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化”缀的演变及其结构来源

2011-12-08 03:09朱庆祥
关键词:中古词缀音节

朱庆祥,方 梅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2.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 北京 100732)

现代汉语“化”缀的演变及其结构来源

朱庆祥1,方 梅2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102;2.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关于词缀“化”的来源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来源于外语,是翻译外语而来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来源于汉语,是汉语自身虚化的结果。

吕叔湘、朱德熙认为“化”是从翻译来的,“化”字翻译英语的动词词尾-ize,一般地说,“化”是动词的记号,但是带“化”的词有时候转变为名词。王力指出:“五四运动以后,新兴的动词词尾有‘化’字。这个词尾大致等于英语的-ize,多数使名词转化为动词,也有少数是使形容词转化的。”[1]313丁声树等说:“‘性’和‘化’都是近几十年来由于翻译外国语新产生的词尾。”[2]任学良认为“化”是吸收外语而形成的词尾,英语的-ize(-ise)和“化”相当。

王力认为,用“化”对译英语的“-ize”不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而是由日本译文传到中国的[1]313。费维宝指出,在日语中,后缀被称为接尾语,而且动词后缀“化”确实就是用汉字“化”。

近十多年来,一些学者对“化”缀来源于外语的观点发表了不同看法,认为汉语本来就有一个动词“化”,词缀“化”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如张云秋认为,词缀“化”是实词“化”虚化的结果。陈晓明指出词缀“化”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它由具体的“变化、融化、消除、消化”等意义的“化”,虚化为表示某词——转变成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化”[3]。

我们认为,如果说“化”缀是翻译外语而来的,需要回答外来的“化”和本土的“化”是不是同一个“化”,二者有无联系。而认为“化”缀来源于汉语实词虚化的观点看到了古今联系,但是对词缀“化”是怎样一个虚化的过程,论证则似显不够。

本文将通过共时和历时语料分析,辨析“化”缀词的来源,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一、“化”缀结构的语义

张云秋根据“化”缀词“X化”功能弱化的等级序列分为四级:

X化1:美化、丑化、绿化、强化、深化、简化、优化等;

X化2:恶化、欧化、同化、退化、风化、合理化、公开化等;

X化3:年轻化、男性化、专业化、标准化、理想化;

X化4:整体化、名物化、知识化、全球化、类型化。

其中“X化1”动词性最强,具有及物动词特征,而“X化4”动词性最弱,具有一些名词性特征。从“X化1”到“X化4”是一个连续统,动词性从强到弱的虚化顺序是:X化1>X化2>X化3>X化4。

从上述“X化”的虚化等级可以看到,在“X化1”中“化”的“变化”意义比较明显,整个结构具有明显的“使成”意义,动作性强;但是在“X化4”中,“化”的“变化”意义就比较弱,表现为“属性”,整个结构本身的动态“使成”意义较弱,修饰性、指称性加强。正是这种语义功能的不同,导致了一系列语法特征的不同,如下文分析。

我们认为,在“X化”结构中,“X”是“目标”(target),整个结构框架隐含着一个受支配成分,“X化”结构用来表达这个受支配成分向着“X”这个目标发展。从目标实现过程来说,分两种情况:

(一)开始是未实现的[-实现],需要使之向“X”这个目标发展。

这就和使役范畴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使役范畴有三种方式表达:词汇式,词汇意义就含有使役义素,如“kill”;形态标记式,在动词上面加表示使役的形态标记,如“die + cause”;分析式,如“cause to die”。汉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1.词汇式:“X化”动作性强,致使对象直接加在“X化”后面,形成“动+宾”式。以“X化1”为代表,例如:美化校园、深化改革、净化空气、丑化对手、简化手续。

2.分析式:“X化”动作性弱,表达致使对象需要借助使役词“使”,以“X化3”、“X化4”为代表,例如“使干部年轻化、使布局整体化”。

处于中间的“X化2”有的可以采用词汇式,如“想办法同化他们”;有的需要采用分析式,如“使之公开化、合理化”。

(二)当目标“X”[+实现]了,所有“X化”结构都可以进入格式“已经(被)‘X化’了”。分两种情况:

1.动态性强的“X化1”都可以进入格式“已经被‘X化’了”,也可以进入格式“已经‘X化’了”。

2.动态性弱的“X化3”、“X化4”可以进入格式“已经‘X化’了”,但是不适宜进入“已经被‘X化’了”。

处于中间的“X化2”有的可以采用格式“已经被‘X化’了”,如“已经被同化了”;但是大部分采用“已经‘X化’了”,例如“已经同化了、已经恶化了、已经名物化了”。

根据上面的分析,“X化”的语义框架表示某个受支配成分朝着目标“X”方向发展变化。当“X”未实现,需要使它向“X”这个目标发展时,使成意义突出,最突出的表现在词汇式上。当“X”实现了,句子结构中的使成意义并不明显。

二、目标结构“X化”与“化”的虚化

“化”来源于“匕”,“匕”是会意字,本意是变化。《说文解字·匕部》:“匕,变也,从倒人。”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匕部》:“匕,变也。今作化。”可见,“化”来源于“匕”,最早只有字形“匕”,没有字形“化”,“匕”的本义是变化,可以独立作为谓语。

但是从“匕”发展为“化”,其语义域发生了变化。最初,当“匕”与“化”并行时,表义上是有分工的,“匕”可以指一切事物的变化,而“化”仅仅作为人的变化、教化。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可以看出这种分工,许慎说“匕”的意思是“变也”,而说“化”的意思是“教行也”。所谓“教化”,张自烈《正字通》说:“以道业诲人曰教,躬行于上风动于下曰化。”

上古时期已经出现了“化”替代“匕”的迹象。后来,凡用“匕”的地方都用了“化”,不单指人的变化,而且可以指其他一切事物的变化。“化”的语义域扩大了。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变匕当作匕,凡教化当作化,许氏之字指也。今匕字尽作化,化行而匕废矣。”可见,“化”动词的最初特征是:单音节动词,可独立作谓语,本义是“教化、变化”。

(一)上古

在上古时期的作品中,“化”单独成词是主流;大约到了秦汉时期,“化”渐渐与别的语素组合,但仅仅是个别现象。上古时期的“化”都是实词,“化”的基本义项是“变化、教化”,在具体语境下也可引申解读作“感化、消除、习俗风气、死”等,具体参看《汉语大词典》。在我们调查的上古文献中,《诗经》、《论语》没有出现“化”字,其他几部代表性作品分布情况如下:

表1:上古时期“化”类词的分布频率

在上古时期,表示“变化”意义的“化”后面是可以跟目标“X”的,但是不能直接构成“化X”结构,基本上使用“化而为X”或者“化为X”结构。我们对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CCL)上古语料进行调查,没有例外。例如: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2)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淮南子·卷一原道训》)

(3)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鹰化为鸠。(《吕氏春秋·仲春季第二》)

(4)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史记·高祖本纪》)

表示“教化、感化”等意义的“化”后面可以直接跟宾语,如例(5)和(6);但是这个“X”不是动作的目标,而是动作的受事支配对象;而且这时候的“X”可以置于动词“化”前,例如(7)、(8):

(5)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孝经·三才章第七》)

(6)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礼记·学记》)

(7)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商君书·壹言第八》)

(8)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楚辞·九辩》)

(二)中古(唐五代)

中古时期,双音节词多了起来。对中古时期代表性作品《世说新语》、《抱朴子》和《祖堂集》中“化”类词的音节分布考察如下:

表2:中古时期“化”类词的分布频率

①243124119①《祖堂集》中“化”属于人名、地名里面的,归入单音节频率里面去。其他作品统计处理方式类同。

双音节词的大量出现是“X化”结构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到了中古时期,“化”后面跟着的目标“X”不仅可以用“化而为X”或者“化为X”结构,而且可以直接跟在“化”后,构成“化X”结构,数量比较多。例如:

(9)上界帝释知委,化一老人。(《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舜子变》)

(10)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搜神后记·卷一》)

(11)一马化龙,乃元帝兴王之应。(《全唐文·卷九百三十》)

上古时期一些“化而为X”或者“化为X”结构到了中古时候就可以写成“化X”结构,请对比:

(12)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礼记·王制》

(12’)故《王制》云“鸠化鹰,然后罻罗设”。(《周礼注疏·卷二十七》)

(13)大暑之日,腐草化为萤。(《逸周书·时训解第五十二》)

(13’)腐草化萤。(《魏书·卷一百七》)

中古时期,“X”作为目标是可以前置的,如使用“所”字结构,见(14)、(15);也可以承前省略,如(16)、(17):

(14)鸡,朱氏之所化,故呼鸡作朱朱声。(《兼明书·卷五》)

(15)汝所得野茧,即《江淹文集》中壁鱼所化也。(颜师古《大业拾遗记》)

(16)元和初,洪崖冶有役者,将化为虎,群众呼,以水沃之,乃不得化。(李肇《唐国史补》)

(17)夫龙善化雨,而时在乎天,天使雨,龙得化,不使雨,龙不得化。(《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二》)

最重要的是,中古时期出现了“X化”双音节结构,且“X”是“化”的目标,例如:

(18)县东北又有武阳龙尾山,并仙者羽化之处。《水经注·洣水》

(19)后其弟子李广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诳惑百姓。(《后汉书·马援传》)

(20)禹将仙化,封之名山石函之中。(《抱朴子内篇·辩问卷第十二》)

(21)白骨土化鬼入泉,生人莫负平生年。《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八》

上古时期,“变化”意义的“化”与目标“X”之间还不能直接组合,但是到了中古时期,“化”与目标“X”就可以构成毗邻的(immediate)“VO”关系。不仅如此,目标“X”还可以前置,甚至直接出现了双音节“OV”结构。请对比:

“VO”型:化蝶、化仙、化萤、化鹰

“OV”型:神化、仙化、土化、羽化

“名+动”结构在语义上“名”是动作变化所指向的目标。“名+化”就是使某物成为该名词所指的事物,只不过这个结构不体现致使行为的发出者。这种顺序的差异,正是体现了“左向分支结构是词的典型结构,而右向分支结构是短语的典型结构”。OV逆序构词法是一种与句法相对立的复合构词法,这种OV逆序构词法上古即已出现[4]。也就是说目标结构“X化”这种逆序结构的构词法形成是大环境所致,而不是孤立的现象。

至此,可以说目标结构“X化”构词法在中古时期已经成形,目标结构“X化”肯定是汉语自身语法化的结果。但是只能说中古时期目标结构“X化”形成,而不能说“化”缀形成,因为这个时期的“X化”中的“X”主要是类名,和宗教文化密切相关,而“化”仍然是较为实在的“变化”意义,没有弱化。所以这个时期的“X化”结构只能说是复合词构词法,而不是词缀构词的派生法。

(三)近代

结合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CCL)中宋元语料进分析发现,除了双音节“化”类词语类型和频率有所增加以外,这一时期用法和中古时期基本差不多。但是到了明末和清代中期,目标“X化”结构出现了以下用法:

(22)狄希陈听得是素姐来叫,即刻去了三魂,软化了,动弹不得。(《醒世姻缘传·六十回》)

(23)再见了那老婆越发瘫化了似的,还待动弹么?(《醒世姻缘传·四十回》)

(24)从这日以后,唐氏渐渐的也就合晁大舍熟化了,进来出去,只管行走,也不似常时掩掩藏藏的。(《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

(25)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红楼梦·五回》)

(26)那大爷才坐下,瞅着那么怪腼腆的,被我怄了他一阵,这会子熟化了。(《儿女英雄传·十五回》)

《醒世姻缘传》的作者“西周生”是明清之际的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康乾时期人,最晚的《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生活在清嘉庆、同治年间。在中古时期,“X化”结构中的“X”主要是特定的类名词,而到了清代中前期“X化”结构中的“X”已经泛化到可以表示性质状态的形容词了,请对比:

中古的“N化”型:神化、仙化、土化、羽化

近代“Adj化”型:软化、熟化、瘫化、虚化

在“Adj+化”结构中,“化”语义虚化、动词“变化”意义特征不明显。这种“Adj+化”结构已经非常接近现代汉语的“化”缀结构了,“化”缀及其结构基本确定。

到了这个时候,“X化”结构没有充分地泛化和流行。“X化”结构并不如现代汉语的“化”缀结构语法化程度高,在所调查的近代汉语语料库中(CCL),现代汉语中的“化”缀结构的下述用法尚未发现:

1.“X”是抽象名词。

2.“Adj+化”可以带宾语或进入致使意义凸显的结构。

3.三音节结构,“X”是双音节的。

这三种用法被用来鉴定“化”缀及其结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第三条最弱,尽管当前大家注意到三音节构词法以派生为主,但是汉语存在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多音节发展的趋势,只能开始是向双音节发展,然后再向三音节或者更多音节发展。并非只有到了三音节才能构成词缀,只能说进入三音节,词缀及其结构发展得更充分。汉语有些词缀结构主要是双音节的,如“老”、“阿”、“子”、“头”等。

第二条次弱,正如前文第一节所述,“X”存在[+实现] [-实现] 两种情况:当“X”具有[+实现]特征时,整个结构不需要体现“致使意义”;当“X”存在[-实现]特征,而且需要实现的时候,整个结构才采用致使结构,致使意义凸显。

第一条最重要,当“X”泛化和流行后,可以泛化到“抽象名词”时,如“文明化、人性化、社会化”等,“化”就具有了提示X的“属性”特征的功能,整个结构就可以完全定位为派生结构。

“抽象名词+化”这种用法在辛亥革命之前就出现了,如:

(27)将之以渐,守之以恒,浸而渍之,易荒僻为文明化。(《东方杂志》1904年第1期)

(28)呜呼环视东西各国其人才之盛莫不蓬蓬勃勃,日趋于进化之机而内顾中国人才消乏已呈一自然退化之现象。(《东方杂志》1904年第11期)

(29)多数征服者吸收少数被征服者而使之同化。(《民报》1905年第1号)

(30)安东者,号称吾国土地,而完全日化者也。(黄远庸《忏悔录》)

这些用例是清末大量出现的,时间比王力先生所说的“五四运动以后”要早。

三、 “起源”与“流行”

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应分辨用法的“起源”与“流行”。前者有内在的动因,而后者则需要社会契机。

语言现象的“起源”和“流行”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语法化的研究同样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任何语法演变都导源于个体的语法创新,但一个特定的语法创新并非必然地导致语法演变。个体的语法创新只有通过跨语境的扩展和跨言语社团的扩散或传播,进而最终规约化后才能实现语言的语法演变。

“化”来源于“匕”,到了中古时期,“OV”结构“X化”这种目标结构形成,到了清代中前期,“X”由类名泛化到形容词,派生结构已具雏形,这些都是汉语自身演变的结果。但是“X化”的流行确实受到了大量翻译外文的影响,正是对译外语的“-en、-ze(-ise)、-fy、-ization”的使用, “X化”才得以推广流行开来。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开始较多地被知识界关注,查1904年(创刊年)的《东方杂志》和1905年(创刊年)的《民报》,发现使用最高频的三个“X化”词语是“进化、退化、同化”。这不由得使大家感受到那个时候中华帝国的衰落、东西方文明的强烈冲突的时代氛围。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X化”结构较为充分地泛化和流行,使“化”缀真正虚化形成,“X化”结构可以确凿无疑地重新分析成派生结构。

语言现象的流行往往存在语言外因素的影响,一个能产性的结构究竟哪些先产生哪些后产生,或者哪些高频使用哪些使用频率不高,往往都和特定时代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四、小结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到两种争议的观点实际上是不同学者看到了“X化”的不同方面,有的看到了“X化”的起源,有的看到了“X化”流行的原因。化缀词“X化”来源于汉语本身,“X化”存在自身的虚化动因。但是汉语本身虚化出来的“X化”使用范围相对较窄。西方语言的影响是一种诱发因素,这个外因使得“X化”流行开来,“化”进一步虚化。当化缀词“X化”得以流行后,大家才普遍注意到这种语言现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者较晚才观察到这种现象的原因。

从目标结构“X化”的语法化过程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复合词结构>派生结构,特定类名词>形容词>抽象名词,[+实现]>[-实现]。

上面三个过程实际是说:开始的目标结构“X化”实际是复合词结构,后来才是派生结构。最早先出现的“X”是特定类名词,如“仙、神”等,然后泛化到形容词,最后才泛化到抽象名词。“X化”结构开始主要使用在目标[+实现]或将要[+实现]语境中,使成意义不突出,后来才大量用在目标[-实现]语境中,可以突出使成意义。

[1]王力.汉语史稿(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24.

[3]陈晓明.浅析词缀“化”及化缀词[J].江汉大学学报,2005(4).

[4]肖娅曼.OV式与汉语的一种指称性语法手段[J].汉语学习,2007(5).

猜你喜欢
中古词缀音节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拼拼 读读 写写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释西夏语词缀wji2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
西南官话中古泥来母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类词缀与词缀的共性特点分析
论中古时期中国佛教徒的焚身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