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 何宝兰
“扶花助苗”是学校转化后进生的一种创新实践。所谓“扶花助苗”,即学校每位教职员工确定学生中的扶助对象,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帮助,让学生享受更加优质、精细化的教育。
张一是一名典型的“三差生”:
家庭环境差——监护人频繁更换:上幼儿园前,由父母共同监护;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期间,父母闹离婚,基本上由爷爷奶奶监护,两位老人对他百依百顺;小学高年级时,父母离婚,转由父亲监护。张一常说:“我和家里人没有感情。”
在校表現差——上课讲话,喜欢搞恶作剧,逃课、逃学、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与人交流时,态度生硬冷漠,看人时总是翻着白眼,斜视他人;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基本拒绝接受。
学习成绩差——小学六年“只认识了箩筐大的几个字”(张一妈妈语);进入初中,他便放弃了所有学科的学习,至今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
根据张一的具体情况,我把他分到语文老师的辅导名单里,决定用阅读法对他展开“助苗”行动,并制定了总的原则:不批评,只表扬,最多只提希望。
深入交流,架起信任的桥梁
张一感情单一,问他在家里最喜欢谁时,他说是奶奶,理由是“奶奶经常给我钱”。而张一母亲的回答却是:“张一身上的许多毛病都是奶奶用钱给惯出来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请来了张一的母亲。母亲说张一是跟他父亲一起生活的,其父下岗后,白天在家做卤菜,晚上到大排档去卖,生活很艰苦。而张一却总是趁机溜入网吧,整夜整夜地上网玩游戏。我及时向张一母亲提出了建议:父亲没时间管,可让张一同母亲一起生活;张一学习基础差,进取心不强,可用阅读法促使其转变。接着,我又叫来了张一,当着家长的面,认真分析了他的长处,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老师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让家长看在眼里,暖在心中;而张一呢,虽然被“请了家长”,丢了脸面,但由于得到了之前从未得到过的正视和表扬,自然也是兴奋的。三方架起了信任的桥梁,心灵上的相通和感情上的信赖,成为推动张一转变的原动力。
引领阅读,促使注意力的转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为了培养兴趣,把张一的注意力从网络、电视上转移过来,我们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列出了详细的书目,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以前,张一的阅读仅限于图画故事书、漫画书等图文并茂的读物,要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纯文字的书籍上来,很是费功夫。所以第一阶段我们提供给张一的是《故事会》《微型小说选刊》等短小、有情节的通俗读物,这些是阅读的敲门砖,旨在培养兴趣。
张一是个好动、静不下心来的孩子。所以第二阶段我们选择了主题健康,也是他所钟爱的武侠、科幻小说,这类书是用来“静心”“净心”的。
第三阶段是在语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始阅读经典。在读美文的同时,赏美文、摘抄美文、写美文。
扩展兴趣,带动其他学科学习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范围的扩大,张一的兴趣日渐广泛,他开始阅览报纸、网络新闻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到故宫展品失窃案和锦旗风波时,张一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手都快举到了前一排座位,积极要求回答问题。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他一口气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及“撼”与“悍”的区别,甚至网上正反论战的典型观点和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都完整、清晰、流畅地讲述了一遍,震惊了全班同学。老师随即鼓励同学们向张一提问,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问与答的互动中,同学们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张一则是自信心猛增,阅读兴趣、主人翁感、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后,张一由原来的只读不写转向自己动手摘抄、写读书笔记、写作文甚至写小说;以往写作文,搜肠刮肚也写不到300字,现如今,洋洋洒洒就是1000多字,还一发不可收。
随着张一的转变,我们适时地在看小说的时间与地点上对他进行限定,由最初任何课堂上都可以读小说,转向上课必须听讲,课后读小说;由可以不做家庭作业转向先完成简单的家庭作业,再开始读小说;除了语文课,其它课也必须听讲,不计听课时间和听课效果,学多少是多少。建立在兴趣之上的学习永远是高效的,阅读给张一带来的转变和收获慢慢带动了其它课程的学习。从各科老师反馈的信息看,张一在历史、地理和语文课上的表现十分突出,进步也最为明显,连续几次被学工处评为“进步之星”。取得了好成绩的张一,自信心更强了,开始努力认真地尝试其它学科的学习。
书籍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阅读小说后,张一的性情温和了许多,说话做事不再有敌对情绪,还能在课间与部分同学交流。我们借助书籍中的相关内容对张一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进行指导,教育他要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纪律,学会与同学、老师和家人和谐相处。进步时,借机为他在同学中树立形象,让他在情感上回归班级;退步时,公开提出殷切希望,让全体同学关心监督,体现对他的重视。一年多来,张一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整个身心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待人有礼,碰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尽管张一现在还不是很完美,他们的进步却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