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研究综述

2011-11-21 02:2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外国语语料语言学

王 莉 童 媛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研究综述

王 莉 童 媛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近年来,作为一种思维特征,转喻在语言中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的所认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论文在此背景下检索统计了外语类核心期刊上近10年关于转喻的论文,对国内转喻研究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作一综述,并指出了当前转喻研究存在的不足,目的是推动转喻研究的深入发展。

转喻;认知语言学;综述

一 引 言

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西方学者就有关于转喻概念的论述。从那时起到认知语言学时期,转喻经历了不同的研究阶段,但相对隐喻研究还很薄弱。在传统修辞学看来,转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是词汇之间的替换方式。但随着近年来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盛,转喻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的原则,并被用于组织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属于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和现象。[1]有些学者甚至还认为,转喻也许比隐喻更为基本,即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是一种比隐喻更为基本的意义扩展方式。[2]

二 研究数据

近年来,国内一些语言学家对转喻问题的兴趣日趋浓厚,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对转喻成果做一系列的梳理,以便促进转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统计,对主题,篇名,关键词以及摘要对近十年的核心期刊进行论文搜索,查询出74篇核心期刊论文,65篇硕士论文,9篇博士论文共148篇论文是从认识角度就转喻现象进行分析。为了更直观的看到查询结果,笔者特意以表格的形式将十年来的论文数进行统计。

表1.2001年-2010年转喻研究论文统计表

表2.2001-2010转喻论文统计曲线表

将表1的数据输入制成折线图表2可以更清楚看到,近10年来关于转喻方面的论文数目正逐步提高,从总计数目可看到论文数在曲折上升。这表明虽然转喻文献与大量隐喻文献相比相对比较少,但转喻研究正在逐步升温。通过对这74篇核心期刊论文的逐一排除分类,发现关于转喻的理论探讨的论文有 45篇,约占 60.9%;关于转喻的应用研究的有29篇,占39.1%。这说明国内学者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和研究,以及各个理论之间交叉,相互区别联系等问题,相对忽略了应用层面的研究。

三 转喻研究概况

国内转喻研究相对国外来说是相对滞后的,但随着一些学者的对国外隐喻理论的引进和吸收,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转喻理论的探讨

我国较早进行转喻引进与研究的是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教授。他在其1999年发表的《转指和转喻》一文中从“认知语言学”对待转喻的论点出发,论证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语法转喻”,指出语法中的“转指”本质上就是“转喻”。[3]沈家煊的研究吸引了后来很多研究者对转喻理论的关注,国内学者们开始大量引进西方的转喻理论,纷纷从不同层面探讨了转喻,并在引进转喻理论的同时,深化了对转喻本质的理解。

陈香兰[4]指出目前转喻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多样性,并涉及到语言现象的各个方面,如转喻的界定、隐喻和转喻的相互关系、隐喻映射的转喻动机、转喻在推理中的作用、语法转喻、转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等。

张辉、孙明智[5],毛帅梅[6]对转喻的分类进行了阐述。在Panther和Thomburg根据“场境理论”所提出的转喻三大分类,即指称转喻、述谓转喻和言外行为转喻的基础上,张辉和孙明智提出要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转喻。并认为要把语用参数有机地融入该模式中去,使转喻场境变成涵盖范围更大的言外ICM.他们认为这种范围更广的言外ICM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可以更有效地区分一些具有细微差别的间接言语行为,并运用言外ICM中的语用参数对汉语中关于威胁、乞求、恳求和命令等言语行为进行详细地分析、阐释和区分,试图找出这些言语行为之间的异同。毛帅梅则在分析各种转喻分类后,依据原型范畴理论,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对转喻进行分类,提出“常规转喻-即时转喻”连续体模式。

此外,刘正光[7]、潘震、曾文雄[8]对转喻连续体层面进行了研究。刘正光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四个方面考察了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建立机制,认为传统的转喻与隐喻的区分过于武断、静态,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他赞同Radden的观点:经典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视为转喻—隐喻连续体上两端的类典型范畴,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属于连续体轴上的中间部分。潘震和曾文雄主张转喻是一种基于邻近性的基本认知方式,转喻模式是渐进性的连续体,包括空间连续体、时间连续体、行为及事件连续体、范畴及属性连续体以及相应的子模式。而汉英名名复合词是语法结构最简单,但又能具体说明概念内容或者所指对象的复合词,一方面体现出形式与表达的简洁性,另一方面又暗含着意义构建的复杂过程。汉英名名复合词转喻连续体各种模式的接触强度及有界性是不同的。

(二)转喻的应用研究

除了在转喻理论上的探讨之外,国内学者还积极将转喻理论与语用结合起来,考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转喻现象。转喻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运用转喻理论对英汉语中的一些具体语言现象进行重新阐释和转喻的语用学研究。

国内的转喻研究主要是基于英汉语料库对一些词汇的多义性的形成进行细致的解析,以期发现词汇延伸的具体路径。它们体现了这样两个研究特征:一方面,通过英汉语料对比的方式,试图发现语言的差异所导致的转喻/隐喻对词的多义性的制约程度不同。顾乡[9]对英语、汉语中情感范畴"害怕"的分析,指出两种语言对"害怕"的认识都取决人的生理、心理活动,说明汉语、英语中表达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李瑛和文旭[10]英汉head(头)为语料,从认知转喻和隐喻的思维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发现在词义延伸中有两种思维结构:一是以邻近性关系为基础的“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结构;另一个是以事物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性联想思维结构。两种思维结构相互交叉,出现连续统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词汇扩张路径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发现转喻和隐喻两种认知方式在词汇多义性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张建理[11]通过认知语义学的观点来解释汉语“心”的词义构成的多义网络。研究显示,“心”的一些词义引申分别涉及隐喻和转喻认知,很多其他词义的引申同时涉及两者。在这一个案中,转喻是主导的,隐喻是辅助的。这一判断可以用认知体验性和认知功能性观点来加以解释。

有些学者开始注意转喻在语法结构中的表现。李勇忠[12]从构式语法出发,探讨了祈使句构式义和词汇义的相互关系,并从认知转喻的角度分析了构式义与词汇义相互压制所应遵循的规律。李勇忠[13]认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他提出转喻分类的两个标准,类属程度和认知域的本体特征。根据这两个标准,转喻可简约地分为高层转喻与低层转喻。高层转喻直接利用类属ICM进行映射,影响语言结构。通过对静态述谓句式、名动词的再范畴化、价的扩展与压缩及论元结构的考察,分析了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张韧[14]在认知构式语法框架下讨论了两类转喻现象,它们分别体现向心与离心式语义压制。这些现象说明了转喻引申往往在句法组合或者特定的构式环境下发生。以构式网络处理这些现象,既抓住了转喻的规约性限制,也可自然地解释转喻引申带来的丰富的语义效果。这样的分析方法,有可能最终把名词与动词的多义性问题做统一的分析,把词义与句法关系这样的理论语言学的核心问题化解为一般性认知问题。,严辰松[15]认为“给予”事件可以是一个复杂事件,在英汉语表“给予”意义的双及物结构中,有许多动词原本没有与“给予”有关的“转移”意义,只是表述“给予”的分事件,即前因、后果、方式、途径、目的等。然而这些分事件与整个“给予”事件关系密切,转喻使这些动词得以表述“给予”事件的整体。这种转喻现象在英汉语中都有体现,在英语中尤为明显。

此外,还有研究者从语篇角度对转喻进行了探讨。刘宏伟[16]、魏在江[17]对语篇层的转喻及其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回顾Al-Sharafi所提出的有关转喻的语篇功能的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指出,转喻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在语篇宏观建构上,转喻理据思维体现在叙述内容和形式的意义表达过程中;在语篇微观建构上,转喻理据思维体现在语码的组合方式、信息传达方式,以及语码的衔接与连贯方面。他们提出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即语言学与语篇分析之间的界面互补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研究不再只专注于汉语和英语语料的转喻分析。王志坚[18]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框架、凸显和相关性等理论,对俄语形容词名词化的成因和理据进行论述和分析。徐存良,孙磊[19]结合具体语料分析转喻在俄语政治语篇中的认知、语用及语篇功能,揭示转喻在社会政治现实概念化和构建语言世界图景中的重要作用。

四 总 结

转喻这一认知现象在国内外众多学者努力之下呈现出勃勃生机,与传统语言学下转喻研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我国研究者不再局限于对英汉语料的分析研究,开始对其他语种语料的进行分析研究这一趋势是值得肯定的,但相比西方学者的转喻研究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转喻研究过于偏重理论研究,相对忽略了具体应用层面的研究。一个理论在引进之初时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清晰阐明,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地结合理论实践进行研究才是发展的根本之道。其次,我国的转喻研究的语料有些缺乏新意。纵观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很多研究者都是转借国内外学者已有的语料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肯花时间和精力从日常生活中去搜集更多更新的语料。这样必然让人们对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产生质疑。因此,只有不断拓宽转喻研究的道路,才能促进转喻研究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

[1]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Taylor, John.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3]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3-15.

[4]陈香兰.转喻:从“辞格”到认知的研究回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56-60.

[5]张辉,孙明智.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1-10.

[6]毛帅梅.论转喻的分类[J].外语学刊,2009,(4):25-29.

[7]刘正光.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现代外语,2002,(1):61-70.

[8]潘震,曾文雄.汉英名名复合词转喻连续体的接触强度及有界性[J].广西社会科学,2010,(6):120-124.

[9]顾乡.汉语、英语中表示“害怕”的隐喻和转喻[J].修辞学习2005,(2):63-65.

[10]李瑛,文旭.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外语教学.2006,(3):1-5

[11]张建理.汉语“心”的多义网络:转喻与隐喻[J].修辞学习2005,(1):40-43.

[12]李勇忠.祈使句语法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教学.2005,(2):1-5.

[13]李勇忠.论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2005,(4):276-321.

[14]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21-28.

[15]严辰松.“给予”双及物结构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07,(2):45-49.

[16]刘宏伟.叙事性文学语篇中的转喻理据思维——基于生成整体论的视角[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9,(S1):76-81.

[17]魏在江.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2):29-36.

[18]王志坚.俄语形容词名词化及其转喻思维[J].中国俄语教学,2010,(4):28-31,27.

[19]徐存良,孙磊.转喻在俄语政治语篇中的功能[J].外语研究,2009,(4):50-53.

H03

A

1673-2219(2011)11-0149-03

2011-09-01

王莉(1967-),女,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童媛(1986-),女,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外国语语料语言学
An Analysis on Holden’s Anti-hero Image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郑州外国语学校
문학텍스트를 활용한 한국어교육―발음 ,어휘 교육을 중심으로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