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创作的生态分析

2011-11-28 01:10:30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壁挂洛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卢 晓

如许多艺术家及评论家所言,现代纤维艺术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样式。关于其发端,目前大家公认的一种说法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那里,纤维艺术经历了以壁毯为主要形式的由平面向空间发展、从具象走向抽象的无限风光,以瑞士洛桑为主要舞台,基本完成了由传统纤维艺术向现代纤维艺术发展的使命,开始进入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成为一门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现代艺术样式。从早期的“纺织艺术”、“编织艺术”、“织锦艺术”、“壁挂艺术”、“软雕塑”等名称衍变至今,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见证了传统手工艺向现代手工艺嬗变的过程。在中国,十多年前,在著名画家、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邓林女士等一干人的努力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林乐成教授捧起了国际纤维艺术的薪火,将国际纤维艺术展从瑞士洛桑带到中国北京,纤维艺术重新回归公共空间。著名艺术评论家吕品田先生激情满怀地说:“从洛桑到北京,不是洛桑的结束,而是洛桑的创造性延续。”①在首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开幕式上,应邀出席的吕品田先生的致辞,诠释了双年展落户中国之后国际纤维艺术运动的崭新开始,也是对双年展艺术精神的定位。从2000年起,连续六届以“从洛桑到北京”命名的国际纤维艺术展的成功举办,反映了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世界纤维艺术领域的扩大,现代纤维艺术的社会接受与专业认同也从鲜为人识变成参与者众。在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创作群体,涌现出大量精彩纷呈的创作作品。

一、发展沿革概况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传统的染、织、绣、缂丝等工艺有着几乎与中华民族发展同步的历史,并且成为传统手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纤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则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算起。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纤维艺术在中国完成了其由旧爱到新宠的转变。

艺术家的关注与投入是纤维艺术发展的特征与保障。经年以来,无论是如张仃、常沙娜、吴冠中、袁运甫、潘鲁生等,在其他艺术领域卓有建树声名显赫的大家,还是如施慧、梁绍基、林乐成等一批常年厮守矢志经营的业内中坚,还包括更多如王秦、肖军、刘肖、孟洁等激情满怀新锐一派,纷纷参与到纤维艺术创作中,共同营造出一爿热闹非凡的艺术现象。

展览的策划与举办是向世人展示艺术创作成果,同时展示作品的艺术影响及“温暖人心”的艺术魅力的主要平台。立足国内艺术家为创作主体的纤维艺术主题展览主要有:1984年由中国工艺美术总公司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壁挂艺术展”;1985年、1986年由赵伯威、韩眉伦、穆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软雕塑展”及“软雕塑’86展”;1986年由北京工艺美术公司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壁挂壁饰”;1986年由江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壁挂艺术展览”;1988年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上海地毯总厂及上海地毯研究所联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 “’88现代壁挂艺术展”;2001年国内十余所院校共同参加在西安举办的“西安·西部纤维艺术展”;2011年10月由吉林艺术学院、清华大学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

国际性的展览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临时性的展览,主要有2002年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第三届亚洲纤维艺术作品展暨理论研讨会”,2009年“798红风会当代纤维艺术家提名展”,2010年“正在改变的景观——中国当代纤维艺术美国巡展”,2011年乌克兰“中国文化日——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白俄罗斯“中国文化日——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展”,还有将于2012年在美国国家纺织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巡展”;另外一类是稳定性的用“从洛桑到北京”命名的国际现代纤维艺术双年展。以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邓林为总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乐成先生为主要策展人,2000年及2002年在北京、2004年在上海、2006年在苏州、2008年在北京、2010年在河南省美术馆,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纤维艺术展览,2012年将在江苏南通举办。该展览以继承令无数纤维艺术家感怀不已的“洛桑精神”为宗旨,成为国际纤维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并且成为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事件。无论从参展艺术家的洲际区域分布,还是展览的质量与规模,“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现代纤维艺术展”都显示了其艺术影响及学术感召力,成为目前国际最具影响的纤维艺术展事之一,这些无不体现了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世界纤维艺术领域的扩大,“使纤维艺术再放光辉,重温万人拥戴与瞩目的礼遇……纤维这一人类曾经最亲近、朴实的传统技艺,在都市钢筋水泥的熙攘中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褪去边缘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线中心,同时也使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艺术新贵”。[1]

纤维艺术专业教育也走向繁荣。1985年,林乐成教授在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课堂教学中开设壁挂课程,1986年,来自法国的保加利亚裔纤维艺术家万曼 (Maryn Varbanov)先生在浙江美术学院 (现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万曼壁挂研究所”。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将纤维编织艺术纳入现代课堂教育相比,国内的专业教育已经滞后了将近70年。此后数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国内各院校相继开设纤维艺术专业或相关课程,教育层次也涵盖了中专、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所有学历层次,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①谈及纤维艺术教育,不能不提及两位对中国纤维艺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令人尊敬的国际知名艺术家。一位是前文提到的万曼;另外一位是来自格鲁吉亚的前苏联功勋艺术家基维·勘达雷力 (Givi Kandareli),后面谈到艺术家及作品时还会提及。两位艺术家都已作古,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纤维艺术创作及纤维艺术教育的影响,依然令今天的中国艺术家无法忘怀。

二、创作群体及作品分析

毋庸讳言,与书法、架上绘画及艺术设计等其它艺术样式相比,从事现代纤维艺术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显得相对弱势。不过,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艺术教育背景、地域文化特征、艺术家个体艺术视野及审美取向的客观差异等诸多因素,在当代中国纤维艺术界,还是大致形成了特征较为明显的艺术家群体。

图1 施慧《老墙》

目前国内纤维艺术创作有南、北两个中心,用杭间先生的说法,是南派和北派两种风格。在《继续——从洛桑到北京途中》一文,杭间先生认为:“……以杭州为中心,形成了既有中国风土气派又呈现国际化趋势的南派风格;北派则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中心,以壁挂形态为主,注重装饰,从传统纹样和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具有强烈民族气派的艺术风格。”[2]在笔者看来,尽管“南派风格”与“北派风格”还不能称其为流派,按照地域将创作划分为两个中心则可能较为公允,但客观上在不同的艺术家群体中已经形成具有领军意义的艺术家,其艺术作品也显现出较为鲜明的艺术风格。

南派风格以施慧、梁绍基等人为代表人物。其作品风格的形成受到中国美术学院强调“终极关怀”的人文传统影响,还与保加利亚裔纤维艺术家万曼先生的艺术思想影响有很大关系。1986年,万曼先生结束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留学来到杭州,在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创办了“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主持并开展了纤维艺术创作与研究。在他的指导下,施慧、朱伟、梁绍基、谷文达等几位中国艺术家开始在纤维艺术的形式语言上寻求创新,率先将浮雕形态引入创作,进而实现了纤维艺术从平面形态进入空间形态的突破。他们的作品在各类国际纤维艺术展事上频繁出现,引起国际纤维艺术界的极大关注。1986年,施慧、朱伟合作的《寿》与梁绍基的《孙书之意》、谷文达的《静则生灵》等三副中国作品首次入选“第十三届洛桑双年展”,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国际最高纤维艺术赛事上的突破,此后还有作品相继入选“第八届国际微型壁挂艺术展”、“安卡拉国际艺术节”、“法国微型壁挂国际三年展”、“奥地利巴德·布莱仙贝格艺术节”、“第八届波兰洛兹国际壁挂三年展”、“第二届国际壁挂节”、“多瑙河国际艺术节”等众多国际纤维艺术展事,奠定并确立了中国纤维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艺术家施慧继万曼先生之后主持“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在其主持下,将“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与国美雕塑系合作,成立了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在创作领域坚持艺术语言的创新及艺术本体的朴素自然的人文气息,成为国际知名的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因为其在纤维艺术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与贡献,2007年被推选为“2007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

如同万曼先生一样,施慧及其工作室团队在西子湖畔,坚守着对纤维艺术创作的语言与学理探究,聚集了一批热衷纤维艺术的年轻学子,肩负起授艺布道的化育职责。

图2 林乐成《山高水长》

图3 刘肖《逐》

北派风格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中心,代表人物首推林乐成教授。其作品风格的形成更多地得益于对手工文化和工艺美术的坚守与传承,还有就是包括林乐成在内的众多艺术家对纤维艺术的无比痴迷与狂热。曾经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中国唯一的“国字号”工艺美术院校,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有着优秀的手工文化传统。“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是艺术与手工业生产结合的产物,设计与制作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3]42,“工艺美术向设计艺术过渡,并不断向多学科或专业渗透……工艺美术专业将不复存在,但这类资源已顺利转入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领域”[3]28。正是基于淳厚的手工文化传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纤维艺术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就其作品风格而言,特别关注工艺技法的精湛性和作品形式的装饰性,而且对当下纤维艺术发展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如同万曼先生对南派风格乃至整个中国纤维艺术产生巨大影响一样,北派风格的形成也受惠于一位国际艺术家,即来自格鲁吉亚的前苏联功勋艺术家基维·勘达雷力。基维先生被称为“戈贝兰 (Gobelins,又译为高倍林)大师”,林乐成先生曾师从其门下学习。1990年基维先生首次受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传授纤维艺术,将“戈贝兰”技术传入中国,后来还到天津等其他学校进行艺术传播。说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个相关的话题就是前文说及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这个国际知名展事的成功举办展示了林乐成、邓林及清华美院众多艺术家的纤维艺术情怀,作为重要的主办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倾注了无比的热情与努力,成就了国际纤维艺术界两年一次共襄盛事的壮举,在纤维艺术发展史上高扬起一面旗帜。

地理及区域关系上做南北派别的区分或许有一定的道理,设若这种区分是公允的话,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姑且称其为新锐一派。这是当下纤维艺术领域里一批十分活跃的年轻群体力量。他们大都有着曾经受教于南派或北派的专业教育背景,有良好的表现技法及创作思维的训练,但是在语言的运用上有着明显区别于南北派别特征的创作特质。他们在对现代纤维艺术在材料及工艺的开拓、对空间的改造和重构、对自我生存空间的审视方面等,已使得当代纤维艺术从一个单项的艺术种类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当代艺术创作载体,向众多艺术领域合流,成为一个与人的生存世界深刻勾连着的新的艺术领域。历届纤维艺术双年展中,新锐一派的作品总是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思考,在作品前频频驻足的观众即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里可以例举的艺术家很多,如前文所述的王秦、肖军、刘肖等。

图4 卢晓《桃之夭夭》

三、结 语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其地位已经得到社会及艺术界的普遍认同,但相对于雕塑、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甚至视觉传达设计等设计艺术,无论艺术影响还是理论研究,现代纤维艺术的繁荣还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国内许多造型艺术研究者更愿意将其视为非主流艺术甚或边缘艺术,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理论研究方面,据笔者考证,迄今可以看到的研究成果较少。林乐成、施慧、龚建培、徐百佳等艺术家相继有研究专著问世,李砚祖、吕品田、杭间、崔唯等艺术学学者在《文艺研究》、《装饰》、《美术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但充其量也不过百余篇。甚至在关及现代纤维艺术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目前还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探索与争鸣状态 (仅举“纤维艺术”一词为例,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与定义),现代纤维艺术的理论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纤维艺术专业教育方面,尽管从学历结构层面上我们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学科积淀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科建设还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在这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两所学校保持着长期以来的优势,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众多的其它学校则显得差距明显,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创作思维等都有着明显的东施效颦的痕迹,专业教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总体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层面。

但是正如邓林所言:“没有一种材料如此古老,又如此现代;没有一种艺术语言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且语言表露的又如此亲切近人。”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理论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纤维艺术,当代中国已然欣欣向荣的纤维艺术必将在创作及理论研究等各个领域取得更快的发展。在第六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的评论家德博拉·考西尼 (Deborah Corsini)和简·赛贝斯(Jane Przybysz)已经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韩国或者日本,成为国际纤维艺术运动的领头军。”我们有理由相信,如美国当代艺术家劳申伯格 (R.Rauschenberg)宣称的“当代四大艺术潮流”之一的现代纤维艺术必将在中国有辉煌的未来,“国际纤维艺术运动”在中国的带领下也必将不断发展壮大。

图5 任光辉《水墨光阴》

[1]吴琼.浅谈现代纤维艺术从形式到内容的发展 [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7.

[2]顾东方.袁运甫艺术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01-01.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壁挂洛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Dominique Perrault Architecture赢得“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洛桑校区更新”竞赛
现代装饰(2024年1期)2024-03-19 00:17:18
鹰疾如风
流行色(2020年6期)2020-07-31 03:28:14
壁挂微波炉
五金科技(2020年3期)2020-06-28 07:01:42
壁挂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我的阿妈在康定
《浮游》
流行色(2019年10期)2019-12-06 08:13:26
我的阿妈在康定
《六世班禅洛桑班丹益西传》的史料价值
西藏研究(2018年4期)2018-10-30 01:12:26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分试卷点评(素描)
丹青少年(2017年3期)2018-01-22 02:50:24
与创意壁挂美丽约会
家庭百事通(2016年1期)2016-01-12 18: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