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摘要:高中教育联系着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高等教育扩招,出国留学兴起,大学自主招生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增强办学特色、强调课程选择、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努力,探索出实现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上海市的高中教育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教育内在价值内涵发展
中国分类号:G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1)09-0018-03
2011年3月至5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教育部中学校长高中41期研修班”的学习,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实地走访了上海市复旦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七宝中学、位育中学、市北中学、同济大学二附中等二十多所中学,听取了由华东师大组织的八十多场专题讲座,主讲人包括了教育行政官员、大学校长、教授、名校长等不同层面的专家、学者。由此,笔者对上海市的高中教育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上海市高中教育的概况
一直以来,高中教育作为联系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纽带,其内在价值是为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同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素质全面的合格毕业生。但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教育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以升学准备为主要任务,过分强调知识教育,忽略对学生全面素质、健全人格、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高中教育内在价值的实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推进,各地高中教育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示范性高中的广泛建设与评估,对高中学校的建设和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同时,高校扩招、出国留学的兴起以及自主招生的持续发展,减轻了学校高考的压力。因此,实现高中教育内在价值的回归,成为许多高中学校的现实追求。
为此,上海市从1996年开始筹建11所现代化寄宿制学校,1999年正式开始招生。11所学校的建成为整个上海市的高中教育带来了更多的优质资源。新增校园面积1700亩,建筑面积52.8万平方米。这些寄宿制学校班额均为40人,办学规模均不超过1300人,校园面积均在150亩以上,建筑面积均在8万平方米左右。随着寄宿制高中的招生,上海市高中办学的硬、软件条件在原来的基础上整体推进了一大步,迈入了全国高中办学的先进行列。上海市至今已有53所学校通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这些学校突出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探索性和引领性作用,成为上海市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试点单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的实训基地,极大地带动了上海高中教育的整体发展与提升。当前,上海市普通高中的入学率占初中毕业生的50%左右,接近100%的学生可以升上高中(含职业高中)就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和高中教育的普及,上海地区大部分高中生都能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上海市高中教育的发展特点
目前,上海市高中教育总体上呈现出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均衡化的发展新格局,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在探寻数量与质量同步发展、规模与效益有机统一的路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分类指导,实现学校特色化发展
当前,已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的53所学校,均实行创建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组合,力求淡化其“示范”的复制功能,激励学校开展特色创新,鼓励学校培育各具特色的教育文化产品,使处于各层次的学校都能在动态发展中谋求更高水平的提升。近年来,上海的部分高中从学校实际和生源出发,努力形成科技、外语、美术、演艺、体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办学的新路,为高中多样化办学格局增添了亮色。如上海市七宝中学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为办学思路,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树立充满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和师生关系。该校开设了几十门选修课程,真正体现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办学理念,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目前,该校学生已拥有二百多项科技专利,学生纪晓宇绘制的“世博绿色出行地图”获得了第25届英特尔上海科技创新一等奖,得到了上海市测绘专家的赞赏。
2.聚焦课改,实现学校多样化发展
课程的同质化带来的是学校的同质化。因此,要实现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是突破口,这也是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
上海的高中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丰富学习经历”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建立健全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具体的措施包括:(1)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建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凝聚上海市、全国乃至国外专家的力量,持续研究和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2)大力提升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推进上海市提升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和行动研究项目,实施中小学课程领导力的督导和评估,全面提升学校课程计划、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加强教研工作,推动教研队伍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提供服务和指导;(3)探索推进素质教育评价的综合体系,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和测试框架,把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身心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等作为考察各区教育和学校育人的基本要求,并把评价结果和学生体质健康一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基于学业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课程教学评价和基于过程的真实性评价,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建设具有先进教育评价理念、掌握评价技术的专业队伍,通过市、区、学校三级联动,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
3.自主创新,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对接
随着国外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我国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不断推进,上海高中毕业生的升学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种现象在示范性高中尤为明显。以复旦附中为例,据2010年5月的统计,四百余名学生中,20%主动选择国外大学升学,40%的学生参加国内各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并获得相应入学资格,真正通过参加高考实现升学的学生仅有40%。显然,以高考为目标的升学教育不能满足另外60%学生的需求。为此,上海市部分高中主动改革创新,建立与大学合作的培养人才新机制,实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对接。如交大附中与上海交大共同创设了科技人才创新班,三年后学生均可保送到上海交大学习。这些学生由交大组织20名教授进行选拔,同交大附中教师一同对学生进行高中阶段三年的培养。入选学生可定期到交大上课、做实验,完全打破了高中原有的课程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和高科技人才。
4.开拓国际视野,加强对外交流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学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国际化的烙印。参与、借鉴PISA测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三年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该测试意在
测试世界各地公立学校中15岁学生解决阅读、数学、物理和化学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学生全面参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考察并不限于书本知识,还包括成年人生活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2009年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正式参加PISA测试的地区,上海市152所学校的5115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556分,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三方面的成绩均排名全球第一(63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参与),韩国(539分)、芬兰(536分)和中国香港(533分)随后,美国学生排名第26位,这一结果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震惊。其实,早在上海市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和测试框架的时候,就借鉴PISA测试,把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身心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等指标纳入到了评价标准之中。
上海市位育中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同德国开展教师和学生每年一次的互访,并于2002年成立国际部。在近十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国际视野、和谐文化、高尚人格、健康体魄”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同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十多所国家的中学结成姊妹学校,同世界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学校开设了国际生学历班、港澳台学历班、欧美国际生三个月的游学班、华侨子女两周的短期文化交流班。
三、带给我们的思考
上海市的高中教育在完成普及的同时,正朝着追求卓越、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一流人才的目标迈进,对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州市内唯一一所“侨”字完全中学,教学质量良好,侨校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得到教育局、侨联等上级单位的长期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关心。近年来,学校取得迅速的发展,在硬件投入、师资建设、队伍管理、人才引进、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学校位于广州市中心,占地面积过小,学生平均建筑面积低,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学校正凭借建设新校区的东风,努力彰显学校特色,使学校发展更上层楼。
1.精心培育独具特色的侨中文化
广州市毗邻港澳,是我国的南大门。我校是广州市内唯一一所“侨”字完全中学,对外交流的条件得天独厚,对外合作办学的空间很大。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侨校”的传统优势,积极开展华文教育,承担衔接高等教育的高中阶段华文教育及向海外华侨提供华文教育的任务。通过完成对侨中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的高标准改造,建设一支能胜任华文教育任务的教职工队伍,强化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双语”培训,通过“全员聘任制”优化现有教师队伍,聘请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华文教师及外籍教师,发挥侨教优势,广泛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社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为侨务工作作出贡献。
2.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从2004年秋季开始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课程改革一直是广州市高中教育的着力点,各校在全面、稳妥地执行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必修课程的同时,积极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是积极进行在国家体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二是利用教师的特长,进行学生选修课的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开设适宜学生成长的选修课。
同时,需借鉴上海高中教育的“两小办学”经验,即办学规模小,办学规模控制在30个班(每年级10个班);班额小,实行小班教学,每班控制40个学生。对于小班教学,广州市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试点,高中教育同样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以更好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高中教育担负着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为义务教育提供正确导向的重要任务。建设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学校,培养发展全面、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是2l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对高中教育提出的崭新目标与要求。彰显特色,应该成为每所高中学校的恒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