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光
(汕头市图书馆,广东 汕头 51504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民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图书馆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大众百姓的阅读需求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普遍均等的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路。免费开放会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这对提升国民阅读率、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其本质的回归,体现了其“公共”本位的基本要求。公共图书馆的特殊之处在于“公共性”,不是局限于特殊人群,而是具有普惠性的大众服务。《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提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图书馆免费开放正是公益理念的回归,实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公共责任意识。
党的十七大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图书馆学会2008年通过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出: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益、满足公民基本信息需求为职责;文化部和财政部在今年初共同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于 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这使公共图书馆免费有了制度保证,也意味着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教育。
近现代意义的图书馆从 19世纪 50年代发端,到目前已有 150多年的历史,图书馆服务理念也逐步得到确立、更新和发展。从“三适当”准则到“五原则”,从 “一切为了读者 ”到“和谐服务 ”,从“以人为本”到“平等、免费、开放共享”的演变[1],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界一致认识到“服务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的提升,使全民共享图书馆成为现实。2008年,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中国国家图书馆实现了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深圳图书馆提倡“开放、平等、免费”,东莞图书馆“让更多的人享受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向各类人群提供“平等、免费、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等等。这些全新的、人性化的图书馆服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表明图书馆的免费服务已惠及市民。正如程焕文教授所说:这是一百多年来具有公共图书馆理念的中国图书馆人为之奋斗的胜利。
使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这正是免费开放的目的。但如何对数量猛增的读者进行管理?如何让文献资源受益于大众?如何保证公共设施让市民享用?如何有效地维护馆内秩序?这些都是当下亟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建立起针对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方法,发挥图书馆的最大效用。
免费开放后,馆内效益会减少,但作为公共图书馆千万不能计较这一点,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应对免费开放后带来的人流量增大和如何完善服务上。实际上,在互联网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以及网络书店低价销售带来的多重冲击下,图书馆有偿借阅的传统阅读方式已经式微,去年有媒体曾报道,西安市投资 5 000万元建设的图书馆门前冷落,阅览室内上演“空城计”,整个图书馆成了各种培训班的基地[2]。这一现象留给图书馆的警示是:图书馆人必须要转变服务理念、有所作为。免费开放是转变读者服务方式的良好契机,图书馆应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特别是对某些有心理障碍的读者,应向他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其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例如:汕头市图书馆里就有一位学生读者,由于患上多动症不能自控,双手总是不停的舞动,这样就影响了自修室里的其他读者,然而图书馆员工并没有轻视和反感他,而是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还给他安排了适当的座位,让他能安静、自主的学习。
图书馆免费开放对图书馆的秩序与稳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会有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一旦人数激增,图书馆也就成了群体较为集中的场所,群体的安全就成了一大问题,诸如火灾等突发事件的预防等必须提上日程。如何应对到馆人数超限问题,这对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考验。例如:就汕头市图书馆目前读者情况来看,首当其冲的就是自修室将会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2006年,汕头市图书馆新馆开放之初,五楼自修室配备了 160个座位,每月收取 20元费用,但随着到馆学习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增多,特别是节假日和寒暑假,在图书馆大门都能看到早上学生等待开门占位的现象,这使自修室的座位呈现饱和状态。为缓解这一问题,又开辟了七楼为自修室,使阅读席位由最初的 160个增加到目前的700多个,基本满足了读者利用自修室学习的需求。随着图书馆免费开放时代的到来,汕头市图书馆将于近期取消自修室门票,实行免费开放,这将会进一步迎来读者入馆的高潮。因此,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加大检查监管的力度,确保到馆读者安全有序。同时,借鉴先行免费开放图书馆的先进管理方法,对进入图书馆的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管理一定不要妨碍大众的阅读,否则,免费开放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免费开放,使读者进入图书馆接受人类文明的熏陶将不再受门槛限制,但同时,如何文明阅读却是另一道“门槛”。从目前已经实行免费开放的各大图书馆来看,绝大多数读者都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爱护、珍惜公共文化资源,但还是会出现书籍破损严重、大厅里人声喧哗、进图书馆“方便”、“带走”设备等现象。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图书馆必须对读者加强文明教育,向广大市民宣传:图书馆免费向公众敞开大门,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免费接受文化熏陶,大家也应该倍加珍惜公共文化资源。同时可开展如“请别伤害我——破损图书教育展”“文明读者,从我做起”等活动,宣传藏书是属于全体公众的,每位读者理应对其爱护。
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在短期内会吸引不少市民前去参观,但一段时间之后,读者发现馆内文献资源缺乏、设备陈旧,此时图书馆就又会陷入冷清局面。因此,公众关心的不仅仅是免费开放,同时也包括在图书馆里是否能够找到自己所需的图书。目前,全国还有部分市、县级图书馆由于缺少经费、图书更新慢等原因,正陷入读者大量流失的尴尬境地。因此,文献资源建设是实现图书馆免费开放后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目前经费匮乏的情况下,根据各馆自身需求特点和经费支持状况合理配置文献资源,采购图书时一定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建立文献资源建设保障机制,加强传统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整合资源,实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要深入做好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服务,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向数字化发展,信息传递向网络化发展,信息利用向共享化发展。
经费问题是制约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因素。这几年,在全国政协的提案中,也有委员多次呼吁解决基层图书馆运行保证保障机制的问题。文化部和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建立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实保障工作落实,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 18亿元。但这对于“三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解决“三馆”的基本费用和常规费用也是各地、各级政府的责任。图书馆在公共文化设施中利用率最高,开放时间最长,其日常运行维护费用也相对较高。因此,各级政府应随经济发展步伐,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保障公共图书馆藏书资源经费和营运经费,巩固和发展现有的公共图书馆。同时,应根据城市人口和服务半径,考虑公共图书馆数量的增长。
文化部和财政部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进行捐赠和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图书馆要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资金和图书捐赠。免费服务表现为对公众免费,但实际上意味着国家政府和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以汕头市图书馆新馆建设经验为例:新馆于1995年由市政府投资兴建,1997年完成土建工程,后因资金不足停建。2002年,香港潮籍知名企业家、汕头市荣誉市民林百欣先生捐资 4 314万元、市政府投入2 000万元,才使汕头市民盼望了 10年的图书馆新馆于 2006年 12月得以开放。因此,图书馆建设不能只靠政府投入,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的捐赠。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远不止是免费把门打开,而是应该迅速建立起免费开放的管理运行保障和经费保障机制,持续为公众提供更精彩的阅读、更丰富的文献资源,引领市民文化阅读,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改变,文化阅读也要推陈出新,唯有如此,才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免费开放才能体现其价值和意义。
[1]曹冲凌.简述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演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6):124—126.
[2]免费,仅仅是重振图书馆的第一步[N].新京报,2011-02-12(A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