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图书馆编目业务重组与发展

2011-11-20 11:34赵晓芳常州大学图书馆江苏常州213164
图书与情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编目岗位图书馆

赵晓芳 (常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州 213164)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快速发展及图书馆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愈加明显等变化趋势,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手段、业务流程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图书馆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集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信息资源于一体的现 代化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的编目、流通、利用、储藏到数字资源的存储、整理、加工、服务,都需要有信息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业务工作依赖于计算机完成。所有这些变化使得图书馆的业务与服务建设面临着不断的重组需求,不断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有效重组业务与服务,是图书馆界关注的一大问题。RFID技术是近年来图书馆应用和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在概述RFID及其在图书馆界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图书馆编目业务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分析了RFID环境下图书馆编目业务重组的必要性、图书馆编目业务的重组方式及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

1 RFID及其与图书馆

RFID是无线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也称电子标签,由于其具有读取速度快、信息存储量大、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因而RFID技术在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动物身份标识、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道路自动收费、城市一卡通、高校手机一卡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门票、成都的24小时放射源监控等均采用了RFID技术。

1.1 RFID在图书馆界的应用与研究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RFID技术逐渐走进图书馆,并开始成为一些国家地区图书馆的主要馆藏识别方式,世界上最早率先使用的是HF RFID(高频RF ID技术)。1998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首先在Bukit Batok社区图书馆率先使用 HF RFID。[1]2000年之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开始尝试使用RFID去解决馆藏文献的管理和提供存在的人工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国内,深圳图书馆是国内大规模全面采用RFID技术的首家大型综合图书馆,经过精心准备,深圳图书馆于2006年7月试开新馆之际全面启用了“RFID文献智能管理系统”,从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ID标签和阅读器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词条等传统设备,而实践和事实证明,“RFID文献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可行的,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等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和服务效率。[2]深圳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受到了图书馆界同行的极大关注,也吸引了一大批图书馆紧随其后进行实践,如集美大学图书馆(2006年)、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2007年)、陕西省图书馆(2010年)等,仅以远望谷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馆应用为例,据该公司人员称,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18个省(县市)公共图书馆,24所高校图书馆。[3]

RFID取代条形码技术是大势所趋,我国图书馆界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术研究,如蒋大伟等[4][5][6][7]研究了RFID 带给图书馆的管理优势,时洁等[8][9]研究了 RFID 带给图书馆的问题,杨明华等[10]则通过结合RFID在自己所在图书馆的应用,探讨RFID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我国学者对RFID背景下的图书馆业务重组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孙玉鹏研究认为,RFID给图书馆的编目、典藏、流通岗位具有很大的影响,RFID技术影响下传统图书馆的岗位前移,更接近一线服务读者,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岗位将向横向、纵向拓展;[11]刘传玺等则在分析导入RFID技术后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基础上,以RFID技术的特点为主线,结合图书馆业务工作固有的特征对图书馆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提出了部门重新设置、加强各部门功能的图书馆整体业务员重组办法,并通过馆员、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重组下预期达到的效果。[12]但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到,尽管我国学者或从RFID带给图书馆的优势与挑战进行理论研究,或从RFID的实际应用进行经验总结,或从RFID环境下的图书馆业务组合进行理论探索,但对RFID环境下影响最大的也是传统图书馆最重要业务工作之一的图书馆编目工作并没有进行详细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研究空白,对基于RFID的图书馆编目业务重组与发展进行初步探索。

1.2 RFID对图书馆编目业务的影响

RFID通过在图书馆界的几年应用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因其彻底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向现代数字图书馆转变的诸多障碍,对于工作流程、馆员业务水平等有着一定的改变与新要求,因此,RFID对图书馆业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对图书典藏、图书编目、流通服务岗位、读者身份识别、图书排架等的影响,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图书馆编目工作。目前,我国图书馆的编目工作主要有两种模式,即传统的图书馆内部编目与新兴的图书馆外包编目,且随着外包编目业务的逐渐成熟与更加成本最小化,外包编目现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重视与接受,但RFID的出现与引入将对这两种编目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管是传统的内部编目还是外包编目,编目的工作业务较之前将更加复杂,除按照一定的编目类别规则进行相应的编目分类外,还需为编目的书粘贴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上号、输入RFID图书管理系统。其次,在业务分工上,长期以来,图书馆业务流程基本是以实体的文献流动顺序来划分的,这种以“物质流”划分的部门设置尽管从传统纸质文献的采访、编目、流通、收藏、保护等角度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由于其业务的分工明显,使得部门之间的服务空间相对封闭,不利于RFID环境下的读者服务工作,同时,RFID的引进使得读者可以自助借还,传统图书馆中最主要的流通工作将消失,而流通岗位的消失则必然会致使编目人员的业务分工更加复杂,即需编目人员承担更多的图书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2 基于RFID的图书馆编目业务重组

2.1 基于RFID的图书馆编目业务重组必要性

图书馆是社会知识、文化的交流平台与储存中心,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信息技术是最有力和最直接改变图书馆工作和组织建设的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并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外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馆服务更是逐渐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方式,对内的业务活动中,传统图书馆的一些规范、准则、流程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同理,RFID的出现与应用,使得智能借还成为可能与读者方便查找、借阅的同时,图书馆内部的编目流程、图书管理等受到了影响,但为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与效益,图书馆就必须要适应这些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与冲击,对内的组织、改革、重组就势在必行,因此,RFID对图书馆影响最大的编目业务就须进行一定的业务重组,并在重组中谋求新的发展。

2.2 基于RFID的图书馆编目业务重组途径

图书馆业务重组属于图书馆范式演变之一,它是某一阶段图书馆多个方面范式演变的集中体现,如图书馆技术水平的提高、服务理念的更新、管理体制的进步等范式变化经过一定的积累必然导致图书馆业务的重组,根据陈书华、陈能华学者的研究,目前图书馆业务重组所处在第3次范式演变中,即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以致图书馆业务的重新构建不能满足于以往技术上的修修补补而必须进行深层次、全面的重组。[13]

(1)编目业务技能的重组。传统图书馆的编目技能,主要是中图法等分类规则、标准、著录技能的检索与掌握,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得编目人员还须具备较强的数据库检索能力、分类标引能力与计算机使用能力等技能,但基于RFID的编目则要求更高,即编目人员还须具有完成标签转换装置将数据信息写入电子标签的技能。

(2)编目业务流程的重组。RFID系统实施充分发挥新技术的能力,极大地优化传统对外服务模式。而对于编目环节却需要额外增加工作流程,如粘贴标签、转换数据、校验数据,编目工作量明显增加,因此编目流程的整合重组尤为重要。

(3)编目业务岗位的重组。RFID的应用使得图书馆服务岗位全部前移,甚至有学者提出,在办公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传统图书馆全部的岗位都可以移至读者服务第一线,[14]编目流程的重组变化,编目业务岗位便也需根据新环境下的流程进行一定的重组。

(4)编目业务范围的重组。RFID使得图书馆服务向横向与纵向同时发展,美国得克萨斯州Frisco公共图书馆采用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该公司的图书馆业务部主任Bob Marland认为采用RFID系统的图书馆可以重新调整管理人员与读者人数的比例、节省开支,使更多的馆员从传统的管理工作转向为读者服务或进行其他增值服务。[15]但很显然,这种高效的服务是建立在RFID与一定业务科学的划分基础上的,但综上可知,RFID影响下,图书馆编目的技能、业务流程、岗位等均发生着一定的重组变化,编目业务范围也将进行一定的重组变化,重组后的编目业务既包括传统编目业务中的分类、信息编制等,还包括电子标签粘贴、上下架、自助借还机的流通及读者学科咨询等业务。

3 基于RFID的图书馆编目业务发展趋势

(1)编目业务趋向智能化。RFID使得图书的流通、查询、借阅等均可通过计算机等来查找完成,24小时图书馆更是将RFID运用到图书馆的多空间、多时间服务中来,减少了大量的人力投入,因此,图书馆的编目及其它工作与服务更加呈现智能化趋势。

(2)编目馆员的业务职责趋向宽泛化。RFID影响下图书馆业务向智能化转变,所有的岗位也都前移向一线服务岗位转移,流通部、期刊部的消失将是现实,这样不仅适应了部门精简的要求,而且将更符合RFID系统的工作特点。于是,图书馆编目人员将承担更多的业务职责,除上述的编目、分类、流通、维护外,可能还需承担一定的读者服务、活动策划等工作。

(3)编目馆员发展趋向学科化和服务化。RFID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员因要承担较多的一线服务工作,使得图书馆编目员向读者直接提供服务的趋势更加明显,另外,因面对读者并解决他们所学的学科化知识咨询等问题,因此,RFID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员的发展也将向学科化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不是简单地用它来取代条形码,要充分发挥RFID的技术特点,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工作、部门划分结构,其中编目工作更是这些组合与改变中的重点,从内容和形式上创建全新的业务工作模式,但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在图书馆使用,如关联数据等,这种业务重组还需紧跟技术与时代的需要,及时创新,提高为读者服务的工作效率。

[1]Sung Kuan.What Went Right&What Went Wrong with RFID–The National Singapore Library[EB/OL].[2009-02-18].http://www.zlb.de/aktivitaeten/bd_neu/heftinhalte 2006/Betrorg080906.Pdf.

[2]吴唏,甘琳.迈向智能化图书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创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6):65-67.

[3]远望谷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EB/OL].[2009-02-18].http://solution.rfidworld.com.cn/2011_04/5e442e9e8920d8ae.html.

[4]蒋大伟.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100.

[5]汤肖锋.RFID在世界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J].集成电路应用,2010,(4):32-34.

[6]吉亚莉.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与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4):104-105.

[7]蔡孟欣.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91-94.

[8]时洁.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J].现代情报,2009,29(12):75-81.

[9]王永东.RFID高频与超高频在图书馆的应用比较[J].图书馆论坛,2010,30(2):81-82.

[10]杨明华等.图书馆在应用RFID时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汕头大学图书馆RFID项目的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1,31(1):79-81.

[11][14]孙玉鹏.基于RFID技术的大学图书馆业务重组与岗位变更[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50.

[12]刘传玺等.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J].图书馆论坛,2008,28(5):68-70.

[13]陈书华、陈能华.我国图书馆范式演变与业务重组[J].图书馆建设,2001,(4):16.

[15]马漫江.RFID系统对图书馆员的影响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9):26-27.

猜你喜欢
编目岗位图书馆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浅析新时期图书馆编目工作创新
浅析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
图书馆
谈新形势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优化措施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