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摘要:田径是高中体育教学贯穿始终的主要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中学体育课程中田径课教学现状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找出改变高中田径课教学现状的对策,为进一步教改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学;田径教学;对策
一、高中田径课教学现状
1.两极分化
初中体育受中考加试体育的影响,只对学生进行田径应试教学,高考不加试体育,加之田径单调枯燥,在体育课上的比重逐渐萎缩。
2.观念不清
田径是以走、跑、跳、投等运动形式所构成的锻炼身体的运动手段,是按特定规则进行竞赛的运动项目。利用田径的基础练习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评价不科学
田径科目的成绩是以学生考试考核的绝对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这种评价制度抹杀了学生的努力程度。
4.投入不足
现阶段中学在体育课教学上投入远远不够,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田径课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田径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应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
2.运动技能
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
3.身体健康
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4.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
5.社会适应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三、相应对策
1.明确目标
中学田径教学的目标要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个目标开展。在发展自身运动能力,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同时获得成功感,具备控制好个人情绪能力,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进一步扩大对整个社会的体育与健康问题的关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2.改革内容
田径运动的小项目多,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障碍跑、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男生)、掷实心球和掷垒球等都是田径教学内容,如果要学生都掌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取舍?我觉得可以按下列原则进行:
(1)健康第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田径课应该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的。因此,我们要从大量的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中去选择那些能有效锻炼学生身体,并增加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项目和技术动作来作为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2)寓教于乐。田径技术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没有掌握相关技术的心理需要,这往往造成学生对田径技术教学的厌烦情绪。因此“寓教于乐”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老师在选择田径教学内容的时候进行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将原本单个的技术动作编排组合成为新颖的、有趣味性的综合练习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3)简单易行。在田径教学中贯彻这个原则,一是在具体的动作技术上进行简化,降低难度,动作的形式和结构要符合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该是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另外就是在具体的规则上进行简化,降低难度。
(4)循序渐进、中学田径课教学中,基本技术是基础。没有正确的技术很难发展体能,甚至可能导致伤害事故。体能较差又会影响技术的掌握,技术和体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技术来帮助学生提高体能,等体能提高了进一步提高技术的要求和规格。在中学田径课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
3.改进评价方式
高中田径课运动成绩考核是考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田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运用田径手段锻炼身体的热情,达到提高技术、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考核也为老师总结和改进田径课教学提供有效依据。我认为目前的评价方式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各地区、各校应考虑各自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实际的考核标准,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期开学的时候宣布考核项目和标准。
(2)安排一次摸底考试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定下正式考试时间,留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
(3)除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考试后得出运动成绩外,还应该有反映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出勤等方面的分数。
(4)正式考试前要充分动员,认真组织,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让学生能以最轻松的心态和最完美的身体状态来参加考试。
(5)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要安排好辅导,动员优等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4.运用竞赛手段调动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学校每年要进行的秋季或者春季的田径运动会就是开展田径教学最好的方式。比赛场上激烈的竞争能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所以要做好田径运动会赛前的动员,以点带面,促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调动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另外,班级内部、班与班之间的一些田径类项目的比拼,也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5.学校应加大对体育与健康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强学校相关领导对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视程度
在学校领导思想中建立正确的体育课程观念是学习好的一个动力而非阻力的概念。要走出去,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拓宽领导的视野,从而促使学校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同时也促进了田径的教与学。
以上是本人多年来的一些想法,供同仁参考,不妥之处望多指教。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