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应用·共享
——“开放大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综述

2011-12-07 00:50邓幸涛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远程教学资源

□ 本刊记者 邓幸涛

建设·应用·共享
——“开放大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综述

□ 本刊记者 邓幸涛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与实施昭示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广播电视大学也面临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很多重要问题包括瓶颈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寻求突破,其中就包括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实现《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在建设开放大学的进程中,不断推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特别是进行相关机制的探索,显然必须有新思路和新举措。2010年12月1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协作会主办的“建设·应用·共享——开放大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于协作会第四次理事会召开期间在北京举行,这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首次举行开放大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专题论坛。

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协作会是全国电大系统教学资源建设、应用、评估、研究的协作组织,目的是发挥电大系统优势,探索和推动电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协作会于2010年12月14日至16日召开第四次理事会,进一步学习《规划纲要》,根据“办好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要求,研讨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共享,特别是推进教学资源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的思路与措施。中央电大校长杨志坚到会发表重要讲话,他围绕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问题指出,教学资源建设是办好国家开放大学的核心内容,而平台、资源和队伍是教学资源的三个方面,是国家开放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中央电大副校长、全国电大教学资源协作会理事长严冰在会议结束时作总结发言。

为期一天的开放大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论坛采取主题演讲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与会者结合各自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就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共享问题进行了交流。严冰主持了本次论坛。本刊对论坛交流内容作一简要综述,并将在今后以多种形式对相关问题继续给予关注。

建设适应学习者需求的课程教学资源

寻求远程教学资源适应性建构的有效途径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教授胡泽民提出,要突破原有视野惯性,寻求远程教学资源适应性建构的方式。他认为,“实现教学内容的更加针对性和不断适应性”,应该作为开放大学使命履行历程中下一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所谓优质教学资源,并不是指最好的,而应该是最合适的。电大作为开放大学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等,也应该在教学基本建设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远程教学资源的适应性建设是要解决在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在时空分离的状态下,满足教与学之间互为主体性关系的实现。面对广大“有教无类”的学习者,唯有“因材施教”,坚持教学内容为先、课程体系为王。远程教学资源应该是适应远程学习的“学才”。胡泽民表示,从“教材”到“学才”,是要解决远程教学资源如何做到与普通高校教学资源的同课异构问题,其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教学内容的表述结构方面做到异构。“学才”要关注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关注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的一体化建设,补偿教学中人际交流的缺失。“学才”建设可以引入资源组件思想,为教学模式或者说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支撑。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学部机电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王继学提出,模块化是开放教育工科类课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他认为,开放教育中工科类课程实验教学的远程化一直是远程教育的难题。模块化构建是课程实验资源建设的有效方法,是开放教育工科类课程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路径。模块化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认知、理解、巩固、应用、交互等环节,每个环节本身就形成了不同的模块,模块化的构建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习效果更好。实际构建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选定不同的模块,使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模块化构建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为后续的资源的丰富留出接口。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陈洁则从个别化学习的视角阐述了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策略问题。她认为,充分关注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策略。个别化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学习内容的建设取决于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习者以往的教育背景来判断学习者在学习上是具有高坚持性还是低坚持性及根据学习者在个性化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具有的相关能力,设计网上课程教学资源的学习内容和范围。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学习风格如何与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也是很重要的。陈洁认为,个别化学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完全独立式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通过自身探索和学习交互来进行建构的主动学习,是主动利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资源以及其他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应该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学习者自主学习情境和交互式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个别化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方式的深刻影响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必须研究如何适应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资源管理处处长、研究员杨孝堂结合泛在学习进行了探讨,他结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泛在学习中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基本模式及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泛在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的相关问题。他认为,泛在学习的模式分为三类,即非正式资源学习、准正式主题学习和正式的课程学习。对于远程开放教育的泛在学习,准正式主题学习和正式的课程学习是其主要的形式。非正式资源学习模式下,泛在学习资源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任何学习材料都是这一模式下可以利用的资源,每个机构所建设的资源,只要其对社会开放,就将成为非正式资源学习模式下的泛在学习资源。但是,准正式主题学习和正式的课程学习的泛在学习资源需要建设优质的预设性课程学习资源。他指出,泛在学习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的正式的课程学习资源开发、建设与共享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是:建立课程泛在学习资源体系、建设优质的预设性学习资源、进行多种媒体学习资源的一体化设计和可选择性设计、处理好不同类型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关系、遵循相关的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技术标准。

现代信息技术为远程教育的泛在学习创造了更便捷的手段和方式,为服务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实现的条件和手段,关键在于进行切实的实践探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处长、研究员范建新认为,泛在学习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随时随地”学习。反思我们距“随时随地”有多远?网上学习资源的有效性将是建设目标,学生的满意率更是远程教育追求的服务目标。实现远程泛在学习之“随时随地”学习的新途径、新方式,需要从学习者需求角度探究远程学习资源的有效性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学生究竟需要何种资源、需要怎样的支持服务。他认为,学习资源的快捷性、方便性、有效性、标准化成为学生迫切的期待。目前采用的网上师生互动方式恰是“随时”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忽略了工学矛盾所造成的服务时差性。要通过学习资源的有效性之吸引来营造更合适的网上学习环境。远程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随时”相逢,可通过网上虚拟环境创设,以“库”方式提供的网上教学资源服务模式来实现。江苏电大研发了兼辅导和答疑两大功能的课程辅导答疑库(电大爱问搜索网),为泛在学习提供了可支撑的潜在资源基础。远程学习机及内置学习资源的设计,亦将是实现泛在学习的重要支撑。

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资源建设宗旨 怎样才能切实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社长梁小庆的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是要了解学生,而不是替学生设想。他认为,现有文字、音像、网络学习资源多呈分散状态,缺乏整体感,没有发挥一体化设计的作用。丰富的资源在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自学带来了困扰,缺乏“索引”。音像是电大教学主媒体之一,但缺乏有效途径将音像教学资源推送到学生端。中央电大音像出版社启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包的研究与编制”课题,用研究的方式开发学习资源包。从调研学生学习需求入手,了解学习者特征、学习者具备的媒体设备、对媒体呈现方式的偏好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资源包的方案设计。满足学生基于教学大纲的基本学习需求,并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让学习资源包成为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央电大学习资源包建设包括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107门课程、护理学专业5门课程、园艺专业5门课程;2010秋新增基础会计、建筑材料、中国教育简史3门课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古小华则认为,要从方便学习者学习,便于学习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有价值的知识的角度来选择。网络课程是资源建设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提高网络课程在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必须要保证资源“好而有用”。中央电大所制作的网络课程的整体水平在国内属于前列,并出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通过对中央电大所制作的50余门网络课程的调查,古小华分析了中央电大网络课程制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网络课程制作“模式化”,大部分网络课程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好”而不是“如何学好”,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单一、交互性和反馈评价不够等,提出以组织培训、鼓励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观念,深刻理解网络课程的内涵等为解决对策,以期能突破网络课程建设的“瓶颈”,改进和提高中央电大网络课程的制作品质。

推动资源应用同教与学模式改革的有效结合

强化资源应用的一体化设计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工学院院长、副教授武继灵介绍了通过加强课程教学目标指导下的一体化设计,以实现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即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对开放教育“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印刷材料的体系、内容和结构形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开发了在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基于一体化设计(Unity) 的、能引领(Leading) 教学的、基于项目(Project)的工科实践类专业课程“建筑施工技术”的“ULP教学包”,使学习活动不再是一个单向的知识传输、单向的接受,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资源的、基于项目的、基于问题的、基于任务的对话和交往,突出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教学内容体系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王跃认为,文字教材要取得有效应用,同样需要重视教学设计。远程教材是学材,任务是设法帮助学习者学会他们需要的知识,而不是呈现和堆积教师认为该教授的知识。因此,远程教材的编写要从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如何让学习有效发生,要将以往的课堂教学教案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教学设计是教材的“魂”,是远程教材开发的关键;版式设计是教材的“形”,需呈现教学设计的结果。她还认为,解决远程教育文字教材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教学设计及版式设计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胡吉成结合远程学习资源中光盘配书相关问题,探析了教学资源的应用。他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中光盘配书形式是提高远程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路径。光盘内容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不同知识呈现的立体性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应了数字时代学生学习的新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自行进行二次开发,进行小型化处理,可以随时学习,满足学生的泛在学习需求。光盘配书是新形势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追求的那种“一书在手,别无所求”的教材理想会变成现实。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李纾则从数字化课程资源有效应用策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数字化课程资源有其特有的动态性和交互性,课程资源的数量、质量、完整性,教师的导向,内容与考核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等都将影响数字化课程资源的有效应用。

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海电视大学管理系副教授孙慧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课程开发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资源设计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实践探索。她的观点是,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从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从学习资源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资源建设的主体,通过情景的创设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她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资源设计模式的应用,需要采取如下措施: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学习资源的共建;创设多种形式的管理情境供学生观察和思考;设计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交互性强的网络资源等,通过体验式、交互式和协助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主任、教授梁小丽则介绍了护理专业毕业作业交互性教学资源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她介绍说,在远程教育中,护理专业交互教学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理论教学部分,尚未见在实践教学部分采取网上交互教学资源。2008年,根据护理专业毕业作业要求、制定护理计划的一般步骤以及远程交互教学的特点,研究与开发了护理专科毕业作业的交互式教学和生成教学系统,交互性教学以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交互为主,学生与学生和教师间的人际交互为辅,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毕业作业电子化。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周继平认为,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统一是终身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和资源应用环境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意味着资源建设的形式和内容针对学习者个体或不同的群体,体现差别化和单一化的特征。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应用环境既包含了个性化的优点,也模糊了单一化的缺点。对学习资源多样性的尊重和追求意味着对学习者个性、学习资源独特性的尊重。学习资源多样化在数量、应用环境上保证了学习资源个性化得以实现,学习资源个性化则从质量和功能上促进了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发展。终身教育网络学习资源通过对教育时间和教育空间上的整合使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得以统一。

增强资源开放与共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必须以开放和共享作为核心理念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高级经济师田季生以”远程教学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理念诉求、现实形态与精神重构”为题,阐述了对“开放”和“共享”的理解。他认为,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包括紧密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资源获取障碍的消除和资源的创新应用。他表示,“开放”和“共享”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两个基本特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日益注重的实践热点,世界发达国家重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的主要做法就是开发教育资源库与共享平台,这一点很值得远程开放教育结合区域实际借鉴应用。田季生认为,“开放”与“共享”是广播电视大学必须秉持的核心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资源的区域共建共享是打造广播电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电大对教学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的积极探索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可持续性发展障碍,必须创新性的从制度、资源和技术这三个发展的核心要素着手对区域共建共享进行精神重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科长、讲师孔令军结合2009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陕西省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分析陕西省远程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及公共服务现状,探讨远程教学资源开发与服务的本土选择与实现。他认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服务社会的本土化水平是影响教学资源效能和区域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欠发达地区推进远程教学资源开发与服务的本土化,共享优质资源是必由之路和最优路径。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鲁海城以青海电大为例,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大如何开展远程开放教育资源建设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使用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学资源建设力量薄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共享与整合,强化使用与管理。应该充分共享电大系统的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全国优秀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资源管理处科长、助理研究员刘其淑介绍说,她所在的研究团队围绕“共享机制下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规范”问题,以“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背景,以电大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应用视角深入探讨了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模式、课程及标准、建设规程和流程,为远程教育共享机制下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规范提出了实践经验及初步设想。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支持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冯立国则作了中央电大网上教学资源管理的实证研究。目前中央电大已建立网上资源建设的规范和流程,实现了资源设计、开发、应用的全过程管理,以及网上资源的系统管理和三级电大网上资源的有效传输,保证了开放教育学生获得丰富的网上资源,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在网上资源的质量、应用效果评价、共建共享和经济学分析等方面的管理和研究。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信息中心主任、教授周仲文认为,应当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课程建设。他介绍说,四川电大2009年省级精品课程“期货交易实务”设计的通用的Web平台是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平台,成为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捷径。通过应用该平台,使各专业教师能简单、方便、快捷的建设自己的课程网站。平台中的精品课程建设思想和教学资源,能够起到对其他专业及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模式改革的带动推广作用,为其他专业和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深入探究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心主任、教授单从凯在以“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题的发言中阐述了数字化学习给教育观念、教学结构带来的冲击,概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国内外数字化学习资源现状。他认为,国外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主要表现在:开放与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开展各种层次的实践;标准研究与应用领先、成熟,包括学术标准、应用型标准。各大型数据库基于学术标准建立各自的应用标准;构建跨组织广域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国家级、跨国家级共享平台,推进资源大范围共享。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在学习资源及学习平台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出台了国家资源建设标准,正在推进国家级资源库的建设。而关于影响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与共享的瓶颈,单从凯指出,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落后是导致难以共享的关键,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是资源难以开放的瓶颈,封闭的教育体制导致资源开放与共享缺少动力,市场机制的缺乏导致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难以形成规模。

广东汕头广播电视大学文法系讲师张志强结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2007年重点课题“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节点库资源的共享机制与技术实现”资助子课题“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性障碍研究”,提出借鉴国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成功制度性经验。他的观点是,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要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质的规定,比传统教育资源需要更多的经济参与和技术支持。因此,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质量与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力量的变迁。我国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在资金投入、人力开发、机会均等、效率保证等维度的制度保障方面存在滞后不前的现象,与国外的差距明显。全球远程教育正从边缘走向中心,不同国家、教育机构在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建设方面有不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策略。国外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对我国远程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资源管理科助理研究员游思聪则以“资源合作机制的构建与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的生成”为题,对共建共享文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她认为,资源建设上的合作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知识形态的远程教育文化产品(即教学资源),而且合作机制的形成与运行本身就是远程教育主体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体现。资源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应着眼于:拓展合作范围,形成纵横交织的立体合作构架,结为不受空间局限的特殊的组织文化构态;优化合作群体,使各类建设主体在合作建设的体验中实现优势互补、价值共生以及个体文化人格的提升;创新合作方式,完善合作机制,增强合作效应,扩大合作文化的影响力。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综述整理过程中得到中央电大教学资源管理处的大力协助,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 华 人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远程教学资源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远程诈骗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