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妈祖民俗体育特征变迁分析以妈祖庙会为例

2011-12-07 23:41:40刘青健王清生林立新吴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妈祖庙会民俗

刘青健,王清生,林立新,吴冰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遗。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以习俗和庙会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妈祖信仰的规模非常庞大,目前全世界的妈祖宫庙共有5千多座 ,妈祖信徒有2亿多人之多,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宫,信奉妈祖成为了90%海外华人的共同信仰。台湾2300万人口中有1700万妈祖信徒,占台湾总人口的2/3以上。目前有关妈祖文化的研究较多且深入,而作为妈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妈祖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文章以妈祖庙会为例,对妈祖民俗体育进行研究,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妈祖文化。

1 妈祖民俗体育概念界定

概念的界定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对妈祖民俗体育的研究同样如此。对妈祖民俗体育的界定可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对民俗体育概念的探讨非常多,张鲁雅认为民俗体育是民俗活动中的体育。余万予认为民俗体育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涂传飞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以上人们对民俗体育概念的研究都是立足于传统和习俗,这点是研究民俗体育的基础,但妈祖民俗体育所包含的内容和现象与其他的民俗体育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妈祖民俗体育主要是在祭祀妈祖过程中所发生的体育现象,它与节日、传统、习俗相融合,有很强的包容性,妈祖信仰被传播到哪里,它就与当地民俗传统相结合,且创造和传承一套特有的祭典仪式,具有独特性。因此,对妈祖民俗体育的界定,文章在参照其他专家对民俗体育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认为妈祖民俗体育是民众把日常生活中的习俗和传统或民众创造和传承的特定仪式融入到祭祀妈祖过程中的体育活动。它具有传统性、集体性、融入性、独特性等特征。

2 不同时期妈祖民俗体育特征

对文化模式的历时代演进序列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在日常生活世界范式理论下,与三种文明模式相对应的是原始日常生活、传统日常生活和现代日常生活。作为一种人类学事实的民俗体育从其产生发展来看,原本就属于人类社会演进历经的一部分,不同时期的日常生活中民俗体育的结构与特征呈现不同特征。[2]

2.1 妈祖民俗体育萌芽时期特征

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妈祖民俗体育的起源是伴随妈祖信仰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他的发展而发展,与妈祖所处的环境和生产劳动分不开。妈祖是被神化的人,她原“世传通贤神女,以巫术为事,能预知人祸福”,妈祖被神化之初,民间以救海难,解水旱,疗瘟疫,导航引路等传说盛行,成为莆田一地的民间传说,在小范围内传播,随着妈祖屡显神异,护国佑民,功勋着著,影响扩大,受到历代皇帝的褒封,妈祖信仰开始向大陆周边地区辐射,妈祖民间信仰从小传统向大传统拓展,成为我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民间信仰。

妈祖信仰作为莆仙民间最重要信仰之一,他的形成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低下有关。如早期人们要出海捕鱼,或捕鱼回归后,都要到妈祖庙烧香祭拜,祈求妈祖保佑平安,先民遇到好收成,也要到庙里烧香以感谢妈祖的庇护。这时妈祖民俗体育的活动多与生产劳动和生活有关,妈祖民俗体育带有自然性、生活性和神秘性特征。没有人刻意组织庙会活动,众人自发地参与,庙会的规模也较小,在妈祖民俗体育的萌芽阶段,原始社会日常生活特征较明显。

2.2 妈祖民俗体育发展时期特征

农业文明社会阶段的妈祖民俗体育随着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的扩大,妈祖信仰在莆仙地区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深,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妈祖庆典,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俗体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与民俗,节日等活动相结合,且形成以祭祀妈祖为主要内容的庙会等活动。一是与节日相结合,节日是相对于日常而言,是指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或由人们特别规定,具有特定风格的内容,以年为周期周而复始的专门时日[2]。如妈祖的诞生日,妈祖的升天日,湄州祖庙均举行大型的祭祀妈祖的庙会活动。他的内容有演百戏,祭典仪式,开幡挂灯,巡游等。二是与当时民俗相结合。作为农耕民族的农耕文化牢固地建立在天文气象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二十四节气”学说,伴随这种节气学说的出现还有各种节日[3],如妈祖闹元宵活动。莆田有一种与各地不同的庆元宵活动叫做“妈祖元宵”,时间延续十几天二十几天不等,除了各宫庙与各户摆上贡品祭祀妈祖,以及举行妈祖出宫,回宫仪式之外,最主要的是组织“摆粽桥”活动,摆粽桥又称“妈祖舞”,是以其独特的规范动作和按规范图谱程序进行的舞蹈表演形式,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这时体育的娱乐功能开始展现,尤其是节日,都有很充实的娱乐活动内容,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展现节日的气氛,在娱神同时达到娱人的作用。如元宵闹妈祖活动中各地的出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舞龙为例,“舞龙”是典型的节日娱乐项目,舞者以稳健端重的动作表现龙的雄伟神态,其文化心理是祈祷神龙保佑,年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3 妈祖民俗体育鼎盛时期特征

妈祖信仰源于宋代,经元、明、清的发展,到了清朝已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清代妈祖庙会的规模影响最大,由于朝廷重视,后来把庙会演绎成皇会,其规模庞大,引人入胜。由于历史的原因,妈祖庙会到了清代以后,由于时局动荡,民生无暇顾及,妈祖庙会也随之中断。1978年,国家改革开放,万物具兴,各种信仰传统习俗陆续得以恢复[4]。妈祖相关的民俗活动在一些地方得以重兴。到了1984年,湄州祖庙在妈祖诞辰1000周年之际,妈祖祖庙恢复了盛大的“妈祖祭拜”活动,这也标志妈祖祖庙庙会进入一个新的兴盛时期。1994年湄州祖庙在政府的指导下第一次举行了妈祖文化旅游节,把庙会活动提升到文化与旅游的范畴。到目前为止共举办了12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其间代表湄州祖庙庙会核心内容之一的祖庙祭典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妈祖信仰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第一批中国首个信仰类遗产。2010年,国家把湄州妈祖文化节升格为国家级庆典。此举标志着妈祖庙会已发展成为集旅游,文化,经济,政治为一体的大型盛会。

妈祖信仰发展为妈祖文化,作为文化重要组成的民俗体育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祭典为内容的活动不断得到充实,在祭典过程中要进行歌舞表演,等祭祀结束后在庙会广场要举行大型的广场民俗体育表演,极大的丰富了庙会的内容。这时期妈祖民俗体育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神灵的神秘性和依附性降到最低,人们借助对妈祖的祭拜调节充实自己的生活,参与主体的心理也从全身心参与转向旅游观赏相结合的转变,活动组织化程度得到高度提高。

3 妈祖民俗体育特征的变迁

3.1 迷信色彩逐渐淡化,理性化逐渐加强

远古闽越人崇拜蛇图腾,这与古代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低下有关,莆仙地处偏远的海湾,东临海,西北接高山,在当时这里还是鲜为人知的荒蛮地带。在社会生产力极度低下,人们对事物认知极度贫乏的环境里,先民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解释一些以往人们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不得不寻找神灵指点,乞求神灵的护佑。因此,早期人们要出海捕鱼,或捕鱼回归后,都要到妈祖庙会烧香祭拜,祈求妈祖保佑平安,先民遇到好收成,也要到庙里烧香以感谢妈祖的庇护。在祖庙演戏,唱歌或跳各种各样的舞蹈来取悦神灵,在取悦神灵的同时,得到了休息,愉悦了自身,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许多神秘的自然现象可以通过科学得以合理的解释,人们进入一个理性的年代,这时妈祖民俗体育主要表现为人们祭祀妈祖并不单纯是为了迷信,这时祭祀妈祖虽然还常带有迷信的成分,但迷信成分已大大减弱,妈祖信仰保佑人们健康平安,如正月妈祖闹元宵,妈祖升天祭活动,人们一方面是为了崇祀妈祖,另一方面是借助这些活动休养生息,娱乐自己。

3.2 功能日趋多元化

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有的消失,有的变异,有的新生,从较单一的文化功能转向多样性的功能[5]。妈祖信仰在其发展过程中从神坛走向民俗,从原始宗教走向娱乐以及走向其他领域。从历史看,妈祖庙会的功能较单一,主要以祭祀为主,随着妈祖信仰的传播,信仰妈祖的人群逐渐增多,妈祖庙会已发展成为祭祀,贸易,娱乐等功能。尤其是现代,在海峡两岸的互动下,妈祖庙会日趋完善,形式内容不断增加,在遵循传统庙会的基础上,增加了旅游,经济,文化的传承等功能。充当着“妈祖搭台,经济唱戏”的重要角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每年前来湄州朝拜妈祖的游客达10万人次。1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海峡两岸近10万妈祖信众在湄州祖庙隆重举行“妈祖拜祭”纪念活动,时间延续近一个星期。1994年5月,妈祖庙会已演绎发展成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2届,历届湄州妈祖文化节均吸引成千上万的台湾信众参加。借助妈祖庙会发展经济也是莆田市人民政府着力发展经济的另一举措。历届的湄州妈祖文化旅游节不仅吸引数以万计的台湾到莆田朝拜妈祖,观光旅游,同时也吸引台湾同胞到莆田创业,到目前为止,莆田全市累计投资项目421个,投资总额8亿多美元。湄州妈祖祖庙庙会在对外交流的同时,对内在充实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地方民族传统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一大批民间舞蹈如皂帝舞,摆粽桥,耍刀轿,得以传承保留,每年正月闹元宵活动,各地各社均举行大型文艺游街活动,不仅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和谐社区,加强社区成员的交流均起到重要作用。

3.3 组织化逐渐提高

从妈祖庙会的历史来看,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二是活动规模由小到大,三是程序上从无到有,日趋完善。在远古社会,庙会和崇神是一体的,都是一种不自觉的活动,汉代以后庙会向多元化转变,早期的妈祖庙会,只是在妈祖诞生日,升天日自发到妈祖庙供奉妈祖的一种活动,没有特定的组织和人员来组织,参加的人数也较少,在程序上也较简单,以祭祀妈祖为主。到了明代,妈祖庙会已演绎成皇会这时妈祖庙会规模,祭祀的典章制度和内容已形成,主祭官也由地方主要官员和钦差担任,有一定的程序。到现代,妈祖庙会已发展成为组织机构复杂,规模盛大,程序完善的大型盛典。以湄州妈祖旅游文化节为例,它是在庙会的基础之上兴起的集文化,旅游,经济为一体的盛会。1994年5月由莆田市政府创办,2007年开始由省政府主办,省文化厅、旅游局、莆田市人民政府、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办。到了2010年10月,湄州妈祖文化节已发展成为由国家旅游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文化旅游节,升格为国家级节庆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每一届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主题,大会组织严密,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组委会下设保卫,后勤,接待等诸多机构,活动的内容有开幕式,大型祭拜,广场民俗表演,大型文艺表演,闭幕式,规模不断持续扩大,每届都吸引大批妈祖信徒和游客参加。妈祖庙会的内容还包括妈祖闹元宵民俗活动,妈祖巡岛等重要内容,无论是妈祖旅游文化节还是妈祖闹元宵民俗活动组织,尽展现代大型组织形式和办事规律,按“政府带头,社会主导,市场运作”原则进行,做到“妈祖搭台,经济唱戏”。

3.4 妈祖民俗体育内容与形式的变迁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的日常生活、传统日常生活到现代日常生活的延变过程中,民俗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的经过改造,赋予了现代体育的技术和规则,向竞技化方向发展;有的经过改编,成为大众体育健身的内容;而有些项目,由于跟现代社会脱节,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妈祖民俗体育,是以妈祖信仰为媒介,以庙会、岁时节日为依托而开展的体育活动,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庙会的功能也由原来的祭祀活动向庙市—庙会—到现在的大型节庆活动(增加了经济功能)转变,民俗体育的内容已发生了变迁,有些项目逐渐消失,有些项目得以发展,有些项目面临困境,如在传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民俗体育内容:百戏(肩上顶竿、走索、角力、斗鸡、斗鸟等)已不适合现代大型文艺盛会的表演,逐渐消失,而那些具有观赏性、表演性又能衬托节日气氛的民俗体育项目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车鼓、舞龙、舞狮等项目,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而且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车鼓,本来是由男的表演,现在出现女子车鼓、少年车鼓等,发展势头很好,像这类的内容还有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另外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逐渐被挖掘出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了庙会表演的内容。

4 结语

人类文化经历了——巫术——宗教——科学的发展历程,各种巫术活动自然也会进一步演化为更稳定,影响更深刻的民俗活动。作为妈祖民俗体育表现形式之一的庙会活动,早期庙会中的体育活动方式主要目的是娱神的,悦人的目标,服从娱神的追求,当这些活动演变成为民俗活动之后,娱神的功能逐渐分化,追求身心的健康与精神享乐成为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6]。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科学文明的现代工业时代,妈祖信仰也发展成为妈祖文化,庙会活动赋予更多的功能,对于庙会活动来讲,它不仅传承妈祖文化,而且是传统莆仙戏曲、民间歌舞、民间武术、民间习俗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海峡妈祖文化旅游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涂传飞,等.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8): 24-31.

[2]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一从龙舟竞渡为例[J].体育科学, 2008 (4): 84-95.

[3]王俊奇,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94-95.

[4]周金琰.湄州妈祖庙会初探[EB/OL].http://www.nbwb.net.

[5]李志清,等.当代乡土生活中的抢花炮[J].体育科学, 2005 (12): 20-21.

[6]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 2006 (4): 89-90.

猜你喜欢
妈祖庙会民俗
冬季民俗节
环球时报(2023-02-10)2023-02-10 17:18:07
妈祖之光
中华诗词(2021年9期)2021-12-31 08:52:48
民俗中的“牛”
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妈祖祭典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0
元宵节,逛庙会
儿童绘本(2020年3期)2020-03-23 09:36:48
民俗节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丰都庙会
宝顶架香庙会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