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中石化现象的历时研究

2011-12-02 00:38:44刘江涛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拼写错误词类母语

刘江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

大学英语写作中石化现象的历时研究

刘江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

石化现象是中介语最明显的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石化现象及其表现。具体而言,是通过历时的方法探讨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英语作文中是否存在石化现象。同一自然班的40名学生参加了该项研究。研究表明,大学英语写作中确实存在中介语石化现象。从大一到大二,比较突出的错误都集中在词类错误、动词形式错误、中式英语和拼写错误。本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石化;大学英语写作;历时;中介语

1 研究背景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达到这样一个阶段:语言体系既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而且能相对独立 (Nemser,1971)。这一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被不同的学者冠以不同的名字,比如中介语(interlanguage)(Selinker,1972),近似体系(approximative system)(Nemser,1971),独特语或过渡语(idiosyncratic dialects or transitional dialects)(Corder,1971)。

随着语言习得的深入,中介语的语法体系会日趋接近于目的语的语法体系。然而当学习者达到一定程度后,中介语的某些特征,如语音、语法、语义等就会趋于停滞状态,一些错误被纠正多次,仍反复出现,始终无法达到和目的语体系完全一样的状态。Selinker(1972)把这种永久停滞不前的状态称作石化(fossilization)。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的必经阶段。

之后,中介语石化现象引起了二语研究者的兴趣和关注。研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石化形成的原因(Adjemian,1976,Naiman,et al.,1996;Schumann,1990;Virgil&Oller,1976);哪些语言材料更容易石化(Selinker&Lakshamanan 1992);石化更容易出现在哪类学习者中 (Adjemian,1976;Scovel,1969,1978;Selinker,Swain&Dumas,1975; Virgil&Oller,1976)。

英语写作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和学生都给予其比较高的重视度,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很多。可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发现作文中总是有一些错误屡错屡犯,写作水平似乎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国内对英语写作中的石化现象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实证研究不多。比如余丽等(2006)只是指出石化现象的起因和表现,并没有进行实证研究。Zhang(2008)通过共时研究,比较了两个年级的学生在英语作文中的石化现象,可惜并没有通过历时的方法来研究同一研究对象在两个不同阶段英语作文中的石化现象。

因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来通过历时的方法探讨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英语作文中的石化现象。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大学英语写作中是否存在中介语石化现象?2)如果有,中介语石化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各占什么比重?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杭州某高校2009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40名,其中女生20名,男生20名。

2.2 数据收集

本实验是历时研究,时间跨度为一年。我们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12月收集了该工商管理班同学两次英语作文。两次作文题目相同,均为“网络语言应不应当禁止”。要求大家限时30分钟写120词以上,在课堂上当堂完成。为了鼓励大家认真去写,我们告诉大家这次作文可以作为平时的一项成绩,因此大多数同学表现得极其认真。

我们把收集到的作文认真批改,找出其中的语法错误,并进行了归类,一共分为12类,分别是:词类错误(Incorrect Word Classes),动词形式错误(Incorrect Verb Forms),拼写错误(Misspellings),中式英语(Chinglish),冠词形式错误(Incorrect Article Forms),名词或代词的数错误(Incorrect Number of Noun and Pronoun),介词形式错误(Incorrect Preposition Forms),代词形式错误(Incorrect Pronoun Forms),比较级或最高级错误(Incorrect comparatives and Superlatives),并列或主从关系错误(Incorrect Conjunctions and Subordinations),搭配或固定短语错误(Incorrect Collocations and Fixed Expressions)以及词序错误(Incorrect Word Orders)。然后,我们记录下全班分别在大一和大二时每一类错误共出现的频次。

3 结果与讨论

把数据输入SPSS,进行分析。我们先采用描述分析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表1 大一时英语作文各类错误的分布情况

表1反映了该班学生大一时作文中所犯各类错误的频次及百分比。全班一共犯了344次错误,比较突出的错误集中在词类错误、动词形式错误、中式英语和拼写错误,分别占总错误的22.1%,17.5%,11.6%和11.0%。

表2反映的是该班学生大二时作文中所犯各类错误的频次及百分比。全班一共犯了340次错误,比较突出的错误依然集中在动词形式错误、词类错误、拼写错误和中式英语,分别占总错误的26.5%,14.7%,12.4%和10.0%,尽管这几种错误所占比重和大一时略有不同。

表2 大二时英语作文各类错误的分布情况

接下来,我们想检验大学英语写作中是否存在中介语石化现象,就需要判断该班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时英语作文中所犯错误是否具有差异的显著性。如果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就说明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该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有进步,因此并没有中介语石化现象,反之则说明中介语存在石化现象。我们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种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假设是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表3 大一和大二英语作文错误差异显著性比较

表3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t=0.086,p=0.933>0.05,也就是说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显著性。这表明学生在大一时英语作文中所犯的错误到大二时仍然出现,他们屡屡犯同样的错误。从大一到大二,在英语输入量增加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屡屡犯同样的错误,由此我们可以说,大学英语写作中确实存在中介语石化现象。

4 结论

针对我们提出的研究问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中介语石化现象。表现为从大一到大二,经过一年的学习,受试者作文中仍然屡屡出现同样的错误。他们在写作中的表现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2)受试者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大致可以归为12类:词类错误、动词形式错误、拼写错误(Misspellings)、中式英语、冠词形式错误、名词或代词的数错误、介词形式错误、代词形式错误、比较级或最高级错误、并列或主从关系错误、搭配或固定短语错误以及词序错误。大一英语作文中比较突出的错误集中在词类错误、动词形式错误、中式英语和拼写错误,分别占总错误的22.1%,17.5%,11.6%,和11.0%。大二时比较突出的错误仍旧集中在这四类,所占比重略有不同,分别为14.7%,26.5%,10.0%和12.4%。

5 启示

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这里总结三个方面:

1)注重词汇习得。词类错误和动词形式错误是受试者犯的最多的错误。词类错误是指同源的几个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有的是形容词,词性弄错了。比如,“影响”的动词是affect,而effect是名词,不能做谓语动词。老师们在讲授词汇时,可以把同源的几个词放在一起,加以区分。动词的曲折变化也是汉语中没有的,汉语表示时态往往是用“着、了、过”这样的体标记,而动词本身并没有曲折变化。

2)减少母语干扰。母语干扰又称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是石化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数据分析来看,无论大一还是大二,受试者都犯了很多中式英语的错误,其中大一时占了11.6%,大二时占了10.0%。母语干扰的原因多是由于二语学习者的目的语知识缺乏,不足以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只好借助于母语来表达。减少母语迁移,最主要还是要靠目的语的大量输入。比如,Krashen&Terrel(1983)就认为二语学习者说的能力要等到有了充足的语言输入,不再依靠母语之后再加强,否则一些不恰当的表达就会石化。

3)重视正确拼写。数据分析显示,拼写错误也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大一时占到11.0%,大二时占到12.4%,可见受试者的正确拼写能力很低,应该加强。不谋而合的是,2010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作文题目就叫“重视拼写”(Du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lling)。看来,重视拼写是有现实意义的。很多学习者反映单词记不住,忘得快。笔者建议老师们教给学生按音标记单词的方法。先看一个生词有几个音节,每个音节内,总能找到音素和字母的对应关系。这样就能又快又牢地记住单词。

[1]Adjemian,C.On the nature of interlanguage systems[J].Language Learning,1976,26(2):297-320.

[2]Corder,S.P.Idiosyncratic dialects and error analysi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1,9(2),147-160.

[3]Krashen,S.P.and Terrel,T.D.The natural approach: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M].Oxford:Pergamon,1983.

[4]Naiman,N.,Frohlich,M.,Stem.H.H.,&Todesco,A.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M].Clevedon,Avon.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1996.

[5]Nemser,W.Approximative system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1,9(2):115-124.

[6]Schumann,J.H.Extending the scope of the acculturation/pidginization model to include cognition[J].TESOL Quarterly,1990,24:667-684.

[7]Scovel,T.Foreign accents,language acquisition,and cerebral dominance[J].Language Learning,1969,19(3&4):245-253.

[8]Scovel,T.The effect of affect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anxiety research[J].Language Learning,1978,28 (1):129-142.

[9]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3):209-231.

[10]Selinker,L.,&Lakshamanan,U.Language transfer and fossilization:The“Multiple Effects Principle”[A].In S.M.Gass,&L.Selinker(Eds.),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C](pp.197-216).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2.

[11]Selinker,L.,Swain,M.,&Dumas,G.The interlanguage hypothesis extended to children[J].Language Learning,1975,25 (1):139-152.

[12]Vigil,N.A.,&Oller,J.W.Rule fossilization:a tentative model[J].Language Learning,1976,26(2):281-295.

[13]Zhang,Y.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D].Beijing:Unpublished M.A.thesi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2008.

[14]余丽,王建武.中介语石化现象与英语写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243-245.

(责任编辑:王法昌)

Interlanguage Fossi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A Diachronic Study

LIU Jiang-tao
(Hangzho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

Fossilization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of interlanguage.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phenomenon of fossi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and its manifestation.To make it specific,a diachronic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figure out whether the same student body,after one-year English learning,still made the same mistakes.Forty students from a natural clas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Results show that there does exist fossiliz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Whether they are freshmen or sophomores,the students still frequently make the same mistakes,and their commonly-made mistakes include incorrect word classes,incorrect verb forms,Chinglish,and misspelling.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fossilization;college English writing;diachronic;interlanguage

2011-07-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XXXYB05)阶段性成果之一

刘江涛(1983-),男,河南三门峡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H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11)05-0092-03

猜你喜欢
拼写错误词类母语
母语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广东蚕业(2019年3期)2019-05-14 05:37:40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究
赢未来(2018年1期)2018-04-20 07:11:36
从2017年6月四级翻译阅卷看段落翻译中的词汇错误类型
考试周刊(2017年92期)2018-02-03 01:00:32
母语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现代语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29
由wrong错拼成worry引发的行动研究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