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使用呋塞米在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2011-11-17 01:25冯文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7期
关键词:复苏呋塞米新生儿

冯文清

【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呋塞米在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出生及治疗的98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呋塞米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出现颅内高压症状时才给予降低颅内压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48.0%,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8.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8.8%和2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呋塞米治疗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呋塞米

Therapeutic effect of Furosemide in the early time after serious asphyxia resuscitation in neonatesFENG Wen-qing.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f Mei country,Guangdong 514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urosemide in the early time after serious asphyxia resuscitation in neonates.Methods 98 neonates who had an entire information of serious asphyxia from January 2006 to January 2010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5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48 cases).Furosemide was given in the early time on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Conventional treatment was applied in control group,reduc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when the symptoms of intracranial high pressure appear.Results The manifestation rate of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was 48.0%,the incidence of head CT graded middle and severe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was 8.0%in treatment group,each was 68.8%,22.9% in control group.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Furosemide treatment in the early time after serious asphyxia resuscitation in neonates,can prevent and mitigate the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eonate;Serious asphyxia;Resuscitation;Furosemide

作者单位:514700 广东省梅县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期危急重症,良好的产、儿科合作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的关键,而复苏后的治疗更是重度窒息新生儿良好预后的关键。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早期给予呋塞米治疗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50例,与48例早期仅采用常规治疗的患儿(仅在出现颅内高压症状时才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等降低颅内压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中,男54例、女44例,足月小样儿11例、正常体重儿72例、巨大儿15例;分娩方式:顺产10例、侧剪产20例、剖宫产68例;窒息相关因素:胎儿宫内窘迫69例、脐带因素52例、胎盘因素14例、孕母因素14例、产程因素36例,48例患儿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因素;98例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的5 min Apgar评分均>6分。两组患儿的孕周、性别、出生体重、窒息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均无先天性疾病、产伤性颅内出血及围生儿死亡。两组患儿均由经过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培训的新生儿科医师,在胎儿娩出后即按ABCD方案进行复苏,经复苏后均转新生儿科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1.2 判断标准

1.2.1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标准[1] 以胎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0~3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标准。

1.2.2 HIE临床表现分度标准[2] 轻度:意识兴奋,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正常或活跃,无惊厥或仅有肌阵挛,无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和前囟张力正常,症状在72 h内消失;中度:嗜睡,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常有惊厥,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饱满,症状在14 d内消失;重度:昏迷,肌张力松软,原始反射消失,惊厥频繁发作,严重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不对称或扩大,前囟饱满、紧张,症状持续数周,病死率高。

1.2.3 HIE头颅CT分度标准[3] 轻度:散在、局灶性白质低密度影分布于2个脑叶;中度:低密度影超过2个脑叶,甚至达5~7个;重度:广泛性弥漫性低密度,灰白质界限消失。

1.3 方法 两组患儿转新生儿科后均给予纠正酸中毒、抗感染、防出血及对症、支持、必要时氧疗等常规治疗,并于生后1 h内尽早给予苯巴比妥钠10 mg/kg静脉注射。治疗组于生后1 h内即开始给予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呋塞米注射液(20 mg/支)治疗,方法为:呋塞米注射液0.5~1 mg/(kg·次),用 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第1天每隔8小时使用一次,第2天起减少使用次数,用药2~3 d后病情稳定则停药。对照组则在出现前囟紧张、骨缝增宽、惊厥等颅内高压临床表现时,才给予甘露醇、呋塞米等降低颅内压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新生儿HIE的重要临床指标: 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改变,前囟张力和病程长短。两组患儿出生3 d均作头颅CT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50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轻度HIE21例、中度HIE 3例、无重度HIE临床表现,总发生率48.0%;头颅CT分度为轻度HIE 29例、中度HIE 3例、重度HIE1例,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为8.0%。对照组48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轻度HIE 28例、中度HIE 5例、无重度HIE临床表现,总发生率68.8%;头颅CT分度为轻度HIE 29例、中度HIE 8例、重度HIE 3例,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为22.9%。两组患儿临床表现为HI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HI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目前在全球包括我国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智力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4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4]。窒息的本质是缺氧,新生儿重度窒息可由于呼吸和循环的停止,影响全身缺氧和代谢,从而导致脑、心、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脑损伤占首位,主要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而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后4 h便可出现脑水肿所致的颅内高压症状[5],从另一个角度说,足月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水肿的预防主要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而且应早至出生后即开始。

苯巴比妥钠已用于预防窒息后脑损伤[6]。有报道新生儿窒息后应用甘露醇可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7],由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较多合并颅内出血,为了防止颅内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加重出血,通常甘露醇应在24 h后开始应用,此时酸中毒已纠正、止血药已经应用,估计出血已停止,应用甘露醇较为合适[8]。而呋塞米为髓袢利尿药,没有甘露醇“使颅内压突然大幅度下降、加重出血”的副作用,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即可使用呋塞米,可直接抑制钠进入正常或已受损害的脑组织,缩小脑容积,降低脑积液生成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使尿排出增多,通过以上综合因素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呋塞米的利尿作用强,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是临床上治疗急性颅内高压较有效的措施。

刘志远报道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和临床分度不完全一致[9],有些病例CT显示的图像与临床表现不相平行,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CT影像缺氧缺血低密度仅为轻至中度;而CT影像缺氧缺血改变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却不是典型。本文结果亦显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和临床分度有少许差别。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和头颅CT分度为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呋塞米宜早期使用,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可于生后1 h内在应用苯巴比妥钠的同时即开始使用,没有必要在出现颅内高压临床表现时才给予降低颅内压治疗,那样或许为时已晚。早期使用呋塞米治疗重度窒息复苏后的足月新生儿,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8.

[2]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3.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68.

[4] 周伟.实用新生儿技术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

[5] 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水肿的发病机理及防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1):6.

[6] 廖景文.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脑损伤.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46.

[7] 曾丽琳.甘露醇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防.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3):2508.

[8] 韩玉昆,杨于嘉,邵肖梅,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0.

[9] 刘志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表现与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淮海医学,2008,26(6):515.

猜你喜欢
复苏呋塞米新生儿
高渗盐溶液联合呋塞米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体重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影响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亚低温治疗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小儿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