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华
(延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
文 华
(延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延吉133002)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探索和经验检验两个路径。沿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时间线索和经验实证的变化对这两个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析,从中可以发现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轨迹。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相互关系;比较研究;发展方向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且又是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很少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加以区分,认为经济增长了,就是经济发展了;高速增长了,就是经济快速发展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问题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根本区别,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是指经济总量诸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人均生产的增加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在这种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增长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变化。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不仅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且伴随着结构变化,认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没有区别。
20世纪60年代后,第二种观点受到了若干国家现实的挑战,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正情况仍十分严重。因此,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前者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仅涉及物质增长,而且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演变,既着眼于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还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同时又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进化过程。以上两种观点丰富了理论界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认识,并为解决发展中国家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是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一般性的解释。发展经济学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问题。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工业化起飞的初始阶段,甚至有可能出现悖于经济发展宗旨的现象。比如说,为了工业的高速增长而对农业实行高积累政策,使农业发展延滞,农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产业结构失衡。所以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那样会导致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失调、经济大起大落和社会不公及社会剧烈动荡。所以说,增长虽然重要,因为它表示一定时期经济总量和财富的增长水平,世界各国都把它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经济增长程度,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和重大损失。
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是指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演进过程,即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总数和净增率、国内发展指数、城市化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居民居住条件、每千人口医生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校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重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收入差距警戒线、收入阶层结构标准、贫困发生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分享经济理论(魏茨曼等人)、创新理论(诺思等人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等人的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自然回归理论、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虽然经济发展思想最早产生于古代,但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最初研究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是第一位目的明确地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人。马克思说“资本”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他是第一位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经济发展”一词的人。[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年代里,经济发展实际上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同义语。最早广泛研究经济发展过程和问题的论著是阿瑟·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书中将“经济发展”定义为“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并用人均收入的增长来衡量。
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曾在书中写道:“经济发展作为一种主要政策目标的共同要求在不发达国家出现,把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定义,认同经济发展是政府的一项任务——所有这些成为历史中全新的重要事情。”[2]
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理论时期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种。
1.资本形成是最重要的因素
罗格纳·纳克斯表达了一个普遍的可接受观点:“在经济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就是资本形成。”他补充说,资本不是事情的全部,仅有资本是不够的,但它是“进步的一个必要条件”。[3]1955年刘易斯有一段著名的论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从5%的储蓄者变为12%储蓄者的过程,以及伴随着这种转变而来的在态度、制度和技术方面的一切变化。”[4]这句话强调经济增长不仅伴随着储蓄的增长,而且伴随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制度和技术等的变化。
2.力图纠正重点,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以舒尔茨和贝克尔为代表的学者们发展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含义,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舒尔茨说道:“我开始认识到,确定为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要素不是不变的,但在一定时期可以改进,而且作为资本和劳动力来衡量时,这些改进被忽略了。在美国许多人对自己进行大量投资,作为人的因素,这些人的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一种渗透的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关键投资就是教育。”[5]
3.重新将贸易作为增长的引擎
倡导通过自由贸易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来推动经济增长。发展似乎包括富裕社会的每个方面,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发展做出不同的解释。帕金斯等人指出,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是大多数人能否参与发展的过程。他们不仅参与利益的生产,还参与利益的享受,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迈克尔·托达罗则对发展的含义提出了三个核心价值 观:生存 (sustenance)、自 尊 (self-esteem)、自由(freedom)。他解释道:(1)生存:提供基本需求的能力;(2)自尊:要把人当做一个“人”来看待;(3)自由:能进行选择。具有这些表现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6]
经济史表明,发展必须以增长为前提。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其他形式来达到这个目标是理想的办法,也是减轻贫困和更一般地促使物质进步的手段。根据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库兹涅茨在他的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研究中,将资源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确定为这一转变的基本特征。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表明,工业化和收入水平增长有着很高的相关关系,同时,由于资源禀赋和政府政策的不同,发展也会形成重大差异。”[7]
进入21世纪以后,学者们尤为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问题,研究如何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这些研究围绕历史经验和实证研究展开。另外一些研究集中在自然与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出现了一些如绿色经济发展或低碳经济发展理论等。总的来说,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同时更多地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技术、人力资源、经济、政治、教育、法律及社会文化制度、市场开放度、收入分配、意识形态、政府干预政策及经济开发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也将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或总生产能力)作为考查对象。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的数量及配备比例、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的时间、人均GDP的数量。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外延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再生产理论和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学者论述)、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佩雷、纳克斯等人)、增长的涓滴理论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巨大成就就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庞大生产力。经济增长依靠现代技术、现代制度、现代意识和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公民更充实的生活和更大的个人自由程度,城市文明提供的知识进步和艺术熏陶,等等,这一切除了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以外,还可看做他们本身价值在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对经济增长的关心起始于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应该是Ramsy。Ramsy和Fischer引入经济学的最优化条件探讨经济增长。之后Harrod和Domar试图将经济增长要素纳入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他们研究的生产函数可以解释当时资本主义体制所固有的不稳定性。之后,最典型的增长理论是索罗模型。在索罗模型中,增长来自于资本积累。所谓的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按照索罗模型的推理,从长期来看,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会逐渐趋同于技术进步的速度。索罗模型还指出,增长率会随着资本密集度而变化。当一国的资本密集度上升的时候,增长率会逐渐放慢,而当其资本密集度下降的时候,一国的增长率会逐渐上升。但现实当中,穷国和富国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扩大。针对现实和理论之间的矛盾,很多学者试图增加其他的限制条件,以便使索罗模型的解释力提高。比如,索罗模型(技术进步外生经济模型)中没有考虑到各国的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存在差异将导致各国有不同的长期的资本劳动比率。
经济学家为了找出经济增长的来源,做了很多经验研究。这类文献被称为对经济增长的核算。索罗自己在这方面做出了先驱性的研究,他的结论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解释经济增长的80%。荣誉不应该归于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才带来了经济增长,而技术进步带来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所以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终极根源。乔根森和伊普对多国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接近50%的日本产出增长以及超过40%的德国和意大利的产出增长可归因于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增长,尽管这一估计低于索罗发现的80%,但是基本的结论仍然证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带来了经济增长。如果说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终极根源,那么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应该是技术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改变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方向,从此经济学家关心的不再是资本积累,而是技术进步和创新。新经济理论说明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能解释的许多事实。但是就像传统经济模型不能预见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一样,新经济增长理论也不能预见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关于经济增长结构学派的研究重新复苏,这些研究包括一系列重要的内容,如创新案例研究、技术的性质和演变的历史研究、工业化和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进步在结构变化中的作用、经济变化的进化论等。钱纳里等人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进一步阐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的性质。结构学派的主要观点还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即工业政策和技术政策。他们认为只要发展和推广主要的新技术,促进技术进步,就可以加速推进从新技术中受益的工业的增长过程。同时,基础设施发展和人力资源积聚是比较优势产生和增加的一个战略性度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1986)和卢卡斯(1988)为开端的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新一轮研究的动机在于弄清楚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什么。[8]作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创始人——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他们的第一代模型讲述了知识的积累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被动产生的。他们尝试将R&D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卢卡斯关注的是人力资本积累中的外部性。以罗默的第二代模型(技术进步内生经济模型)为起点,经济学家才开始从正面直接研究知识的积累。创新能够为创新者提供利润,只要利润超过了研发的成本,企业就会做出对创新的投资。但是,创新也会产生溢出效应,后一代的创新者会从前一代创新者的努力中受惠。只要创新带来的溢出足够大,经济增长就可以自我维持。许多国家的现代经济增长历程都具有共同特点,即物资资本的积累与人均收入的增长相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盛行,它所关注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问题。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之所以会引起重视不在于它复杂的模型,而在于它解释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为什么没有像古典增长理论所推论的那样收敛,却出现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经济现象。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以发达国家的教育、研发(R&D)等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而研发(R&D)等又多发生在发达国家来解释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可以比不重视这方面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快而使收入差距扩大。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宏观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综合反映。所以经济增长不仅依赖于消费、投资、出口等因素,还依赖于企业的R&D活动、企业家创新精神、人口素质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理论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关注理论的经验意义以及理论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最近的研究主要围绕报酬递增、R&D活动、人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扩散、制度因素等内容的经验和实证研究展开。
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一般来讲,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有经济发展。因此,要促进经济发展,就不能单纯地追求产出的增长,而应在改进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社会福利、文教卫生、公众参与等经济环境方面的同时,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偏重于数量概念;经济发展的内涵相对较宽,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明确的可度量标准,它被定义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百分比。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它只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那么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如教育水平、健康卫生标准等,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等的进步也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
从概念上来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还应该加以区分。经济增长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一国、一地区、一区域、一省、一市)和一定时间范围(一月、一季度、一年、三年、五年)内,从事生产和服务的人们的劳动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国 内 生 产 总 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和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即NI)来衡量,或用他们的人均数值来衡量。因此,经济增长(growth)和发展(development)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增长指的是物质上、数量上产出的增加;发展是指一个社会在制度、管理、生活品质、财富分配等品质上的进步。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可以有经济增长,但不一定有发展;一个社会也可能有发展,却不一定有经济或物质上的增长。物质经济的增长会达到一定极限,但发展却可能没有极限。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都追求个人所得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但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经济发展着眼长期而不是短期。在短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农业则更是如此。农业可能因风调雨顺、天公作美等条件而求得一年内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因为突发的自然灾害而造成负经济增长。因此,短期生产的上升或下降不能作为测定发展的标准。经济增长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测定,但它忽视了国民生产总值所表明的价值是以什么方式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的,也不能说明就业状况、职业保障、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升迁机会以及保健、教育等情况。假如某个国家,虽然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所得增加,但生产成果绝大部分归少数人享用,其结果造成两极分化而不能愈合,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基尼系数增长,收入愈加不平等,这样的增长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经济增长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经济增长属于战术目标,经济发展属于战略目标。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标”,而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治本。若把发展的各种解释中的共同因素抽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就是其共同的目标。经济增长是考虑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使人民物质上有所改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的惟一有效的办法。“正是因为经济增长既有收益又有损失,我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对经济增长持有又恨又爱的矛盾态度。”对我们来说,“经济增长的有利之处并不在于财富增进了幸福,而在于增加了人类选择的范围。支持经济增长的理由就是增长使人更能控制自己的环境,从而增加了自己的自由”。[9]
有一些观点是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加区分。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定义、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描述不仅包括了总量方面的特征,也包括了经济结构、国际关系和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在现代社会经济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出现了日益融合的趋势。西蒙·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它的居民提供种类日益增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定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10]这里讲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间的调整”就是社会结构的改变,已含有经济发展的意思在里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进入了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分配状况、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等领域。可见,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并不局限于经济增长。
经济学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本社会,主要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第二阶段是人本社会,主要强调重视满足人的需要和公众福利的增加;第三阶段是社会整体综合发展,包括政治的人权和自由、经济上的生活质量提升、文化上的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等全面演进过程。经济增长方式以第一阶段以物为本的单一线性的生产要素研究为视角,主要研究成果有新古典经济学和丹尼森等人的要素学派(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效率两大类)、模型学派(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和斯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等)、新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阿罗的边干边学理论,罗默的技术进步内生化理论,卢卡斯的宇泽—卢卡斯增长模型)、钱纳里等人的结构学派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科多元化(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资源环境学等)和对经济学立体性的研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西方国家学者所研究的经济发展方式理论主要有:庇古、坦普尔、贝弗里奇等人的福利国家论,克拉克、刘易斯和托达罗、库兹涅茨、拉弗等人的经济结构演进论,波尔丁等人的循环经济论,托夫勒、罗斯托的发展阶段论等。
经济增长方式以生产要素利用的数量和效率为依据,经济发展方式以发展模式或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为依据。美国经济学家E.R.W.坎佩尔将发展方式称为“Model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发展战略模式)或“Approach to Growth”(处理增长问题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高速增长可能带来有增长无发展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析,是无效益或零效益情况下的经济增长(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大跃进);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增长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是人民不能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经济增长;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是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甚至恶化的经济增长。针对有增长无发展的问题,需要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解决。
新经济理论强调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而我们可以认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同技术的变化一样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经济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靠大量投资进行的总量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日益受到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产业升级缓慢,产业结构调整有限;以高投入、低效益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增长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日益难以为继。粗放型经济增长虽然增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但人均占有量的增长已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因此,只能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降低消耗,增加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要逐步实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化水平,逐渐实现工业化。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有着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对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粗略的回顾。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各有它的轨迹并形成了几个重要社会变量之间的逻辑体系。主要的研究方法一个是经验研究,另一个是实证研究。在过去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新的经济现象出现,经济发展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演变。在发展过程当中两个理论所强调的原因同时存在,而不相互矛盾。这些理论互相竞争、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使各种经济理论不断地深入并完善。
经济发展是随着产出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业比重、分配状况、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卫生、公众参与等内在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出的增加,还包括不发达经济摆脱贫穷、落后进入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及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变革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从落后状态逐步过渡到先进状态,涉及到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社会问题。经济发展是一个整体,没有相应的社会环境条件,没有社会观念和制度的变革,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有资本积累(投资)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技术变革。[11]这是使经济以较高速度持续增长的根本,决定了经济增长要素的研究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注重各种增长因素量的投入到注重综合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注重经济增长的结果的研究到注重经济增长的过程和阶段的研究;从注重物质资本到注重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用经济模型来研究决定增长的要素,就是用一种函数关系把影响增长的几个根本因素结合起来,以表示经济增长的条件和制约关系。
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在一定量的增长的前提下,才有质量的提高。但是,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一些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经济发展,但也有一些经济增长是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下的增长,给环境带来破坏,影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应该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道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如今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从辩证方法考察的话,首先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如今,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现代经济发展理论需要解决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按内生性增长理论,一个发展中国家除非在人力资本投资上比发达国家投入更大比例的资金,否则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赶上或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它们在缩小差距的过程中R&D、教育和其他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仍不及发达国家,因此,可以用人力资本投资来说明为何发达国家能够继续增长,但这个理论却无法说明为何有些发展中国家赶上了发达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却扩大了。对于这个问题林毅夫教授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比内生性增长理论更有说服力。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决定于其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则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所以,要提高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必须先提高要素禀赋结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的提高指的是人均资本量的提高。资本来自于经济剩余的积累,按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和技术结构,可以使一国的经济最有竞争力,能创造最多的剩余。除了剩余的大小,资本的积累还决定于积累率的高低,积累率的高低则决定于资本积累回报率的高低,后者则视技术创新的速度而定。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只能来自自己的R&D,技术投入大而成功的概率低,发展中国家如果按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其技术创新和技术跨越绝大多数可以来自国外现成技术的引进,成本远低于自己由R&D来获得,所以技术创新可以远快于发达国家,资本的回报率、积累率也可以远高于发达国家。[12]
世界经济正向全球化、服务化、知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因此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也会在这个趋势下更加蓬勃发展。在新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应更为平衡、迅速、和谐;经济发展应更加开放、稳健、公平。经济发展既要保持速度,又要保证质量。中国应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在已积累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基础上,逐步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向技术密集型模式转变。只有不断引进技术并自主创新,不断研发,降低能源消耗,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开发人力资源,完善各种社会制度,坚持对外开放,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收入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既有增长又有发展的和谐、富饶的理想社会。
[1][澳]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7.
[2][瑞典]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M].伦敦:达克沃思出版社,1957.8.
[3][美]罗格纳·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M].牛津:布莱克韦尔出版社,1953.1
[4][英]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伦敦:艾伦与昂温出版社,1957.283.
[5][美]西奥多·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3.8.
[6][美]迈克尔·托达罗.发展的含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5-11.
[7][美]霍利斯·B·钱纳利,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
[8][美]罗伯特·J·巴罗,夏威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6.
[9][英]W·A·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43.
[10][俄]西蒙·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57.
[11][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293-295.
[12]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
A Revie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WEN Hua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133002,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two cor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s.Methods used in the research on the two at present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s:to mak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to testify practical experienc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ories of the two issu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and change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will demonstrate clearly the track of how the above-mentioned theories develop.
economic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relations;comparative study;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
F061.2;F061.3
A
1009-3311(2011)05-0062-07
2011-07-15
文华(1978—),男,朝鲜族,吉林龙井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校:张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