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金 王小宁 李武志
摘要:以前期收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林朵林场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优树成熟种子为材料,进行光皮桦优良家系育苗试验。通过统计分析42个优良家系4个月苗龄的苗高、地径2个生长性状指标的差异,发现各家系苗期分化明显,苗高、地径差异显著,经苗期评价,初选30、39、17、35、19、32、20、2、7、27、42这11个为优良家系,其苗高分别超过了群体平均值的49%、46%、29%、28%、24%、22%、23%、21%、20%、20%、17%;地径分别超过了群体平均值的22%、4%、3%、18%、8%、19%、17%、11%、19%、16%、10%。这个结果可为广西地区发展光皮桦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光皮桦;家系;苗期
中图分类号:S792.159;S72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6-3338-04
Preliminary Seedling Report of Excellent Betula luminifera Pedigree
LIU Guang-jin,WANG Xiao-ning,LI Wu-zhi
(Experimental Centre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ingxiang 532600, Guangxi, China)
Abstravt: Seedling experiment of Betula luminifera H.Wink. was conducted using mature B. luminifera seeds collected from Tiane county, Linduo tree farm as mater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eedling height and diameter of 42 excellent families after four months growth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42 pedigrees in seedling height and diameter. The seedling height of the selected pedigrees 30, 39, 17, 35, 19, 32, 20, 2, 7, 27, 42 was 49%, 46%, 29%, 28%, 24%, 22%, 23%, 21%, 20%, 20%, 1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average respectively, and the seedling diameter was 22%, 4%, 3%, 18%, 8%, 19%, 17%, 11%, 19%, 16%, 10%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averag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 luminifera in Guangxi.
Key words: Betula luminifera H.Wink.; pedigree; seedling stage
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H.Wink.)属桦木科(Betulaceae)桦木属(Betula L.)落叶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流域以南的亚热带阔叶林区,其水平分布在北纬23°-34°、东经101°-119°的区域,垂直分布于海拔500~2 500 m的山地[1,2];由于其材性好、用途广,又是速生丰产乡土植物,现已成为我国南方山区珍优阔叶树种[3],在华南与西南地区广泛种植,已成为当地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4]。陈家兴等[5]对云南省富源县生长的光皮桦进行生长规律研究后指出,光皮桦生长20年达到成熟龄,周期长,大大阻碍了优良遗传变异的固化利用,因此苗期早期选择是必要的。而针对光皮桦早期选择的研究报道还不多见,郑仁华等[6]在福建省选择101株光皮桦优树,估算三年生树高、胸径的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并以三年生树高为主要指标,初步选出了12个优良家系和31株优良单株;江瑞荣[7]分析了光皮桦24个家系苗期的变异性,以苗高为主选指标并兼顾地径,初选出了3个较优的家系,其苗高遗传增益分别达到了13.9%、13.2%和7.6%。赵志刚等[4]分析了广西、贵州、福建、云南、四川5个省(自治区)光皮桦12个种源在苗期(20个月)的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性状,初步选择出适合在黔西南发展的3个优良种源。本研究对42个光皮桦家系在苗期的苗高、地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苗期评价筛选优良家系,为营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光皮桦示范林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苗圃,该地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1°57′、东经106°47′,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气候湿润,年平均温度21.5 ℃,极端最高温39.8 ℃,极端最低温-1.5 ℃,≥10 ℃的年活动积温为6 000~7 600 ℃,全年日照时数在1 218~1 620 h,年降水量1 200~1 400 mm,干湿季节明显,4~9月为雨季,空气相对湿度80%,年蒸发量1 200~1 600 mm,年有霜期3~5 d,适宜热带、南亚热带阔叶树种生长。
1.2材料
试驗所用光皮桦种子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林朵林场的光皮桦优树,编号记录,冰盒保鲜带回实验室,于10 ℃低温冰箱内保存。
1.3育苗试验
2009年7月进行光皮桦育苗试验,采用苗圃育苗床进行播种,播种基质配比为砂子∶腐熟肥料∶黄心土∶火烧土=4∶3∶1∶2,混匀,用0.3%~0.5%(m/V)的KMnO4溶液进行基质消毒,消毒后3 d内播种。播种时均匀撒播种子并覆土,以种子能见度达70%为宜,在充分淋水后覆膜。注意苗期病虫防治、幼苗管护,播种5 d开始萌芽,此时立即喷等量式波尔多液1次,15 d后再喷1次,以后每周喷1次,50 d后用营养杯进行移苗,加强苗期管理,用1%多菌灵、1%甲基托布津轮流喷药;移栽网袋基质为黄心土∶熟磷肥=500∶1,混匀。
在2009年12月,各家系随机选取30株苗木,分别测量苗高、地径,重复2次,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8]。方差分析分别采用单点离差平方和分解(SS=SSA+SSB+SSE)和多点离差平方和分解(SS=SSA+SSB+SSC+SSA×B+SSB×C+SSA×C+SSE)方法;聚类分析采用组间平均联结法,距离的计算采用欧氏距离平方法,公式为:
S2 = ■(xi-yi)2,
式中,P为样本数,xi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i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2结果与分析
2.1光皮桦家系苗期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光皮桦优良家系苗期观测结果见表1,由于光皮桦在苗期的抗性差,易遭病虫危害,所以对幼苗病害观测设感病严重、轻微、无病害感染3个等级,从表1可见,家系13、18、24、31、34、36为轻微感病;家系11感病严重,其50%的幼苗染病;其余的35个家系无病害感染。
由于光皮桦在夏季播种,此时环境的水、热充足,使种子萌芽快而整齐,在播种5d后即开始萌芽,播种15 d后萌芽完全。家系2、11、13、17、20、22、24、31、34、37、42萌芽迅速、整齐,萌芽率高于80%,其中家系34、37、42的萌芽率最高,达95%,家系11、17次之,萌芽率为90%。家系5、6、7、9、10、23、28、30、33、35的萌芽率低,不超过30%,其中家系10仅为15%,是萌芽率最低的。
对光皮桦家系苗高的测定结果表明,42个家系的苗高平均为17.2 cm,其中家系30、39的苗高最高,分别为25.7、25.1 cm,分别超出了群体平均值的49.4%、45.9%;家系11的苗高最矮,仅为9.2 cm,为群体平均值的53.5%。家系1、3、4、6、9、11、13、14、18、21、23、24、25、26、28、31、33、34、37、38的苗高低于群体平均值,家系2、5、7、8、10、12、15、16、17、19、20、27、29、30、32、35、36、39、40、41、42的苗高高于群体平均值。对42个光皮桦家系的苗高进行方差分析,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家系间的苗高分化明显,经苗期选择、评价可获得优良的遗传变异,从而可筛选优势家系,有利于尽快推广应用。
对光皮桦家系地径的测定结果表明,42个家系的地径平均为2.01 mm,以家系5的地径最大,为2.68 mm,超出了群体平均值的33%;家系11、24的地径最小,分别为1.12、1.15 mm,分别为群体平均值的55.7%、57.2%。家系1、2、5、7、9、10、12、13、15、16、17、19、20、22、27、28、29、30、32、35、36、39、42的地径高于群体平均值,家系3、4、6、8、11、14、18、21、23、24、25、26、31、33、34、37、38、40、41的地径低于群体平均值。对42个光皮桦家系的地径进行方差分析,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家系间分化明显。
2.2光皮桦家系苗期生长性状聚类分析
以光皮桦苗期各家系的苗高、地径2个主要性状因子为变量,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先将各指标数据标准化,以欧氏距离为准则,对42个家系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并作出聚类树状图(图1)。综合苗期的苗高、地径主要生长因子,光皮桦42个家系可聚为三大类,第一类有家系2、19、17、35、20、7、42、27、30、39、32,为优势家系;第二类有家系1、9、36、28、10、12、29、5、8、15、40、16、41、26,为正常家系;第三类有家系3、6、37、38、13、14、22、31、18、25、23、33、4、21、34、11、24,为较差家系。
根据生长4个月的光皮桦42个家系的苗高、地径测定结果,结合苗高、地径的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初选家系30、39、17、35、19、32、20、2、7、27、42等11个为优良家系,其苗高分别超过了群体平均值的49%、46%、29%、28%、24%、22%、23%、21%、20%、20%、17%,其地徑分别超过了群体平均值的22%、4%、3%、18%、8%、19%、17%、11%、19%、16%、10%,表明家系30、39、17、35、19、32、20、2、7、27、42的苗期苗高、地径两个主要生长性状表达较好,为优良家系。
3小结与讨论
光皮桦种子在成熟期因受气候条件影响,于不同海拔、坡向与采种年份,种子的成熟期会出现差异显著的情况[9],这对种子萌芽率和苗木培育影响较大。对42个光皮桦家系种子萌芽率的研究发现,家系5、6、7、9、10、23、28、30、33、35的萌芽率不超过30%,这或许与种子成熟期判定有关。家系30的苗期表型最好,苗高超出群体平均值的49%,地径超出群体平均值的22%,为最优势家系,但其萌芽率较低,仅为20%;家系7、35的萌芽率也较低,分别为30%和20%。因此,家系7、30、35种子的成熟期判定还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光皮桦苗期抗性差,易感染病害,试验发现家系11、13、18、24、31、34、36出现病害,家系2、7、17、19、20、27、30、32、35、39、42等的抗性强,无病害出现;但光皮桦大规模育苗难度较大,应加强苗期管理,播种基质必须消毒,及时喷药,如较大规模染病,要及时清除,重新育苗,避免交互传染。
遗传改良的目标是选择优良遗传变异,并加以固定利用;人们总是期望在幼龄时期生长最好的树木在成年期也是最好的[10,11]。郑仁华等[6]对光皮桦101株优树的三年生子代测定估算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46和0.327,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31和0.291,据此初步选出了12个优良家系和31株优良单株,表明开展光皮桦早期选择是有效的。赵志刚等[4]对广西、贵州、福建、云南、四川5个省(自治区)12个种源的光皮桦,分别在生长8个月和生长20个月进行了苗期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性状的比较,结果生长8个月的以种源1、2、3、9生长较好,种源5、7、11、12生长较差,其中种源7最差;生长20个月的以种源1、2、3、4、9为生长良好种源,5、8、11、12为较差种源,种源7为最差。生长8个月的与生长20个月的结果高度一致,表明优势种源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生长表型最好,反映出各观测性状具有延续性,这对开展苗期早期选择与光皮桦林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根据生长4个月的42个光皮桦家系的苗高、地径方差分析结果,结合苗高、地径的聚类分析结果,初步选择家系30、39、17、35、19、32、20、2、7、27、42为优良家系。但由于光皮桦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多种生长性状表达不确定;此外,苗期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各家系生长性状表达的影响很大。因此,这个阶段性结果还有待今后深入研究以认定。
参考文献:
[1] 陈存及,陈伙法. 阔叶树种栽培[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13-315.
[2] 吴子诚,王乐辉. 光皮桦选择群体特征和改良技术[J]. 四川林业科技,1996,17(4):6-8.
[3] 钟建军,方水强,吴友军. 光皮桦的综合利用价值及育苗造林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 15(20):104-105.
[4] 赵志刚,杨成华,田维华,等. 黔西南光皮桦种源早期选择[J]. 种子,2009,28(11):30-32.
[6] 郑仁华,邹绍荣,杨宗武,等. 光皮桦优树子代性状遗传变异及选择[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2):44-48.
[7] 江瑞荣. 光皮桦优树子代家系苗期变异及选择[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4):31-33.
[8] 沈熙环. 林木育种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56-70.
[9] 冯建民,何贵平,骆文坚,等. 光皮桦采种育苗技术[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1):59-61.
[10] 杨秀艳,季孔庶. 林木育种中的早期选择[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2):6-8.
[11] 张应中,赵奋长,李福明,等. 湿加松F1杂种家系年度生长相关及其早期选择[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2(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