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情怀探析电视直播节目“三公开”

2011-11-17 04:30:45李国徽
声屏世界 2011年5期
关键词:公开选拔长沙情怀

□李国徽 刘 扬

2010年,“公开”在长沙成了流行词汇。中共长沙市委推出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开对话、公开述廉”(简称“三公开”)活动,长沙电视台相关频道对其中的许多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三公开”活动也引起了长沙市民的热切关注,“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的收视率持续攀升。大型时政访谈节目《对话长沙》2010年10月起在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政法频道播出后,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

“三公开”的电视直播节目为何能取得成功?笔者认为其根本魅力在于“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所彰显的浓厚的民生情怀。所谓电视节目的民生情怀,主要指电视节目中蕴含的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人民群众各种权利的关注,并积极为保障人民群众这些权利而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的民生情怀,既蕴含在节目的内容上,也彰显在节目的形式上。

“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内容蕴含民生情怀

长沙电视台的“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能赢得观众的青睐,无疑与节目涉及的主要内容——政治权力密切相关。官员的“公开选拔”向公众公开了政治权力的赋予过程,使政府官员的选拔和产生更加民主透明和公平公正;“公开对话”体现了政治权力的运行,让公众见证和评价官员的执政能力、服务态度和水平;“公开述廉”彰显了政治权力的阳光透明运行,有利于加强社会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此可见,“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的内容都涉及国计民生,市民既是观众,又是利益相关方,自然会分外关注。一言概之,“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的内容蕴含着浓厚的民生情怀。

维护了公众的权利。电视直播将政治权力的运行程序公开化,从根本上维护了普通公众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和监督权。“公开选拔”“公开对话”和“公开述廉”电视直播节目,极大地维护和提高了公众的知情权。

长期以来,政治权力的赋予和运行在普通公众心目中总带有或浓或淡的神秘色彩,特别是官员的提拔,甚至在政府内部也讳莫如深,“公开选拔”电视直播节目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也拓宽了舆论监督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和提高公民的监督权。监督权是公民参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公民拥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务活动的权利。公民的监督权也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监督方式。要提高政治的民主水平,建设阳光服务型政府,就必须提高政治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广泛接受普通公民的监督。“公开述廉”的电视直播,将政府官员的廉政情况公之于众,这既提高了公众对政治权力的监督意识,也加强了公众对官员的监督。“三公开”电视直播让政治权力的赋予、运行和监督走向公开透明,普通公众除了见证甚至还可能参与其中并产生影响,这种充满民生关怀的节目必然会获得成功。

提高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和执政能力。与维护公众的权利相比,“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带给政府官员更多的是压力,这有利于提高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和执政能力。

近年来,随着传媒的日益发达,政治权力的运行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所关注,政府官员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通过新闻媒介与公众对话。通过电视直播进行“公开选拔”“公开对话”和“公开述廉”,是更为大胆的尝试。对于“三公开”的电视直播,长沙市委有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系列关于公开的尝试,是长沙市委对党内民主路径的探索。通过公开选拔来体现用人的‘正气’,通过公开对话来体现直面复杂问题的‘勇气’,通过公开述廉来树立执政为民的‘底气’”。

如“公开选拔”与“公开对话”节目中,官员的言行举止都受到普通公众的评价。曾有一名观众表示,在“公开选拔”和“公开对话”中,有的人回答得很好,有的人却缺乏应对问题的技巧。在着装上,有的官员穿着皮夹克,坐在困难职工中,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而在“公开述廉”中,从市委书记到长沙市九区县的一把手,都底气十足地表示“欢迎大家对我监督,把我盯住”,虽然有“作秀”之嫌,但在节目播出之后,这些政府官员的压力无疑也会增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形式彰显民生情怀

在传媒界,曾经流行的“内容为王,形式为轻”的认识,随着新闻媒介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形式为轻”早已为大家所摒弃。的确,除了强调内容的重要性,新闻媒介的形式同样重要,只有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媒介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受众的青睐。“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在形式上充分彰显了民生情怀。

直播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新闻采集技术的大量应用,电视直播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场直播作为报道新闻事件的最快捷高效的电视手段,已经成为各家电视台扩大影响、提高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报道形式。

不过,对于“三公开”这类电视时政访谈节目,由于节目内容涉及一些具体的困难甚至矛盾,存在着一些不可预见性因素,因此采用电视现场直播形式的并不多见。在长沙市委的支持下,长沙电视台通过努力,对“三公开”采取电视直播,不回避直播现场中的任何场景和问题。如“公开选拔”的现场直播,充分展现了干部选拔中的民主、公平与公正。在“公开对话”的《对话长沙》栏目第二期节目中,面对长沙市委书记,每名下岗职工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具体,他们想解决问题的愿望强烈而迫切。如年逾八旬的常奶奶是原湖南省日用化工总厂的职工,和老伴住在总厂的一栋宿舍楼里。用常奶奶的话说,这栋宿舍楼已经非常危险了,如果提前知道哪天会刮大风,他们就会站到马路上去。对话时,常奶奶不时从沙发这头挪到这头,又从那头挪到这头,紧张、迫切的心态可见一斑。正是这样毫无掩饰的直播,体现了“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的真实可信,从而树立了其在观众心目中的良好口碑。

跟踪报道求实效。“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播出后,针对“作秀”的质疑,长沙市委书记表示要把“作秀”变成“作为”。节目本身也以追求政府的“作为”为目标,并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如《对话长沙》第一期中,农民工伍济琼反映遇到拖欠工程款的问题,市委书记陈润儿在详细了解此类劳资纠纷的投诉运行机制、运行状况、运行效果等问题后,当场要求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现场解决或限期解决,给伍济琼一个满意的答复,赢得了在场四十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点头赞许。《对话长沙》第二、三期中,针对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反映的各类具体问题,市委书记及政府相关部门领导都给予了详尽的解决方案,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作了详尽的回复并说明具体原因。同时,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长沙新闻》栏目开辟《对话追踪》板块,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追踪报道,力求“三公开”电视直播取得实效。如针对国企退休职工黄树人反映的家庭困难和子女的残疾情况,长沙市民政局福利彩票中心给他家送去慰问金,市民政局承诺马上联系福利企业帮助其孙女实现就业;困难职工陈昌武反映了其家庭困难情况和想开一家福利彩票代销点的想法,市民政局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负责人主动联系了他,并帮助他按照福利彩票的发行要求选择彩票点地址,办理相关手续……

“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还引起了其他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及湖南省内外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媒体都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传播,使节目的内容完全公开透明,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有利于“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中反映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参考资料:

1.赵 晶:《长沙公开选拔、公开对话、公开述廉,做秀亦或作为? 》,《潇湘晨报》,2010/11/16。

2.张耀东,奚大文:《电视新闻的利器——现场直播报道》,《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2)。

猜你喜欢
公开选拔长沙情怀
长沙之旅
赣鄱情怀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我眼中的长沙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大众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14
高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
“五老”情怀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3
走出公开选拔干部制度的误区
党政论坛(2013年7期)2013-03-27 01:56:00
“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政治精英公开选拔的研究框架和理论谱系
加强和完善新时期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