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民
今年60岁的德克菲是非洲塞舌尔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居民,她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女们都很懂事,也孝顺,这本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只是最近她感到越来越揪心,因为随着外国资本的涌入,塞舌尔共和国的地价和房价越来越高。
德克菲有两套房子,大儿子结婚那年,有一套房被征收了,换来的征地款还能够在城市里买套婚房,可是第二套房被征收时,随着房价的飙升,征房款只够付首付了,这让德克菲很揪心,为了能让二儿子有新房,德克菲几乎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还负债累累。
德克菲觉得,是房地产商害得她生活越来越苦,如果这几套房不被征收,如果不是炒作使房价猛涨,他们都能稳定而安逸地生活着。可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被逼得家破人亡。于是,德克菲便把房地产商告上了法庭,要求降低房价,使居民有所居,生活有所依。
在法院的调解下,房地产商补偿了购房所需要的余款,但是德克菲并没有闲着,在塞舌尔共和国,像她这样的人不计其数,德克菲的遭遇也是他们的遭遇,但大多数人采取的是逆来顺受的态度。
德克菲决心改变这种现状,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来回奔走,终于组织了二十户居民,去和当地政府谈判。谈判的场景,很快成了各种媒体电视的热点新闻,德克菲希望政府能限制房价的飙升,当地政府则认为,房价的推动是经济增长和居民购房刚性需要直接拉动的,是正常而合理的。谈判最终失败,这让德克菲意识到,仅靠当地政府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
接下来,德克菲和她的伙伴们便到中央政府请愿,在长达三十页的请愿书里,德克菲指出地方政府的无作为是房价飙升的始作俑者,她们希望能有一套法律来规范混乱的房地产市场。
德克菲的请愿,引起了塞舌尔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意识到,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来很可能出现国而不国,家无完家的动荡局面。
塞舌尔政府很快开始商议解决办法,经过一个月的商议,他们决定制定《房地产法》,以期规范混乱的房地产市场。
但是一部法律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塞舌尔政府找到德克菲,说明了原因,并表示在新法律产生之前,会出台一些条例,包括:征地前,房地产商必须以市场相应的价格补偿拆迁户,禁止地方政府抬高地价,禁止炒作房地产,国家保证居民有所居,但如果个人要买第二套房,必须将第一套房出售,凭出售合同方可再买新房等等。
包括德克菲在内的大多数塞舌尔居民,对中央政府出台的条例持赞同态度,许多地方政府也纷纷表示,将毫不犹豫地执行中央政府的决定,来确保国泰民安。
最新的情况是,《房地产法》已经起草完毕,进入了议会讨论阶段。
一间房子就可以让政府制定一部法律,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所有的政府行为,归根究底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很明显,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并不是德克菲有多大号召力,而是塞舌尔政府认识到了安有所居,活有所依对老百姓乃至对国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