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培良
围绕“两个第一”搞好“两个服务”
——八一办事处党委书记张新访谈录
文/田培良
最近在临河采访,接触到这样一位乡镇干部——他的名字叫张新,是临河区八一办事处的党委书记。
张书记是位“老乡镇”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学校一毕业就在乡镇工作,一干就是22年,从一般干部干到党委书记,乡镇这一级的角色除了武装部长没当过,其他都当过了,可干了个全。
我们的话题是从新形势下的乡镇工作开始的。
记者:首先请您谈谈新形势下的乡镇工作。和过去相比,它有哪些特点?现在的乡镇工作难不难,主要难在什么地方?
张新:我过去当一般干部时,觉见那个乡党委书记可是个不小的官,爱见得不行。等自己成了乡镇党委书记后才知道,不在其位,不知其难,尤其是现在的乡镇工作,太难了!难在哪?难就难在“两个第一”上。哪两个“第一”?现在上级要求我们,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其他工作做得再好,社会稳定一旦没搞好,你就全盘皆输。难就难在这上面。
我在的八一办事处,比别的乡镇更难。这个办事处是2005年撤乡并镇后整建制建成的一个涉农办事处。巴彦淖尔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物流园区都在我们的辖区内。办事处辖9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就有6个在开发区和物流园区范围内。这样,我们就得把90%以上的精力放在征地拆迁、为工业项目落地服务上来。尤其是今年,临河区和巴彦淖尔市工业的发展,大头都放在我们这儿了,招回来的大项目,都要往这两个园区放。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要是拿不下来,再好的项目也不可能落地,所以,征地拆迁就成了基础中的基础。你知道,过去计生工作是“第一难”,现在征地拆迁成了“第一难”,动不动就引发群体上访;群体上访处置不好,就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社会稳定出了麻烦,必然影响项目的落地,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干部的政绩,搞得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都对你不满意。这就是八一办事处的难点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从我们来说,就得做到两个“必须”:征地拆迁必须完,社会稳定必须保,因为二者都是硬任务,二者都得兼顾。
记者:听区委的领导讲,你这个党委书记抓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两个“第一”抓得比较好,既保证了经济发展,又做到了社会稳定。在抓这两个“第一”上,你有哪些感触,有哪些经验,或者说,有些什么绝招?
张新:经验谈不上,绝招更没有,感触倒是不少。首先一条,领导重视是关键。我觉得,我们办事处的工作,说来说去,就是两个服务:一是为工业项目落地服务,二是为当地群众致富服务。搞好这两个服务,就得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息诉息访上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我们现在的所有工作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两个第一”、为搞好这“两个服务”进行的。从我这个书记来说,90%以上的精力放到征地拆迁和社会稳定上来了。你说重视不重视?凡是上访的群众,一般都有这样的心理:能找到正职不找副职,能找到上级不找本级。他总觉得官越大越能解决问题。我作为办事处的主要领导,对涉及稳定的事项,不能躲、不能推、更不能拖,过去当主任时,就分管信访;后来当了书记,还是直接抓信访。你看重视不重视?
记者:听说八一办事处今年涉及的征地拆迁将近1万亩,目前进展比较顺利,没有出现越级群体上访,更没有引发大的社会矛盾。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基本作法。
张新:我觉得,工作方法很重要。从我们来说,每征一宗地,都要提前预估它可能引起的社会矛盾,它涉及哪几个村、多少户、哪些人家,我们要和村社干部坐下来一户一户地过滤,把可能出现的情况都估计到,提前拿出工作预案。要是等征地款都放下去了发完了才考虑这个事,事情可能就闹大了,解决起来就被动了。我们总结这也叫“前置处理社会矛盾”吧,收效往往不错。
再就是要讲究一点接待上访的艺术。成群结队的农民来了,给大家每人倒杯水、递根烟,让他把最激动的情绪先平息下来。在他情绪冲动的时候,不插话,不解释,更不反驳,默默地听就是了。等他把该说的都说完了,再说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我再讲。因为这时候他的火气下去了,我们讲话他能听进去了。跟农民打交道,不能戗着来,得顺着来,顺的当中慢慢引导。
记者:征地拆迁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常常会涉及好多法律法规,你们在工作中对相关法律、相关政策是如何把握、如何坚持的?
张新:征地拆迁中,被拆迁户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诉求,要求党委和政府答复。遇到这种情况,我坚持这么几条,叫“四个办”:有法律的按法律办,没法律的按政策办,没政策的按常理办,没常理的按良心办。从我们来说,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被拆迁户着想,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与此相对应,我们要求对方也得这样做,不能诉求过高。在法律、政策、常理许可的范围内,我们尽量帮你协调,尽量让你满意;超出这个范围,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也得讲良心,不能狮子大开口。也有个别上访者,漫天要价,甚至无理取闹。对这样的人,我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你提的要求不符合相关政策,是不合理的,绝对办不到,刀架在脖子上也办不到。这是原则,必须坚持。
记者: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你自己还有哪些感受和体会,或者说,在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你还有哪些办法?
张新:我有“两靠”:一靠自己的人格魅力,二靠跟群众处下的深厚感情。现在的农民跟过去不一样了,他们每天也在看电视、看新闻,听各方面传播的信息,思想很活跃,思想觉悟、法律意识、民主意识都比过去提高了。过去做乡镇工作,主要靠行政命令,有时候甚至靠诈唬;现在,这些办法都不行了,这就得靠你的人格魅力。在征地拆迁、服务三农的过程中,你得实心实意地给群众办事,有些话要么不说,说了就得兑现,千万不能糊弄群众,更不能欺骗群众,一旦失信于民,你说下大天来,他也不信了。所以一定要在群众当中把自己好的口碑建立起来,让大家觉得你说下的话是算数的,承诺下的事是一定能办到的。有了这样的口碑,你就好工作了。这就是人格魅力。再就是跟群众要有感情,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咱们在这儿当“父母官”,就是为他们服务了,就得给他们做主了。如果跟群众谈不在一块,处不在一起,甚至从心里瞧不起他们、嫌弃他们,一见就烦,一听就炸,那是绝对做不好这个工作的。
中央有位领导讲过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党政干部要具备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能力。我对这句话特别赞同。现在在乡镇工作,你不跟老百姓深交,不跟他们真处,工作确实不好做。跟老百姓处朋友,也包括跟上访群众处朋友。只要他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我们就要协调有关部门认认真真地给人家解决,一次解决不了,几次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接着解决;征地拆迁上没法解决,就从民政救助上设法弥补。这样,就取得了群众的信任,跟他们处成了朋友。有些上访户说,就冲张书记这个人,我也不能再去上访了,再去,连他也对不起了。今年有两次群体上访,已经上路了,我得到信息,把电话打过去。他们一听是我的电话,也就不好意思再来了。
记者:村社干部在维护农村稳定当中作用如何?您对这支队伍怎么看,在具体工作中是怎样发挥他们的作用的?
张新:村社干部,包括农民党员,这支队伍太重要了!他们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和基础,是一支值得我们信赖和依靠的力量。村民要搞什么大的举动,这些人出来说一句赞成的话,等于是火上烧油;说一句反对的话,很可能立即偃旗息鼓。所以乡镇党委对这支队伍一定要高度重视,真心依靠,把他们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求他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协助党委做好村民的工作。
跟村社干部也要处感情。我们每年都要开“三干会”,会议期间吃饭的时候,我作为党委书记,一定要主动过去跟他们打打招呼,问吃饱了没有?够不够?不够再加点儿。不要小看这声招呼,打与不打,截然不同。很简单的两句话,你这样做,他就认为你是我们农民的干部,你心里有他。虽然吃的都是那一锅炖羊肉,众人在外面吃,我们几个乡镇领导在屋里吃,把他们扔在外面理也不理,他就对你有了想法啦!你平时不跟这些同志交朋友,到了关键时刻,他也不会给你出大力。村里成群打伙地到乡里来,他肯定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要是积极地、负责任地做村民的工作,好多矛盾在萌芽状态就化解掉了,根本出不了村、进不了乡。有些即使化解不了,也不会激化,而且村社干部会预先跟你勾通,这样,你处理起来也会容易得多。他要是没给你好好儿处理,村民来以前就带上气了,我处理起来难度就大了。所以,村社这一层,无论如何不能小看。
记者:同是上访,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对不同的上访者,你们在工作中是如何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的?
张新:我在工作中坚持两条:一、软的不欺,硬的不怕;二、甚人来了甚对待。对那种硬碴儿,就是所谓的“灰菜旗杆”,第一,不怕;第二,他提出来的无理要求,不支持、不让步、不迁就;第三,他要胡来,形成非法、违法,我们就依法打击,决不手软。当然,就是这种类型的“灰人”,他也在变化。我就遇过这么一位,在村里够个寻悬霸道了。这人今年48岁了。我给他做过几次工作,变化不小。最近还来我这儿。我跟他说:你年纪也不小了,改一改过去的毛病哇!要不你将来的生活出问题呀!他一听我说的入情入理,也就言感正经地跟我探讨他自己的事。我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可以考虑你,再就是从民政救助这一块也可以考虑。他一听这是设身处地的替他考虑呢,很感激,表示今后再也不像从前那么个混啦!
弱势群体,更要特殊关照,再小的事也要给予支持。这种人一看就能看出来,来了以后,蹑手蹑脚的,连椅子也不敢坐,沙发更不敢坐,他就是想让政府给他做主了。对这一类人,把情况了解清楚以后,一定要当机立断,责成专人,很快办理,不要让人家再跑第二趟。这样,他回去就给你宣传呀。我们这样做,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委和政府在群众当中的威信才能更高。
总之,在乡镇、办事处,成天跟群众打交道,每天做的都是群众工作。从我来说,一定得把群众观念牢固树立起来。工作做好了,群众满意了,他夸的是党委和政府;工作没做好,群众有意见,他骂的也是党委和政府。以人为本也好,执政为民也好,最终都要从我们这些基层干部身上往出体现,别看官儿不大,身上担的责任不小。我经常说服自己,要牢记党的宗旨,不忘自己的使命,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争取让人民满意,让百姓受惠,让党和政府的形象更加完美,让我所工作的地区,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幸福!今后,继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