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混合感染多种疫病的诊断及防治

2011-11-18 06:29:28马慧玲孙振永李玉杰党安坤王贵升孙圣福胡丽萍兰邹然
中国动物检疫 2011年9期
关键词:耳病圆环猪瘟

马慧玲 ,孙振永 ,李玉杰 ,党安坤 ,王贵升 ,孙圣福 ,胡丽萍 ,陈 静 ,兰邹然

(1.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22;2.潍坊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潍坊 261000)

某猪24~25日龄猪出现体温升高,厌食,拉稀,扎堆,皮肤发紫等症状,病程8~15 d不等,严重的死亡。母猪、保育后期、育肥猪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猪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达50%以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可以推断该猪场混合感染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大肠埃希氏杆菌病,现将诊断和检测情况汇报如下。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猪瘟抗原、抗体,猪蓝耳病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伪狂犬病gpI抗体ELISA试剂盒均为IDEXX公司试剂盒;猪蓝耳病RT-PCR剂盒,猪瘟RT-PCR诊盒,猪圆环病毒PCR试剂盒,猪伪狂犬病PCR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

1.2 培养基

普通琼脂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等培养基根据微生物试验手册自制。

1.3 血液样品和病料

1.3.1 采集6份发病仔猪和2份母猪的血液。

1.3.2 采集7份发病仔猪病肺脏、脾脏、肝脏、淋巴结、扁桃体等病料。

2 免疫及发病情况

2.1 免疫情况

2.1.1 猪瘟疫苗武汉中博细胞苗,母猪和小猪跟窝免疫。仔猪28 d断奶时免疫4头份,55日龄二次免疫6头份。母猪跟窝免疫时免疫6头份。

2.1.2 猪蓝耳病未免疫。

2.1.3 伪狂犬病疫苗产自西班牙海博莱药厂。

2.2 临床发病情况

山东某猪场存栏基础母猪600头,2011年3月10号开始,仔猪在28日龄下产床,24~25日龄猪出现体温升高至40~41.5℃,厌食,拉稀,扎堆,刺毛,开始腹下发紫,逐渐扩大至臀部,最后浑身发紫,病程8~15 d不等,严重的以死亡为终结。母猪、保育后期、育肥猪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到目前发病的猪有2栋猪舍,每一栋猪舍大约300头猪。发病猪使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黄芪多糖、双黄连、干扰素等,抗生素:氟笨尼考、林可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拉丁等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达50%以上。

2.3 解剖病变

淋巴结肿大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肾脏肿大,出血,呈雀斑肾。脾脏边缘有紫黑色的梗死。肺脏肿胀,尖叶有实变。胆囊出血、梗死。胃、肠弥漫性出血,甚至形成溃疡,大肠内层有糠麸样增生、有严重的溃疡灶。回盲口有钮扣状溃疡灶。膀胱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肾脏发黄上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喉头与出血点或出血斑。肋软骨联合处到肋骨近端形成明显的骨骺线。病变以出血性败血病变化为特征。

3 实验室检验

采集6份仔猪和2份母猪的血液,用IDEXX猪瘟抗原、抗体,猪蓝耳病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猪伪狂犬病gpI抗体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猪瘟抗原和抗体,猪蓝耳病抗体,猪圆环病毒抗体和猪伪狂犬病gpI抗体。采集7份发病猪病料进行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等病原学检测,同时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巧克立琼脂和血琼脂进行细菌学检测,其检测结果如下。

3.1 血清学检测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见表1。

表 1 血清学检测结果

3.2 病原学检测结果

病原学检测结果见表2。

表 2 病原学检测结果

4 诊断结果

根据免疫情况和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确诊该猪场为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猪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感染也是加重病情一个主要因素。

5 防治

5.1 由于发病的仔猪未进行断奶,营养供给不是以采食饲料为主,结合解剖病变主要以呼吸道和肠道出血性败血病变为主,即在每1 000 kg饲料中添加:支原净(80%泰妙菌素)150 g,强力霉素(98%多西环素)200 g,阿莫西林(70%阿莫西林)400 g,黄芩 1 000 g,桔梗1 000 g,前花青素2 000 g,黄芪多糖250 g,同时每1 000kg水中添加:支原净200 g,阿莫西林400 g,强力霉素200 g,黄芪多糖500 g,金丝多维500 g,金银花1 000 g,以提高猪免疫力和防止继发感染。对猪舍内假定健康猪进行10倍量猪瘟细胞苗紧急防疫。猪场内妊娠前期母猪全部免疫猪瘟疫苗,仔猪超前免疫,断奶时进行二次免疫,55~60日龄第三次免疫。对发病初期猪使用头孢拉丁、黄芪多糖肌肉注射。

5.2 由于在发病猪体内检测到蓝耳病野毒,即为有蓝耳病野毒感染。母猪免疫猪瘟疫苗10日后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冻干疫苗免疫,间隔21日后进行加强免疫,尽量减少母猪带毒和排毒及通过胎盘垂直感染仔猪。仔猪在10日龄内进行蓝耳病首次免疫,35~40日龄进行二次免疫。猪场内蓝耳病疫情稳定后,仔猪实行14日龄终身以此免疫,母猪坚持4个月一次免疫。

5.3 发病猪舍内母猪采集扁桃体进行猪瘟抗原检测,阳性母猪进行淘汰,以避免带毒、散毒和垂直感染仔猪。

5.4 加强饲养管理,清理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日常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发病猪的隔离,将病猪集中隔离在远离健康猪群的地方,近期加强环境清理和消毒工作,病死猪,病猪排泄物、分泌物和污染的饲料及其他污染物应做好无害化处理。

5.5 注意仔猪健康的重点防范,实行早期补料,补铁、硒以提高抗病能力。

6 讨论与小结

6.1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保持猪群健康的首要因素。这一点不容置疑,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方式之下,猪群的不良应激才能减少到最低程序,才能获得良好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免疫时能获得有效的免疫应答,呈现较强的抗病力。

6.2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是猪场疫病防控的关键。本场疫病的发生与猪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格有较大关系,猪场卫生条件比较差,消毒也不严格,消毒池形同虚设,外来人员进入时没有例行消毒,进出猪场的车辆也不进行消毒等等,均可能使病原趁机而入,并由于消毒不严格,病原可以生存较长的时间直到入侵猪体,导致疫病的发生。

6.3 猪瘟依然是猪场的健康杀手。猪瘟与其他疫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大肠埃希氏菌病等混合感染的情况很常见[1-4],从众多的病例和本猪场疫病的发生中都可以发现猪瘟对猪场健康的最大隐患之一。对于猪瘟的防治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饲养管理,严格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防止因引入外来猪群而引入疫病;第二,在严格执行定期消毒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猪瘟的免疫,注意疫苗质量,疫苗的运输和保存,免疫程序的合理与否,免疫操作的规范与否,免疫时的猪群状态等都需要关注;第三,搞好猪瘟免疫抗体的监测,及时评估免疫效果,发现抗体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加强补免,以保证猪瘟的良好免疫状态。

6.4 本场猪瘟疫苗的免疫情况从免疫程序上未发现明显的不合理,但是由于未免疫猪蓝耳病疫苗,在饲养条件不良,隔离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感染猪蓝耳病导致猪瘟免疫不确实的因素不能排除,以此解释本次猪场的疫病混感也较为合理。

[1]吴亿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并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5):65-66.

[2]孙宝权.猪蓝耳病圆环病毒Ⅱ型猪瘟混合感染的病例报告[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1):36-38.

[3]李云让.猪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2(2):182-183.

[4]王亚萍,崔红玉.仔猪非典型性猪瘟混合感染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7,24(4):46.

猜你喜欢
耳病圆环猪瘟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22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4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猪业科学(2018年8期)2018-09-28 01:27:52
猪蓝耳病的防控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8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