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为例

2011-12-01 06:21张士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岗位计划职业

张士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22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为例

张士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225)

目前,高职院校仍然存在按能力模块开发、设计课程的现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更适合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描述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介绍了《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综合职业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迅速,但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依然是摆在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和繁重的任务。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培养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使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践共分五个阶段进行:(1)行业分析。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市场需要进行行业分析,确定专业的职业岗位群。(2)工作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群中各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相互关系,确定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核心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3)课程设置。设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材和课程考核标准。(4)教学模式。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学结合的要求确定课程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5)教学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依据

市场人才需求调查与职业岗位群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行行业、企业分析,既可邀请地区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座谈,也可进行市场需求调查,从而确定各专业的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群要根据市场需求、学校师资力量及特色来确定。

课程的设置 首先,要对岗位群中各岗位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即分析这些职业岗位资格中应具备那些综合职业能力。其次,根据这些综合职业能力找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再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过程。最后,根据典型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工作知识、技能,进行一系列相应课程的设置。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和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所谓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为学习主体。在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采用分小组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原则

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涵之一。职业教育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观点。这里的“能力”不仅仅是指“技能”,而且指包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再学习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等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通过典型的工作过程学习得到的,找出具有适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典型的工作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化。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思维和行动的统一。在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可采用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学生提问题、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单独指导或统一解答的模式。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和做的一体化。学生学练结合、学用结合;边学边练习,边学边运用,边学边实践。

教学师资的 “双师型” 工学结合的一大特点就是教学师资的“双师型”。“双师型”教师不仅有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还拥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具有较强的“教”和“做”的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根据上述原则与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工作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可采用工作任务驱动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虚拟公司法、小组讨论法以及成果演示法等。(1)任务驱动教学法。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总任务,课程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每单元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和分任务目标。(2)分组讨论法。讨论式教学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在讨论过程中,由学生自我组织管理,最后,由教师对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与归纳总结。整个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主导的作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自觉性。(3)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音像俱全等优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过程用视频、音频等方式加以演示,可提高课件的真实感和直观性。(4)案例教学法。为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可将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使学生不在企业也能学到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的内容。(5)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就是按照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与要求设计教学活动的内容,按照或模拟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情境组织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将来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教学项目的实施效果,是对项目教学的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安排的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实施方案。

图2 市场需求岗位图

《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开发与实践

《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的开发依据 (1)市场人才需求调查与职业岗位群。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进行对行业、企业的分析,邀请地区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座谈。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对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座城市进行了网上人才需求调查,了解到广东中小企业在人才需求上需要大量的运营管理型人才。在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运营管理与企业信息化”方向,并确定了相应的职业岗位群(运营计划员、质量管理员、基层管理员、仓库管理员、运营经理助理岗位),其中对职业岗位群中运营计划人员岗位的市场需求最大(见图1、图2)。(2)《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的设置。在确定了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后,对岗位群中各岗位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职业岗位群中占需求比重最大的是运营计划员岗位。运营计划员岗位最突出的专业能力是编制企业生产计划,典型工作任务是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因此,围绕“编制企业生产计划”典型工作过程设置了《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等一系列相关课程。针对国内大多数的企业运用Excel软件编制生产计划,而我国目前鲜有学校开设该课程的实际情况,讲授运用Excel软件编制生产计划是非常必要的。一些高等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只是将“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学生根本无法掌握生产计划员的具体操作技能。为此,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分析生产计划员所应具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后,我校开设了《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

《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学生在掌握企业生产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础上,通过运用EXCEL软件编制运营管理方面的表单和企业生产计划,使学生具有运用EXCEL软件各种功能的技巧,并能编制运营管理方面的各种表单、图表和企业生产计划,培养学生自主了解市场需求选择加工产品、编制物料清单、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以及加工车间的集体协商的创造精神,增强学生在小组集体工作中的团队合作精神。(2)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学习内容指的是 “工作与学习内容”。学生分小组运用计算机和Excel软件编制企业生产计划;学生首先应该掌握编制生产计划简单的工作方法(如车间生产计划表),再逐步掌握复杂的工作方法(如编制全厂总生产计划);了解企业的劳动组织,了解企业内部的工作职能和相关责任,才能了解全厂总生产计划与各车间生产计划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整个生产或经营过程,才能逐步建立全局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质量意识。课程共分四大模块:生产计划管理模块、生产控制管理模块、数据表的分析与美化模块以及企业案例模块。(3)编制教材。我校在编写教材时,结合工作过程的情境,选取大量编制生产计划的表格的内容,许多教学内容都取材于企业实际的表单;特别是企业生产计划编制案例,选自于企业的典型生产计划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工作情境中的经验性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4)评价标准。设定课程评价标准时,要考虑教师评价、学生小组互评以及企业专家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考虑到学生能够接受的难易程度和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教学模式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可采用工作任务驱动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法、比赛竞争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虚拟公司法、小组讨论法、学习互促法以及成果演示法等。在课程教学中,前期学习编制生产计划简单的工作方法时,我校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每单元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并在安排任务后采用“比赛竞争法”,包括小组竞赛或个人竞赛的形式。例如,全班学生进行完成任务的竞赛,以完成的先后排序,取前10名,第一名奖励10分,第二名奖励9分,以此类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后期学习企业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将企业编制生产计划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内容。课程的最后大作业,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分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下达编制企业生产计划的任务和要求。其次,以“编制企业生产计划”为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虚拟公司,进行分组讨论。再次,根据市场需求,选择虚拟产品,编制生产工艺路线和确定加工生产车间,编制产品的物料需求清单,最后,编制企业生产计划和各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教学评价中教师评价比例占50%,学生评价比例占50%;课程结束后,请企业相关专家抽取部分学生的大作业,进行课程内容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

《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展望

通过对2006、2007、2008级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学生基本都能按要求成立虚拟公司,选定虚拟产品,设置工作情境,认真完成安排的工作任务,并能以企业实际生产计划范例为样,编制虚拟产品的生产计划。教师总结经验后,对教材进行了修改完善。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练习,学生完成了企业不同产品的生产计划,今后学生到企业工作时,可运用自己学到的本领,根据企业实际的产品情况进行生产计划的编制。

教学实践说明:《EXCEL在生产计划中的应用》课程突出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学生易于学会,也易于掌握。该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学习了Excel软件的运用,又学习了如何编制企业生产计划;同时,通过综合运用了前期学习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中理论知识,使所学知识得到实践和巩固,使学生增强了编制生产计划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

高职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道路还很漫长,但通过高职教育全体教师的努力,一定会更有成效地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1]赵志群.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3]王建锋.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

[4]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张士(1953—),男,天津市人,硕士,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主任助理,研究方向为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运营管理。

G712

A

1672-5727(2011)06-0105-02

猜你喜欢
岗位计划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暑假计划
我爱的职业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