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的话 从“文化视角”研究文学,在把文学现象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置于纷繁的文化关系中加以解释时,我们对鲁迅早年就曾谈到过的文化的偏至现象应给以充分的关注。作为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偏至”是一个必然的现象,不仅文化各科“每不即于中道,甲张则乙弛,乙盛则甲衰,迭代往来,无有纪极”(鲁迅《科学史教篇》),而且不同时代文化发展的侧重面、文化发展重心的选择也往往会“以矫往事而生偏至”(鲁迅《文化偏至论》)。要从“文化视角”研究文学,要使文学研究的切入角度和所采用的方法与该时段文学相契合,我们对该时段文化偏至所导致的文学的特殊性就应该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在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来就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得到自足性的发展。文学虽随政治形势变化而呈现不同态势,但却始终未能避开政治化“浪潮”的裹挟。二十世纪文学的发展,确实时时受制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与氛围,这不仅体现在许多文学作品所表露出的在题材上的政治化特征,在题旨上的意识形态化倾向,而且全面体现在整体的文学目的和文学观念上。政治化思潮影响和制约着二十世纪大多数年代文学的基本走向。从二十世纪的特殊性出发,由这个阶段文学在总体上的明显的政治性特征所决定,选择从政治文化这一角度来观照二十世纪许多时段的文学,可以看出一些从其他角度所难以看出的问题,揭示出其他角度所难以揭示的更为接近该时段文学本质的特征,得出一些从其他角度难以得出的结论。
我们在“文化视界”栏目的第七期发表的两篇论文,都是试图从不同时段文化偏至的语境中找寻该时段文学现象产生的缘由,选择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观照文学,并由此使不同时段文学现象获得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李玮的《政治文化话语体系的“衍生”和“省略”——论“纯文学”话语体系中三十年代文学历史面貌的呈现》,通过“检讨”八十年代以来对于现代文学史的重新叙述,尤其是对三十年代文学的重新叙述,反思八十年代以来为“反拨”、“唯政治论”而使用的“纯文学”话语体系参与文学史构建的“历史限度”。论文指出了八十年代以来“纯文学”话语体系对于三十年代文学的“误读”和“遮蔽”,分析了这种“误读”和“遮蔽”所隐含的两个不同时段基于各自文化偏至的语境所形成的不同的文学思路。沈杏培、姜瑜的《政治文化主导下的“文革”叙事——论新时期之初“文革”叙事的限度及作家心态》从政治文化角度切入新时期初期的“文革”叙事,分析具有高度意识形态性的政治文化如何影响作家的创作心理,如何规定“文革”叙事的限度与叙事特征。论文指出,主流的政治文化话语通过决议、文件对“文革”进行历史定性与政治定位形成对“文革”认识和讲述的规范,从而影响着作家“文革”叙事的限度和深度;政治文化对“文革”叙述方向性的要求和强迫式的建构规范影响了作家的创作心态以及“文革”叙事的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