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乌云娜
破解发展瓶颈引领群众致富
文/乌云娜
毛尔其格嘎查位于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西南部,曾是有名的“后进村”、“上访村”,如今却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和谐村”。2010年,全嘎查实现生产总值857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2010年获得“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抓班子、强堡垒,打造高素质队伍。一是选准班子筑牢堡垒。2006年嘎查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由群众自主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嘎查“两委”班子。嘎查党支部书记由一名年富力强、思想活跃、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并把5名素质较高的牧民党员选到“两委”班子。“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1岁,文化程度都达到高中以上,嘎查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二是强化嘎查村干部学习教育。每月定期组织嘎查“两委”干部学理论、学业务、学科技,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为民办事的能力。三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制订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小组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规范管理。四是发挥党员表率作用。嘎查党支部牵头成立“综治维稳工作站”,由党支部书记任“民事维稳庭长”,针对每个党员的特点设置不同的岗位。工作站还制订调委会《工作制度》、《回访制度》,并定期对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工作站成立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3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做到了“小事不出乌素组、大事不出嘎查村”,小小综治站成了党员发挥维稳作用的“大舞台”。
聚民心、顺民意,为民排忧解难。一是实施“阳光”工程。推行“四议两公开一备案”。对嘎查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严格按照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牧民代表决议和决议公开、结果公开的操作程序实施;对决议事项、内容、结果等向全体牧民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创先争优活动中,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嘎查“两委”班子充分倾听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综合民意,逐家逐户开展摸底调查,反复走访群众,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50余条,嘎查党员干部改变工作方式方法,用创新思维分析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两委”班子之间的矛盾消除了,“两委”班子工作开展得心应手了,形成了家家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实施“亮化”工程。嘎查党支部立足村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的外界联系难、用电用水难、娱乐活动难等问题,积极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并建立专门台账,用5年时间兑现了党支部公开承诺的7件大事。其中包括投资360万元实施村村通工程,修建12公里的水泥路,解决了牧民出行问题;投资20余万元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98户465人及4400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协调电管局,架设高压线路7.8公里、低压线路15.5公里,解决了牧民用电问题;在嘎查4900亩耕地铺设节水管道12000米、渗水防渗水管道700米、建成2100米的U型渠、新打大口井2眼,解决了嘎查现有4900亩耕地的饱灌问题,牧民每户每年增收近千元;实施了“公共绿化”和“文化广场”项目,硬化文化广场1700平方米,并配备篮球架和健身器等设施,改善了牧区的人居环境;建成“草原书屋”1个,配备图书3000余册,丰富了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先后投资45万元新建了办公室、党员活动阵地和政务服务代办点,解决了“党员有地方议事”“群众有地方办事”问题,为党员群众培训和娱乐搭建了平台。通过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嘎查“两委”班子威信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谋发展、敢创新,实施富民工程。嘎查支部坚持走立体农业的路子,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在成片改造中低产田的同时,倡导绿色、有机、特色种植业和舍饲、半舍饲养殖业,以养殖肉羊、肉牛为主导产业,形成一个育肥出栏——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的辐射源。同时依托地理优势逐步发展蔬菜、特色农畜产品集散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通过一、三产业二轮驱动,形成产业化、商品化、基地化的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农畜产品供应基地。现在,全嘎查种养殖户110个,其中育肥养殖户30个、蔬菜种植户13个、温室大棚种植户3个。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嘎查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种植协会和养殖协会。目前,种植协会会员达65人,养殖协会会员达45人。在土豆上市季节,种植协会会员到包头市固阳县及本旗石哈河镇实地观摩学习,拓宽了思路。通过探索“支部+协会”的生产经营模式,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作者单位:乌拉特中旗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