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兰
摘要:学生早恋、厌学、偏科、自卑等心理现象,困扰学生,也令家长和老师担忧。如何帮助孩子们摆脱这些情感的羁绊,就成了一个社会课题。俗话说得好:心病还得心药医。针对瑶山区域民族学生的特点,尝试运用心理引导、乐做学生的“自己人”、榜样教育等方法,以师长和朋友的双重身份去指点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心中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自由挥洒自己的个性,吐露自己的心声。
关键词:心理引导;乐做学生;“自己人”;榜样教育
从教十余年,面对不同的学生,总有相同的问题。中学生早恋、厌学、偏科、自卑等常见心理现象,困扰着不少学生,也令众多家长和老师担忧。作为学生引路人的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们摆脱这些情感的羁绊,就成了一个社会课题。笔者根据担任数年女生辅导员兼语文老师的深刻感受,通过让学生写杂感随笔及书信交流的形式,与学生心灵沟通,搭建起交流的平台,给学生创造诉说心曲的舞台,为她们驱散学习、生活中的阴霾,走出情感的泥淖,从而在人生的小舞台上神采飞扬。我在学习借鉴别人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我们瑶山区域民族学生的特点,以师长和朋友的双重身份去指点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心中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自由挥洒自己的个性,吐露自己的心声。俗话说得好:心病还得心药医。
“一直以来,偏爱文科的我总是为数学成绩上不去而苦恼,对学习没有信心,非常不自信,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是你的关爱让我重拾自信”,“我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可我总爱开小差,现在连最开始的那点学习兴趣都没有了,拿到作业无从下手,太多的不明白让我不知问老师哪些好,我真的太笨……”。
以上两个学生的言谈中都反映了一个现象:他们受着心病的困扰。在成长的道路上,学生难免会遇到风风雨雨,他们对许多事情心存疑惑又不好意思向他人询问,和老师用文字交流就成了他们倾吐心曲的最佳方式,我适时适地给他们回复,这对学生来说就像雨中送伞、雪中送炭。
一、心理引导
为了避免那些在情感上自闭的女孩子们“孤雁”离群,我特别注意加强心理引导。针对不同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预防性和发展性心理辅导,如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怎样正确看待早恋;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如何看待自卑、嫉妒、逆反、偏激、焦虑等心理现象;如何消除不平衡心理等等,使她们了解有关的知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就从心理健康方面进行教育和疏导,使之有渲泄的渠道,有吐露心迹的知心人,让“孤雁”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与温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将自己融入集体之中。
二、乐做学生的“自己人”
女生情感较细腻、敏感、丰富、脆弱,心理较微妙、复杂,故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生理知识、法制知识外,更要有诚挚的爱心,尊重理解女生,同情她们的不幸,把她们当作“自己人”来看待,而不是管教的对象,时刻注意“自己人效应”的运用。鼓励学生用字条或单独面谈的形式大胆向老师表露心迹,同时,我也常利用空余时间去宿舍走走,与她们谈及日常生活的小事,让她们切实感觉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能够帮助她们解决困难,从而切切实实地喜欢与老师交流,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乐意接受老师的观点,提高心理辅导的成效。
三、榜样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功效。在实践中,我非常重视榜样的力量,坚持把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作为女生辅导工作的的介入点,使女孩子们学有榜样。在处理女生的早恋现象时,我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以历届高三的学姐为榜样,以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拥有独特个性特长并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为例,让她们从学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潜力,扬起前进的风帆;又结合中国女排奥运夺魁的顽强拼搏精神,鼓舞女孩子们应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以邓颖超对妇女提出的“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为题,通过树标兵,学先进,使女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才是中学生的美和追求,在她们中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谁早恋会被同学们看不起,谁没有理想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从而净化她们的心灵,掌握与异性同学相处的分寸,不使异性友谊变为爱情。
四、开展多种集体活动
在进行榜样教育的同时,我组织女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如何做文明中学生”、“超级女生之我见”为主题的讨论会,举办以“做人当自强”、“怎样的中学生活最美”为中心的个人才能展示会,评比“优秀文明宿舍”等等。这些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能力展示的场所,活动中可有意识地安排那些平时较为内向孤独的女生参与,注意发挥她们的长处,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正面引导、反面警策,提高女孩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故意忽略
这一方法适用于那些心高气傲但内心又特别敏感的女孩。如果老师觉察学生有早恋的现象,马上视之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控制和禁止,或采取监视、搜查、告诉家长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引起负面效果。这时,“故意忽略”反而可让她们有自我反省的时间,冷静地处理感情。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用关爱与交流这道药方来解除中学生的诸多心病,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量事实证明,中学生有早恋、厌学、偏科、自卑等心理现象之后,感情往往被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在这人生关键的时期,老师适时适地的引导很重要,一道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鞭策的话语,都可能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做女生心理辅导工作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因为我们心系的是一颗颗活生生的心灵,面对的是一双双充满渴望而又稚嫩、真挚的眼睛,她们需要抚慰,盼望理解,更怕伤害!
沟通,从心开始。我用“心”与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用“情”去体味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找准自己的舞台,扮演自己最佳的角色,人生之路,一路走去,神采飞扬!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中学)