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什么读经典》的第一步
一个怪异的人,一个制造迷恋的写手,一个在叛逆中不断回归原点的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先生,在他五十八岁的时候,写了一篇《为什么读经典》的文章。
“1981年”,中文译本的末尾如此标注。这,是不是有一点“轻率”呢?尽管重复,时间却并不是不重要。从语句的犹疑与徘徊不定去探测,那可能是1981年秋日的一个深夜,繁复的秋雨调子,扰乱了一个老年人的梦境,他起来,靠在床头上,用自己“独一无二”、“复杂精致”的大脑演算了一道近似于数学的题目:经典的定义。
文章不长,读过之后,我想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他老了,如此简单的“数学题”,根本无须如此复杂的“定义”;更何况,他所给出的十四个定义,全然没有个定义的样子,近似呓语,模糊、晦暗,甚至潮湿得泛着霉气。
我想这有可能是他刻意制造的意外,就像他的小说一样,催眠术屡试不爽,我们便每每被俘:你认为他失败了,他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恬然睡去。
直到确立了第十一个定义时,他感觉我们对他逻辑漏洞的怀疑必须做出适当的说明了,可他的说明却是如此的斩钉截铁:“我相信我不需要为使用‘经典’这个名称辩解,我这里不按照古老性、风格性或权威性来区分。”语气多么不容置疑,他有这个资格,当然,这也是他的需要:面对“经典就是经典”的无限反复,他只能描述,哪怕是一种带有理论色彩的抽象的描述。这是他一个职业小说家的职责。
从始到终,在考虑经典的定义以及思虑如何对定义做出分解和描述的同时,我相信他一直有一个深重的困惑:他在给谁说这样的话,他的定义对什么样的读者是有效的。我为有这样的发现感到欣喜:在过去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相信如我一样的很多人,一直以为“经典”是具有普遍性的,对每一个人(大多数人)都应该是有效的。伊塔洛·卡尔维诺先生笑了:其实不然;这实际上还是那句口头禅“经典就是经典”在作怪。
在文章的最初,伊塔洛·卡尔维诺先生虽然不会自恋到承认自己就是那个“博学的人”,但他还是清晰地指出:它(指他给经典下的第一个定义: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不适用于年轻人;紧接着,他又做出了特意的强调:“代表繁复的‘重’,放在动词‘读’之前……”他当然不是对年轻人有“不读书”的成见,事实上,尽管他开篇即点明“不适用于年轻人”,但从整个文章来看,他的主要想法除了和“成年人”一道温习一下自己多年对“经典”的认识外,更多的还是想要给年轻人布布道的。只是这个“年轻人”前面需要有定语的修饰。按他的说法,这个修饰,应该是读过一些而不是读过一点书(经典)的年轻人。
于是,所有的十四个对于经典的定义,首先不仅是从“读”而且是从“重读”开始的。读,准确一点讲,重读,是经典成立的前提;没有这两个必要的带有劳作色彩的动作,经典有如僵尸并不存在,谈论经典的定义以及其他种种,就是荒唐而且可笑的。
写这篇文章时,伊塔洛·卡尔维诺先生已经五十八岁了,他平和了许多,已不像早年那么气势逼人了,他慈眉善目、循循善诱,他或许注意到了如此“绝对”的前提会伤害到他人,至少会影响到有更多的人进入到可谈论经典的行列,于是他才说了这样的话:“一个人在完全成年时首次读一部伟大作品(注意:他没有用“经典”一词),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跟青少年时代非常不同。”读到这句话,我就为自己仍没有读完《红楼梦》而心稍安慰了。“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这样的话,对于一直读经典的、亲爱的你们,我想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poet_xxq@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