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古韵

2011-11-21 19:11冬原
满族文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母亲河流域

冬原

伊通河古韵

冬原

母亲河的儿女,你可曾想到千百年的母亲的倩影?悠悠伊通河啊,你数千年的碧波像乳汁一样,滋润着两岸草绿草黄,养育千古多少勤劳勇敢的儿女?

早在新石器时代,伊通河流域就有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磨过的石器和烧过的陶器残片遗留至今。在新石器时代,伊通河流域属于秽人的地盘。秽人属秽貊族系,是这里的土著居民。西周时期周公召开成周大会时,秽人的贡物称为“前儿”,是娃娃鱼、海豹一类的动物。汉武帝时,秽王统辖二十八万人归属西汉。考古发现吉林市的西团山文化被认为是秽人的文化,它的分布范围主要是松花江中上游及伊通河流域。秽人过着定居生活,以种植业为主,兼可采集和渔猎。秽人之后,橐离人东明来到秽地,建立夫余国,秽人成为夫余人。夫余建国后,其物质文明已由青铜时代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农业相当发达,六畜兴旺,出产名马、赤玉、美珠、黄金、貂皮等特产,其文明程度及生活水平高出汉族以外的周边各族,因此获得了“殷富”的盛誉,成为两汉之际东北地区最强大的民族共同体之一,为松辽平原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后来,高句丽、渤海人取代了夫余人在伊通河流域的统治权。夫余人融入高句丽族,高句丽亡后归附了渤海,渤海之后,遗人大都西迁,逐步加入汉族,部分融入女真族。至辽金时,有许多女真人到伊通河流域定居。金代这里属于东京咸平路。史料记载,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有1600户女真人从长白山下移居伊通,从此伊通河沿岸人烟日盛,伊通河流域经济文化进入一个繁荣的时代。仅在伊通境内,不仅有众多的古城址,还发现了遍及两岸的金代文化遗址50多处。现在,一些古城的残垣依稀可见。到了明代,伊通河两岸人丁更加兴旺。女真人个个体魄强壮,勤劳勇敢。他们耕种着肥美的土地,收获的粮食车载船装,自给有余。他们在山区林间驰马引弓,射倒一只只獐狍野鹿;在河边飞叉击水,就可扎住一条条鲟鱼鲤鱼。渴了,掬一捧甘甜的泉水;饿了,采一把酸甜的野果。伊通河中,征帆竞发;河岸,铁骑奔腾。略带野性的女人个个也都是骑马射箭的好手,采一朵山花戴在头上,对着“双鱼闹水”的铜镜一照,映出一代自强自立、粗犷豪放、刚健顽强、敢于进取的女真人的精神面貌。

在伊通河河源附近的大碱场屯,古时叫璋地,曾经孕育了明代海西女真扈伦西部的两部——辉发部和叶赫部,这里地处长白山余脉,背倚——群小山,面对青顶子山,伊通河从源头潺潺流过村西,环境优美,森林茂密,野生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益耕种、益放牧、益狩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这里就成了这两个部落的发祥兴起之地。

此前,璋地居住着纳喇部的女真人。纳喇都在伊通、磐石之间,在金代就已久负盛名,与创立金朝的完颜氏世为姻亲,其部族分布很广,势力很大,在女真人中颇有影响,成为著姓。辉发与叶赫两部的祖先都于明宣德年间(1427~1435年前后)由外地迁居璋地而改姓纳喇氏。辉发部始祖昂古里星古力,原居黑龙江岸萨哈连乌拉的尼玛察部,明朝隶属费提卫。昂古里星古力由该卫分出,举家南迁,来到当时属于扈伦国的纳喇部姓所属的璋地,与当地纳喇部姓首领噶扬噶、图黑土二人“宰七牛祭天,改姓纳喇”。嘉靖初年,费提卫到了第七代,都督王机努力把费提卫迁到辉发河流域筑城建国,形成了辉发部。

大约在明代宣德初年,塔鲁木卫举部南迁,从松花江左岸呼兰河上游出发,在首领打叶以及门婿星根达尔汉的带领下,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璋地一看,真是块福地呀!于是,他们就在这里落了脚。打叶、星根达尔汉他们带领部落披荆斩棘开荒垦殖,开拓领域,到正德七年(1512年)先后修筑了璋城、乌苏城、喻城、赫尔苏城、阿奇兰城、伊巴丹城、吉当阿城等等,控制了伊通河和赫尔苏河领域的广大地区,于1534年在镇北关交通要道叶赫河岸修筑延府城及后来的西城、东城,以叶赫河名冠共姓为叶赫纳喇氏,又以河名命其部为叶赫部,改其塔鲁木卫为叶赫国。

到了清代,伊通河成为漕运粮草、以保障驱逐沙俄侵犯的雅克萨之战的重要补给线,河上可行三丈五尺大船。那时的伊通河,中游河宽327米,水深3米,沿河两岸森林茂密如壁,水清见底。

古时候,母亲河养育着两岸成千上万的满汉儿女,如今,她已是数百万儿女的母亲了,她的容颜不再年轻。但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让母亲河恢复她洁净、丰盈的原生态身姿!

猜你喜欢
母亲河流域
母亲河、忆江南
区域联动护流域
黄河,孕育文明的母亲河
中华母亲河——黄河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用好一把“叫鸡米”——紫阳县毛坝镇盘厢河流域壮大村集体经济
我爱母亲河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滇池流域居民生态文化参与的知、行、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