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瑛,陈 兵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眼科,江苏 常州 213003)
春季结膜炎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眼病,是由于眼部组织对过敏原产生超敏反应所引起的炎症,主要表现为眼睛奇痒、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充血、水肿、有黏液性分泌物等。祖国医学称为“时复目痒”。笔者自2008年 7月~2010年10月对本院眼科门诊春季结膜炎患者17例(34眼)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春季结膜炎患者 17例(34眼),年龄4~45岁,男9例(18眼),女 8例(16眼)。所有病例均符合下列条件:(1)停止应用其他抗过敏药物至少3 d;(2)治疗期间禁用眼部和全身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类药;(3)不伴有其他角结膜炎和其他眼病史。
1.2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①双眼奇痒,碜涩流泪,伴白色丝状分泌物;②季节性发病;③分型:a.睑结膜型:上睑结膜乳头增生,状如铺路石样。b.角膜缘型:球结膜充血增厚,角膜缘出现灰黄色结节。c.混合型:上述两种同时存在。
1.3 排除标准 使用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其他抗组胺剂、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皮质类固醇眼药水、鼻腔喷雾剂或全身药物的患者;有其他活动性眼部疾病及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
每年夏季以白芥子、甘遂、细辛等中药为主要成分,研磨成粉,以姜汁调和,制成适当大小药饼敷于肺、脾、肾三腧 6个穴位,敷2 h后取下,5天1次,5次为1个疗程。
3.1 疗效标准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睑结膜肥大乳头及角膜缘堤样隆起消失;有效:眼痒等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例(2眼),有效11例(22眼),无效5例(10眼),总有效率为 70.6%。
春季结膜炎多在春季发作,夏季加重,秋冬缓解,来年春天又再次发病。病在睑、球结膜,内应肺脾。内因脾胃运化失调,湿热蕴结;外受风热侵袭,致肺失节治。风、热、湿三邪壅滞于内不能泄,阻遏脉络,上发于目而致。其免疫发病机制是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与体液免疫(IgG、IgE)和细胞免疫都有关。西医治疗以局部点眼药水为主,包括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药等,但效果不明显且停药易复发;糖皮质激素疗效明显但副作用大。
穴位贴敷相当于现代药剂学之经皮给药系统,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药物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并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1]。药物贴敷于特殊经穴,能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2]。此外穴位贴敷还可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药物的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灶,遗留下痕迹反射,长期的抑制作用改变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状态[3]。采用的穴位贴敷治疗药物主要成分包括白芥子、甘遂、细辛等,药中多用辛温走窜之药,其中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细辛祛风散寒开窍,所含挥发油能抗炎、抑制免疫和变态反应[4],王龙妹等[5]研究细辛能明显抑制刀豆A(ConA)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而IL-2受体是T细胞被激活的标志之一,说明细辛能够影响丝裂原刺激的T细胞活性,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甘遂性味苦寒,能破癥积,药理研究表明它还具有抑制IgE引导的肥大细胞活化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6]。
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刺激肺、脾、肾三腧,取人体上、中、下三焦、先后天之本以固本培元,通过药物、经络、腧穴及环境的综合作用调节肺、脾、肾功能,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春季结膜炎,已取得良好效果。并且经观察,对一些伴有过敏性鼻炎、气管炎的患者亦有一定疗效。中药贴敷简单易行,临床较易被患者接受,疗效肯定,其在免疫性眼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1]刘未艾.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通报,2004,3(4):59~62.
[2]刘强,周莉玲,李锐.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思路[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2):116~118.
[3]刘广霞.穴位贴敷疗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26.
[4]陈小刚.常用中草药临床新用[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08~309.
[5]王龙妹,傅惠娣,周志兰.枸杞子、白术、细辛、苍耳子对白细胞介素一2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0,9(3):171.
[6]Satoshi N,Susumu K,Chisei R.3-O-13-O-decanoylingenol from Eu-phorbia kansui suppresses IgE-Mediated Mast Cell Actiration[J].VoBiol Pharm Bull,2006,29(2):28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