因素:有工作、旅游等劳累的患者114例,占总观察人数的29.5%;有情绪激动的患者79例,占总观察人数的16.2%;有饮食不当的患者102例,占总观察人数的20.9%;有烦躁失眠的患者298例,占总观察人数的61.1%。
(4)入院时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是房颤表现形式的一种,可以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严重并发症,促发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事件发生,甚至致残、致死[3]。近年来有关房颤的国内外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有超过200万的房颤患者,而中国的房颤患者已达到800万人以上[4]。而引起房颤的因素繁多,且相互之间共同联系,给房颤的治疗带来了困难,所以了解引起房颤的相关因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将为临床的治疗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防止或延缓房颤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世纪80年代Framingham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65岁人群房颤的发生率为4%左右,到75岁时房颤发生率增至15%,高龄已成为房颤发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5],本研究中,发生房颤的患者77.5%年龄>60岁,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有研究报道,男性发生房颤的危险性是女性的1.5倍,且呈现逐年增加趋势[6]。本研究中男性房颤患者高于女性,二者比例为1∶0.57,且男性患者中以有烟酒嗜好的为多见。但这可能与我们样本量较小有关,其房颤患者性别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引发房颤的基础疾病中,既往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等非瓣膜性疾病引发房颤的比例逐步增加[7]。本研究显示,高血压和冠心病引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例分别为67.3%和59.9%,以高血压疾病诱发的占首位,这与ALFA研究心房颤动相关因素的结果一致[2],另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对中国部分地区1999—2001年房颤住院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单项统计也显示,最常见的情况为老年58.1%,高血压40.3%,冠心病34.8%[8]。其他如先天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肺心病、糖尿病、低钾血症、贫血等也不同比例地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相关的因素很多,有些危险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控制危险因素仍然是降低房颤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尤其是对常见诱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更为重要。
[1]谢英,胡旭东.老年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特点和面后[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8):516.
[2]LEVY S,MAAREK M,COMNEL P,et al.Charaeterization of different subset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general practice in France:the mkstudy[J].Circulation,1999,99:3028.
[3]STEWAT S,HART CL,HOIE DJ,et aI.A population-based studyof the Long-term risks associated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20year follow-up of the Renfrew/Paisley study[J].Am J Med,2002,113(5):359.
[4]FURBERG CD,PSATY BM,MANOLIO TA,et al.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elderly subjects(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Am J Cardiol,1994,74:236.
[5]KANNEL WB,ABBOTT RD,SAVAGE DD,et al.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the FrarningharrI study[J].N Engl J Med.1982.306:1018,74:236-241.
[6]FRIBERY J,SCHARLING H,GADSBOLL N,et al.Sexspecific increase in the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Copenhagen City Heart Study)[J].Am J Cardiol,2003,92:1419.
[7]WILLIAM WF,JOSEPH LB,ANDREAS L,et al.Prevalence,age,distilbution,and gender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Arch InternMed,1995,155:469.
[8]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