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牦牛犊白肌病的防治

2011-12-09 10:23龙木措陈晓霞
养殖与饲料 2011年7期
关键词:肌纤维骨骼肌犊牛

龙木措 陈晓霞 才 仁 孙 静

青海省海晏县兽医站,青海海晏 812200

白肌病是各种幼龄动物常发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多见于犊牛、羊羔和仔猪,本病的特征是骨骼肌和心肌发生变性和凝固性坏死,肉色苍白,严重的心力衰竭、运动障碍以及消化紊乱。笔者针对海晏县牦牛犊白肌病的发病情况,对牦牛犊白肌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措施。

1 发病情况

截止2010年底海晏县存栏牛54 180头,其中牦牛51 942头,占牛总数的95.87%。笔者共调查了海晏县2 640头牦牛犊,发生白肌病的253头,发病率为9.58%;死亡60头,发病死亡率为2.37%。其中,冬春季节发病179头,占发病总数的70.75%;夏季未发现病例;秋季发病74头,占发病总数的29.25%。由此可见,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且冬季发病较多。

2 发病原因

白肌病的发生,主要是缺乏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所致。据报道,日粮中的硒含量只要达到0.15%,就能满足机体对硒的需求,而天然饲料中硒含量仅有0.05%。由于海晏县处于冬季漫长、夏季短的高寒牧区,95%以上牦牛为天然放牧,当牦牛犊采食冬季贮藏的干草、块根类和淀粉类食物过多时,会使其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摄入不足,在放牧和运输时遇到气候急剧变化(如低温,风雪天气)时,易诱发牦牛犊白肌病。

3 临床症状

牛犊被毛粗乱,精神萎靡或兴奋性增强,逐渐消瘦,贫血,食欲间歇性错乱、喜舔舐异物(泥土、墙壁等);消化不良,长期排灰黄色粘稠稀便;尿液呈红色,生产性能差,生长慢,精神抑郁;结膜潮红,心率不齐且伴有杂音,呼吸急促,一般情况下体温正常;并发肺炎时,呈腹式呼吸,听诊肺有啰音,体温升高到40.5~41.0℃;当剧烈运动后、放牛途中或吃奶过程中会突然表现不安、哀叫、兴奋,数分钟后死亡。

4 病理变化

骨骼肌的病变常发生于臀部、股部、胸部和背部等负重较大的部位。肌肉肿胀,色泽变淡(呈黄白色、灰白色或白色),缺乏弹性,容易撕裂;发生病变的骨骼肌呈白色条纹状或斑块状,严重者整块肌肉呈弥漫性黄白色,切面干燥,外观似鱼肉样,常呈对称性损害;个别病例变性坏死的肌肉剖面呈线条状,俗称“线肉”;当心肌受到严重损害时,可见肺水肿及胸腔积液。

镜检发现病变肌纤维肿胀、断裂、溶解,为典型透明变性或蜡样坏死,有时坏死的肌纤维可发生钙化,部分肌纤维中细胞核消失,肌纤维之间缺乏血管,结缔组织明显增生并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

5 诊 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发现各种酶的活性增强,血液硒化,且多数病例血清维生素E下降才能确诊。

6 治 疗

以补硒为主,辅以维生素E能收到满意效果,常用0.1%亚硒酸钠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犊牛8~10 mL/头,视情况隔3~5 d再注射1次;同时口服维生素E丸/次,犊牛10丸,2次/d;也可肌注维生素E注射剂,犊牛0.5~1.0 g/次,1次/d,连用3~4 d;另外,目前有亚硒酸钠-维生素E复合注射液,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7 预 防

1)冬春季节,注射 0.1%亚硒酸钠,10~20 mL/头;冬季,对妊娠母畜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15 mL/头,20 d/次,共注射 3次;同时补充维生素E或富含维生素E的饲料,要注意调整日粮的整体营养水平。

2)确保每千克饲料中硒含量为0.1~0.2 mg,如在瘤胃内投放硒丸;对饲料进行分析后,对硒含量不足或缺乏的饲料要添加至每千克饲料含硒量为0.1~0.2 mg为止;将硒盐混入肥料中施入或在牧草收割前溶于水中喷洒;将10~20 mg亚硒酸钠植入牛肩后疏松组织中;定期将硒盐溶于水中,人工饮水。

猜你喜欢
肌纤维骨骼肌犊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鸢尾素(Irisin):运动诱导骨骼肌自噬的新靶点
猪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特性及影响猪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在骨骼肌损伤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运动与骨骼肌的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