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福生, 高 鸣
(湖南农业大学 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8)
粮食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粮食能源化加剧了粮食短缺,粮食安全受到严峻的考验。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和粮食作为金融衍生品的出现,粮食价格的波动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无论从种植面积、分布范围,还是贸易量来看,小麦是粮食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中美两国不仅是小麦主产国,也是世界小麦主要贸易国家。而日本不是主产国家,但是小麦进口量比较大。中美日三国之间小麦贸易是否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中国小麦价格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如何?如果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和替代性,那么是否可以利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错位波动来实现粮食安全?回答这些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当前,国内外对粮食价格波动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分析和影响分析上。Donald Mitchell分析了自2002年以来国际粮食贸易中粮食价格快速上升的因素和影响估计,他认为粮食价格的波动主要是由于生物燃料对粮食的需求,使粮食价格飙升,为避免与人争粮,鼓励建立单独的生物燃料生产,并采取补贴政策[1]。Maros Ivanic认为:粮食价格的波动使发展中国家贫困率发生变化,而近期的粮食价格大幅增加,使低收入国家整体趋于贫困[2]。Sandra Polaski讨论了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并建议多哈回合的协议应该对发展中国家有灵活性,使他们能够在中期和长期的时间范围内建立相关农业部门,以增加粮食供应,避免市场失灵[3]。VON Braun and Pachauri认为,世界农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需要重新定义农产品的供应和需求方程,由于生物燃料的飞速发展,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已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问题,应该在农民和投资者收益预期的调整下,减缓粮食价格弹性的波动[4]。朱信凯通过使用H-J模型检验了美国和加拿大对我国小麦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5]。张吉祥利用赫芬达尔指数分析了中、美、日三国的粮食贸易定价能力,并提出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的定价能力最低[6]。娄源功认为国际小麦贸易走向完全自由化是农业协议约束下必然的发展趋势[7]。王立清等认为有限管制使小麦国内价格对国际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8]。匡远配等实证分析了在粮食功能的多样化背景下,我国粮食供求价格弹性呈现出的新特点[9]。柴沁虎等提出中国木薯播种面积的短、长期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因此薯农不会扩大木薯的生产规模,发展木薯燃料乙醇促进我国木薯产业发展很难实现[10]。
综上所述,很少有学者从价格弹性角度来研究粮食波动问题。本文以小麦为例,将对中、美、日三国的小麦进出口的价格弹性进行实证分析,了解三国之间小麦贸易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为我国充分国家市场来促进小麦供求平衡,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借鉴国际小麦市场的波动性,规避国际市场风险,保障和提高国内小麦综合生产能力。
采用中点均值的弧弹性,小麦出口(进口)价格弹性系数为小麦进口(出口)量变动率与小麦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小麦出口(进口)交叉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为:A国家的小麦需求变化率的B国家的小麦价格变化率的比值。
本文数据均来自于世界粮农组织网数据库(表1)。由于数据难以获得,在不影响结果分析的条件下,我们将采用小麦的当地年均价格替代各国的进出口价格。此外,小麦进出口单位为:吨;小麦价格为:美元/吨。
表1 中、美、日三国小麦进出口价格弹性 单位:吨,美元/吨
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网数据库
我们将分别通过进口价格弹性、出口价格弹性、进出口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四个方面对小麦进出口价格弹性进行实证分析。
从图1我们可知,中美两国的进口价格都富有弹性且波动较大;日本除了在1992年振幅较大外,大部分年份都缺乏弹性。具体分析如下:
1.中国小麦进口价格弹性
中国小麦进口价格弹性在近20年中有15年的系数绝对值大于1,特别是1993年和2006年的系数绝对值更是大于了20(图1),这是因为:(1)本国小麦供不应求。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从建国以来都是由政府指定的粮食进出口公司垄断经营,严格控制进出口量,长期以来我国小麦供不应求,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进出口管理放松,特别是小麦进出口,缓解了供求压力。据统计,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小麦进口占同期全国粮食进口总量的近82%。(2)本国小麦品种结构单一。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的小麦产品在品种和质量上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使我国逐渐依赖国际市场以调节小麦消费的品种结构。据统计,我国进口的硬红冬占小麦进口总量的近80%。(3)粮食功能化增强。2002年,我国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充分利用陈粮,批准了4家企业为首批国家级燃料乙醇产业试点基地,随着“生物质能”在全国的推广,乙醇产量从2003年的7万吨,上升至2006年的100万吨,这使小麦消费量增加,同时小麦功能的扩大使得其弹性也相应增大。
相反,1991年、1998年、2003年和2007年小麦进口价格缺乏弹性,原因在于替代性的削弱。例如在1998中国的特大洪水灾害中,中国的小麦产量由1997年的12328.9万吨减少到1998年的10972.6万吨。粮食作物普遍减产,使小麦的可替代作用被削弱,最终导致我国小麦进口价格系数绝对值小于1。
图1 中、美、日小麦进口价格弹性折线图
2.美国小麦进口价格弹性
和中国相似,美国小麦进口价格弹性的波动也比较大,大部分年份的系数绝对值都大于1,这是因为:(1)小麦产量大。美国是小麦生产大国,且生产的小麦质量和数量都较高,足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对国际小麦市场依赖较小。(2)主要进口小麦面筋。美国进口的小麦面筋主要用于食品和酿酒,进口的低价小麦面筋在美国小麦市场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小麦面筋进口数量由1993年的12800万磅增加到1997年的17700万磅,进口量与国内生产量的比例也增加了近40%。另外,从表1中得知1998年的小麦进口价格弹性的绝对值较低,这主要是1998年年初美国小麦面筋进口量激增,严重的冲击了美国国内小麦面筋产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为保护本国利益,对出口小麦的国家实行了配额制度,由于宏观经济的干预,导致1998年美国小麦进口价格弹性系数值较低。而进入21世纪后,由于生物质能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美国小麦进口在2002年和2007年呈现出缺乏弹性的特点。
3.日本小麦进口价格弹性
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从表1我们得知,日本小麦进口价格弹性绝对值在大部分年份中都小于1,原因在于:(1)刚性需求。日本的小麦生产量较低,而日本居民饮食以小麦为主。据统计,1999年中国的小麦生产量为11388.01万吨,而日本生产量仅58.31万吨。(2)恩格尔系数持续降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持续上升,则粮食支出的收入弹性就随之减弱,造成了小麦进口价格的弹性持续走低;(3)宏观经济干预。2005年至今,日本通过关税和税率配额的途径,对进口小麦提价,然后才准许进入国内小麦市场,为了杜绝超配额的小麦进口,日本政府制定了超配额的小麦进口税,正是由于政府的严格把关,日本的小麦进口价格缺乏弹性。
1990~1991年,日本的进口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大于1,这是由日本消费者对小麦的价格预期造成的。1990年的小麦进口量比1989年减少了近10万吨,消费者预期未来小麦价格会进一步上升,因此这两年的小麦购买量不仅未减少反而略有增加;2002~2004年间,日本小麦进口价格弹性波动较大,且富有弹性,引起的原因主要在于:(1)小麦粮食功能化增强。按照弹性理论,这意味着弹性的变大。对小麦的需求不仅是饮食部分,而且工业、能源业都对其有需求。(2)政府的干预。日本于2000年实行了“收入稳定基金计划(ISF)”和“水稻改种计划”,即,鼓励国内企业研制高产优质的小麦,给予生产小麦的农户优厚的补贴。据统计,2002年,日本稻田改种小麦的面积有近11.5万公顷。为了应对国际粮食安全问题,日本还成立了一个“粮食供应稳定组织”,以负责管理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应急储备。国内供应的增加将减少对国际小麦市场的依赖,进而导致进口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从图2中,我们得知,中日的弹性系数值波动较大,而美国则呈现出平稳的波动特征,但和中国每年都富有弹性相反,美国出口价格大部分年份缺乏弹性。
1.中国小麦出口价格弹性
从表1我们可知,近20年,中国小麦出口价格弹性不仅波动剧烈,且富有弹性。原因如下:(1)小麦产量增加。1989年,中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其涨幅达到了45%左右,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以至于小麦的产量在持续增长,本国小麦生产的富余形成了出口增加的空间,据统计,1990年的小麦出口量是1989年的2.5倍。1995-1999年阶段,中国粮食作物持续增收,这也为稳定出口价格弹性奠定了基础。(2)粮食政策与举措。2002年以来,政府实行惠农政策、粮食价格补贴、取消了农业税和提高粮食价格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措施致使小麦出口价格弹性较大。(3)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不断飙升,这也提高了我国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从而使粮食持续丰收,进而中国小麦出口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
2.美国小麦出口价格弹性
美国的小麦出口价格缺乏弹性,仅有少数年份有较大波动,原因在于:(1)充足的小麦供给。美国的小麦生
产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还有更多的部分用于出口,这也跟美国的资源禀赋条件相关。当今全球小麦的产量在持续减少,但美国出口的小麦却呈现波动性上涨趋势。据统计,1999年小麦产量比1990年减少了1172.67万吨,但出口量却增加了88.85万吨,这也说明了美国的小麦出口形成了刚性。(2)国内外小麦价格的波动。1996-1999年间,美国小麦价格不断下降,而这段时间内,国外市场的小麦价格却不断上涨,这也为美国小麦出口量的高企提供了保障;相反,2005年,美国的出口价格弹性波动较大,呈现出富有弹性的特点,这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使美国小麦的产量有较大的波动。此外,小麦的利用领域拓宽,也使美国的出口价格弹性值有较大的波动。
图2 中、美、日小麦出口价格弹性折线图
3.日本小麦出口价格弹性
日本受资源禀赋的限制,该国的小麦出口量一直较少,但是近年来,日本通过政府的干预以及小麦的加工技术,正在发展转口贸易。为了这项贸易的顺利展开,政府对用于出口的进口小麦实行价格保护,不收取任何费用。日本主要是出口小麦制成的面粉,据统计,2003年,日本出口面粉共有近33万吨,主要出口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因此,在出口价格弹性的数据中,小麦出口弹性的波动较大,且绝对值均大于1。
中国和美国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相似,因此,在此处的比较分析中,我们仅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小麦进出口价格弹性的异同。
1.中美两国的比较
在出口方面,中国的出口价格弹性值波动较大,而美国的出口价格弹性绝对值不仅较小且缺乏弹性。这是因为美国由于地广人稀,粮食出口形成刚性,其中优质小麦出口量较大,主要出口亚洲和中东地区。中国的小麦出口主要是以低价的小麦为主,由于价钱低廉,出口量持续增多,主要出口东南亚各国。
在进口方面,中美两国的小麦进口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多富有弹性,尤其是近些年更为明显。原因主要在于:(1)小麦的可替代性加强。由于各国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小麦的可代替品也随之发展,人们对小麦的依赖程度也在减弱,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成为小麦较为主要的替代品。(2)小麦用途的广泛性增强。全球生物能源计划的实施使生物能源的原材料开始日益挤占粮食供应量,中美两国都建立了乙醇汽油加工厂,大量的小麦被用于能源工业的生产,严重的影响到了小麦的需求量。(3)小麦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减弱。生活必需品具有较小的价格弹性,而由于替代品的增多,小麦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地位也在不断削弱,这意味着小麦的价格弹性将逐渐增大。此外,中美两国是小麦生产国,能提供足够的小麦满足本国的小麦需求,所以小麦进口价格弹性较大。
2.中日两国的比较
在出口价格弹性上,中日两国小麦出口价格富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原因主要是:(1)日本正在发展粮食的转口贸易,通过对粮食加工,然后出口,这样的贸易方式使日本粮食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中国通过发展农业技术,提高了小麦生产量,而且廉价的小麦对出口更有竞争力。
进口价格弹性呈现了缺乏弹性的特点,但日本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远远小于中国,且大部分都低于1,这表示日本小麦市场更依赖于进口,原因在于:(1)资源禀赋的束缚。中国的优质小麦产量在持续增长,减少了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而日本人多地寡,且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持续减少,国内市场上的小麦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2)日本政府对国内的小麦市场积极干预,通过进口控制和小麦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使国内的小麦价格大大的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导致国内小麦依赖性更强。
在此,我们选取中美两国为例计算中国的小麦需求量对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其中中国的小麦需求量为中国的小麦产量加上小麦净进口量,而美国小麦价格则如前所述。利用公式我们得结果如表2:
可以观察得到中国小麦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就整体而言其绝对值小于1,而符号则正负参半。说明美国的小麦价格对中国的小麦需求影响较小,且影响的方向不明。而又由于我国的小麦总需求可分为自给自足部分和进口部分,且美国价格对这两部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中国小麦总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特征可通过自给自足部分交叉价格弹性与进口部分交叉价格弹性得到说明。
1.中国小麦进口与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
观察中国小麦进口量对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可知其绝对值多大于1,且符号以负号为多。说明美国小麦价格对中国小麦进口量有显著影响,且受供需规律的作用,呈美国小麦价格上涨,中国小麦进口量下降的态势。这是因为中国的小麦多进口于美国,从而美国的小麦价格变化对中国的小麦进口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国小麦自给自足与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
从表2中可知中国小麦自给自足量对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其绝对值大体上偏小且在相当的年份小于1,而符号多为正。这反映了美国的小麦价格对中国小麦需求中自给自足部分影响较小。这正是因为中国政府极端重视粮食安全,在小麦生产领域已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进而小麦的国内生产和向国外进口两种生产方式之间的替代是不明显的,所以美国小麦价格对中国小麦自给自足部分影响也不明显。
综上,中国的小麦总需求由本国自给自足与进口两部分组成,且进口部分远小于自给自足部分,则本国的小麦需求中自给自足的部分占据了绝度的份额。而美国的小麦价格对这两部分的影响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其对中国小麦的进口影响显著,且多为负向影响;而对中国小麦自给自足部分影响则较小,且部分为正向影响。两股力量综合的结果就是中国小麦需求对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弹性在整体上绝对值小于1,而在符号上则正负参半。
表2 中国小麦与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表
注:数据由世界粮农组织网数据库整理
经以上具体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进口方面:中美两国小麦进口价格都富有弹性,但中国的该项指标波动较大,而日本小麦进口价格缺乏弹性且波动较小。(2)出口方面:中日小麦出口价格富有弹性,而美国则呈现出平稳的波动特征,和中国相反,美国出口价格大部分年份缺乏弹性。(3)进出口弹性比较比较:a.中美两国由于小麦结构的原因,出口呈现相反的弹性波动趋势,美国缺乏弹性且波动较小;而两国在小麦进口价格由于替代性和用途增强等原因,都呈现出富有弹性特点。b.由于日本发展转口贸易和中国农业技术的提高,中日两国在小麦出口价格上都富有弹性;但由于日本资源禀赋的束缚与对小麦市场的积极干预,使日本小麦进口价格缺乏弹性,且系数值远低于中国。(4)交叉价格弹性:在中国与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弹性和中国自给自足的小麦与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的联合作用下,中国小麦需求对美国小麦价格的交叉价格缺乏弹性,即美国的小麦价格对中国小麦需求影响较小。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建立国际粮食吞吐机制和粮食价格监测体系,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并适时预测粮食价格波动情况,并分析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利用市场自发调节与宏观调控双管齐下,减缓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对我国粮食价格的影响。(2)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向现代化、集约化、科技化、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和两型化的农业经济增长转变,确保粮食进出口价格相对稳定。(3)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根据国内外粮食结构情况,对国内缺乏的品种进行粮食补贴,进一步健全耕地保护制度、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粮食进出口保护等政策和制度,保障我国粮食安全。(4)稳健的推进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技术,严格控制过度生产燃料和生物柴油,加强国际粮食交流和合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DONALD MITCHELL.A Note on Rising Food Prices [J]. The World Bank,2008,(2).
[2] MAROS IVANIC. Implications of Higher Global Food Prices for Poverty in Low-Income Countries [J]. The World Bank,2008,(4).
[3] SANDRA POLASKI. Rising Food Prices, Poverty and the Doha Round[J].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08,(5).
[4] VON BRAUN J, PACHAURI R K. The Promises and Challenges of Biofuels for the Po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06.
[5] 朱信凯.中国与美国加拿大小麦贸易中的价格关系[J].统计研究,2010,(9).
[6] 张吉祥.我国粮食国际贸易定价权的风险分析[J].调研世界,2009,(6).
[7] 娄源功.农业协议约束下的中国小麦贸易自由化研究[J].商业研究,2002,(11).
[8] 王立清,杨宝臣,苏云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影响的研究—以石油、小麦、大豆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1997,(6).
[9] 匡远配, 胡秀琴. 我国粮食供求价格弹性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讨,2010,(2).
[10] 柴沁虎,申 威,张阿玲,韩维建.中国木薯产业的供给价格弹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1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 胡非凡,施国庆.世界主要粮食贸易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J].求索,2007,(1).
[13] 魏振香,李伟娟,李 南.影响我国小麦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